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十二月教育随笔精选

十二月教育随笔精选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十二月教育随笔精选

  作为一名新教师,看到的是老师眼里对学生满满的爱。结合自己的上课经验,教学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用心教书。这是一位老师总结出来的,还有别的嘛,不妨来了解一下吧。

  十二月教育随笔精选一

  十二月,在市直属的活动中,我们来到特教学校参观与见习。对于特教,听到上一届的新教师在总结的时候,我就有这样一个想法:特教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参观特教后可以让人有如此之深的感慨。每当听到特教的时候,我都会想到,特教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特教的老师又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将如何引领这些有残缺的孩子走进知识的殿堂。诸如此类的疑问,在两个别开生面的课堂中给出了答案。

  来到特教听取的第一堂课是分数中的二分之一,这个小小的二分之一,这样一堂小小的课,从始至终震撼着我。一开始,学生们自我介绍,一张张稚嫩的脸,但充满了对生活对知识的渴望。老师讲课的时候,说话、手语一起展示着她的教学,学生们用他们不擅长的话语表露出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二分之一的读法、写法,一个个展示出来,更有的是自己动手画纸,制造出二分之一。二分之一的读法和表示方法,老师反复了数十次,直到每一位学生都会用手来表示,最后的最后,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出来了,自己用纸表示分数,有一位小朋友表示了十六分之三,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刚刚接触了二分之一,就能自己表示十六分之三,我们对这堂课给予最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开心得笑了,非常的灿烂。

  第二节课,我们与学生一同进行游戏。刚进教室,学生们用大大的眼睛盯着我们看,我们两个就坐在他们的旁边。班主任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下班级、学生,有的是自闭症,一声不吭的坐在那;也有脑瘫儿童,时而兴奋,时而沉默。班主任给我们大家展示了运动会照片,简单而又美丽,学生也把注意力集中在照片上了。接着,我们和学生一起玩了几个小游戏,抢椅子、水果蹲、健康操,教室里一片欢乐声。能够给他们带来欢乐,我们觉得此次活动来得很是值得。

  参观之后,作为一名新教师,看到的是老师眼里对学生满满的爱。结合自己的上课经验,教学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用心教书。是不是一位好教师,从你看着学生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从你站在讲台的那一刻就能看出来。

  12月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是我在实验中学开了一堂课,内容是线段的长短比较。这堂课我是自己一个人备课,没有与指导老师和十九中老师进行交流,我是希望看到自己单独备课,上课的效果会是怎么样,即使暴露各种缺点,也会是自己的一份好材料。在七年级8班进行授课,学生的反应还是不错的,能当堂吸收所传授的知识。我对自己的评价是,首先有些数学的专用语言运用的不是很好,对学生的回答有时候没有顺着他的意思下来,与学生的互动还是比较丰富的,希望从学生的口中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一堂公开课,对自己的教学进步更大,大家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资源。希望在以后的开课中能得到更多的认识。

  12月的班级常态教学也依旧进行着,我与一班二班的学生一起学习,他们学知识,我学教学。有时候学生的专注度真是可怕,每一个问题都想自己来展现,对于这种好学生需要表扬,但也要稍微课后讨论下,班级毕竟是个整体,每个人都要进行思考,给予所有人更多的思考,也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事,但这种渴望展示自己的学生,越多越好。

  12月,工作满满的一个月,已经过去。展望一月,马上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与学生一起进入学期倒计时,希望我的学生们在期末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十二月教育随笔精选二

  或许12月是个招人爱的月份,不然一个月时间怎么会这样就快结束了。回顾自己在这月以来的工作,我感到很充实,并且对未来工作充满热情。在这个月我也有几点印象深刻的体会。

  有趣的班会课

  12月25日是圣诞节,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姚老师为了让我八班对圣诞与平安有更多认识与了解,便在圣诞前一天的班会课上安排了一节圣诞主题的班会课。这节班会课是由班级的同学主持,主持人先来了一场有关圣诞的竞猜热场活动,然后班级中有才艺的同学一一上来展示表演。他们有表演合唱、吹葫芦丝、吹萨克斯还有演奏古筝。他们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大家都刮目相看,原来八班是这么多才多艺的班集体。最后是抽签表演,抽到的学生就要为表演节目,每个同学都乐在其中,班里时时爆发响亮的笑声。在这样一节班会课中,姚老师充分利用西方节假日到来的机会,给班级同学简单介绍西方文化,又能借此机会让班级同学展现自己的才能使班级更加融洽。许多平时没能表现的同学,都能够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向大家展现更多面的自己。

  这节有趣的班会课让我也能乐享其中,是因为姚老师的精心安排,也是班级每一位同学的付出与努力。班会课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在班主任的导演下让班级的同学展现自己的各个方面,并让大家的关系更近一步。成功的班会课就是要让一个班级更加地凝聚,也让一个班级通过这次活动,得到启发,受到影响。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就是需要这么一个热闹并动员集体的班会课,让班级变为一个集体,在姚老师的班会课中,我看到了这一点效果。因为这节班会课后,班级同学都纷纷讨论某同学表演的精彩,某同学才艺的厉害。班级能够在该热闹地时候尽情的快乐,在该学习的时候也认真地努力。

  这节有趣的班会课,也许在我今后担任七年级班主任时,让我借鉴和学习。

  让人反思的课

  在这个月,我的教学指导老师陈老师来听了我本学期最后一次的开课。我们是同课异构,这样也方便比较和探讨,而上课内容就是本书后5个模块的总复习。这次课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陈老师给我的评价与指点。

  因为我整节课围绕着课本的内容来复习与练习,所以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暴露了,就是太死板,只照着书来上课。也正因为只照着书本内容来上,我不能很好地连贯课堂内容,导致课堂内容松散没有衔接性。这几个问题的确是我教学以来一直不能很好克服的困难。陈老师指出,要让课堂内容有连贯,最好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且为整节课设计一个主题。

  除了这方面的点评,陈老师还指出了许多问题,让我感觉在教学这条路上,我还有许多坎要迈过。而我首先要思考的,是我要教出怎样的学生。反思开学至今,学生从课堂活跃到上课很少举手,这会不会是我上课方式压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如果我要培养出活跃而又有思维的学生,现在的情况是事与愿违的。而要培养思想活跃的学生,是要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呢?首先肯定不是我现在的填鸭式,也不是只有我说,很少有他们说的课堂设计。到底怎么做,也许需要我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十二月教育随笔精选三

  最近,在中央有力的反腐举措之下,从中央到地方频频有贪腐官员落马。他们中不乏曾经权高位重、声名显赫者,以他们的境遇做个昔今比照,那才真个叫“天壤之别”,让人感叹唏嘘。媒体每每在报道类似案件时,常常喜欢用“蜕变”这个词来形容官员们,我个人倒是以为,他们中很多人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蜕变”,他们依旧沿着既定的人生轨迹在行走。今天倒霉,不过是外部环境有所改变罢了。如果不是以习的为首的本届党中央“眼不容沙”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好多人不是可以全身而退?所以,不作仔细分析,我们还以为贪腐官员都是“蜕变”;仔细分析,才发现他们中多数人都是“未变”。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下场?我以为跟他们的人生观大有关系。

  过去的教育,多是宣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家也常常奉此为圭臬,于是乎众人“唯苦是瞻”,以为得到“教育”的真传。至于吃了苦能不能成为“人上人”,大家懒得去想。若再问“‘人上人’是什么人?”“做‘人上人’真的很幸福吗?”“为了将来成为‘人上人’牺牲掉今天值不值得?”之类的问题,大家一定会骂他神经。其实这些问题一点都不神经,反倒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受过“唯苦是瞻”教育的官员,多是这样一种心态:老子当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装了多少回孙子?做了多少年“媳妇”?老子今天发达了,一定要捞回来!你看看,好多个亿的现金摆在家里,能花得完吗?完全是畸形变态的“守财奴”心理了。这种畸形心理如何形成的?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思想的直接产物啊。

  可见,人生观并非虚无缥缈,它非常实际地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

  现在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家庭早就超越了“小康”的水平,于是不再对孩子宣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都在说“只要健康、快乐就行!”。乍一听,这观念蛮新,既有不屑于应试教育之态,又有点与国际接轨的意思。不过这话也不大经得起推敲,“健康和快乐”这标准在远古时候就有很多人达到了,今天在农村,有很多体力劳动者也可以达得到。我这样说,完全没有歧视远古人和农村人的意思,只是想说明这个标准要求不高,不需要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就可以达得到。如果用这样一个低的目标来培养自己的孩子,恐怕真是误了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幸福,是天下所有家长的愿望。但如果片面地将“幸福”等同于“快乐”,并穷尽己力来帮助孩子享受快乐,那么可能已将孩子从“幸福”身边拉走。还记得小时候后听过的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幸福在哪里呀,朋友呀告诉你,他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他在辛勤的工作中,他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小时候唱过多次,但是没有真正理解,是到了这些年后,才慢慢有了体会,真心觉得歌词写得很好,非常朴素,非常真实,非常受用。

  幸福就在于创造,创造就是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幸福就在于奉献,奉献就是向社会宣告自己的存在。类似的观点,很多名人都曾经表述过,比如托尔斯泰说“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道格拉斯•斐杰斯说“真正的幸福包含了一个人能力与天资的完全运用”,这些人中翘楚用非常简明的话告诉世人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完全是他们的真实体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就是幸福,每个人活出自己本来价值,就是获得了幸福。但是,人的价值是不会自然呈现的,它需要发掘,在呈现之前,价值都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的。

  大家都知道万科的老板是王石,但只有少数人知道王石还是中国登顶珠峰年龄记录保持者,六十岁去哈佛求学,仅凭一个头衔和一段故事,他就足够资格成为一个让人好奇的人。他曾经说过“我每天都强迫自己做一件事”,还写了一本《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的书,我觉得,书名还不如改成“幸福就是和自己的较量”。

  一般人都会把不适当成受罪,把享乐当成幸福。实际上呢,经常让自己不适可能会让自己越来越强大,价值越来越高,自我确认感越来越强,巅峰体验越来越多。反之,享乐让人能力越来越低下,社会正面影响越来小,人格魅力越来越萎缩,人生越来越无趣。恩格斯曾经说“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发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的力量能够在社会上完美呈现,人就可以体验到美,也即体会到了幸福。

  理解了幸福的真义,就再也用不着穷尽己力成为“人上人”,也不再独自傻傻地慢慢咀嚼自己想象出来的原本就子虚乌有的“苦中苦”。《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心灵上的苦或乐,都是人心主观体验而已。幸福,原本就属于心理体验,而非肉身感觉。给孩子幸福,就给他正确的幸福理念。唯“苦”教育和唯“乐”教育,形异而质同,庄子名之曰“逐物”,都是在追逐享乐,而不触幸福之本质。为人父母者,当慎之而又慎之,切勿指错了孩子的幸福之路

10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