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时间: 惠敏1219 分享

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 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 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一、中国地理知识

  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春分 赤道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秋分 赤道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归纳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纬度:

  纬度地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

  之间的地区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南北回归线上 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1)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1.课标目标: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定义,运动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演示,说出地球公转的定义,运动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3.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绘制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其说出其地理意义。

  重点: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时地轴的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和分布;

  难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

  五带的形成和分布;

  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指向天空中的北极星方向。

  产生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很多,主要形成了地球上的五代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地球绕日运动的姿势很独特,空间指向保持不变。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公转是地轴角度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球直射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进而引起地球表面热量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四季的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极地地区极夜现象等等。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