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5篇精选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5篇精选
2020《时代楷模》“7.1”特别节目。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历史不会忘记发生在闽宁两省区跨越时空的携手相伴。每个倾尽全力付出的身影,都在时空中清晰定格。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
中宣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漳州部分援宁干部,聆听他们动人的在宁故事,了解他们扎实的帮扶举措,感受他们与宁夏儿女共同建立的深情厚谊。
产业扶贫拔“穷根”
“今年闽宁镇双孢菇长势好、产量大,一茬接一茬,成为菇农增收的‘致富伞’。”虽然已经结束挂职,角美镇副镇长曾培煌仍心系闽宁镇双孢菇项目,时不时微信电话联系正在闽宁镇挂职的同事,及时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时光回溯至2016年11月,曾培煌作为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干部之一,独自一人进驻有着“东西扶贫协作样板镇”之称的闽宁镇,挂职任副镇长,分管招商工作。
初到闽宁镇,曾培煌便马不停蹄开展调研工作,用脚步丈量产业的宽度。细细斟酌,他发现,闽宁镇竟有些“熟悉”——和角美镇一样,当地也种植双孢菇。据曾培煌介绍,闽宁镇有双孢菇的种植历史,但因技术、气候、市场等原因,发展较为滞后。“而在角美镇,双孢菇是传统产业,近些年探索出的‘双孢菇工厂化’模式,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种植效益的同时,还不会污染环境。”
然而,将好模式、好做法落地到闽宁,绝非易事。曾培煌拿着闽宁镇的宣传材料,不断奔波于闽宁两地。“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月,整整3个月时间一直在路上,总是刚下飞机,又上汽车,组织参展招商、拜访企业家连轴转。”曾培煌说。
经多方沟通协调,角美镇蘑菇产业园的成功经验终于“移植”到闽宁扶贫产业园,一个由政府推动、国企投资、民企运营的双孢菇工厂化栽培项目在闽宁镇落地生根,目前已建成占地92亩、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的双孢菇工厂化标准厂房和展示厅,项目可实现年工厂化养殖销售双孢菇1300吨,销售收入1300余万元,销售市场面向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份。同时,项目已吸纳当地劳动力65人,其中包括6户建档立卡户,人均月收入近3000元。
从产业移植到保障民生,曾培煌一直在扶贫的路上。回到角美镇后,曾培煌分管卫健、民政等工作,同样面对不少贫困群众。“挂职的那段经历,使我增强了克服困难、战胜苦难的勇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曾培煌如是说。
教育扶贫除“盲根”
去年9月1日,云霄和平中学的教师朱顺飞踏上了闽宁扶贫支教路,他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第二中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来到宁夏的第一感受就是干燥,这里的气候比想象中的还要恶劣,早晨睡醒经常发现自己在流鼻血。”从九龙江畔来到六盘山下,朱顺飞和同事们的身体一下子还未能适应当地的干燥气候。
由于气候、环境原因,缺水成为限制宁夏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为了节约水资源,海原二中每层教学楼的卫生间都没有开放,学生只能去旱厕方便,条件十分艰苦。“但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要靠学习走出大山。”朱顺飞深受感动。
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朱顺飞更是悉心备课、用心教学。班里有些学生家庭较为贫困,他时常把自己的餐卡给学生使用,还会将老家邮寄来的特产、食物分享给学生们。不仅如此,朱顺飞也时常自费买些小礼物,用来奖励学习成绩好或表现好的学生。“孩子们和我说,一定要考上厦门大学,来漳州找我。到时我要请他们吃漳州海鲜。”朱顺飞的言语中满是喜悦。
除了吃饭问题,与孩子们有关的一切,朱顺飞都为之牵动。“8班的马梅同学是单亲家庭,父亲对她的学习关心不够,我便多关注些,也常利用周末时间对孩子进行家访,疏解困难;7班的王娟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入学,这哪行啊,学习是大事,我们和校领导一同努力,最终帮助她顺利入学……”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朱顺飞就要离开海原二中了,但他认为用一年的时间做这件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很值得。“我相信教育定能改变命运。”朱顺飞表示,很快就要回到家乡了,希望孩子们继续好好学习,用知识和努力铺起出山之路。
医疗扶贫治“病根”
医疗扶贫,是福建对口帮扶宁夏的重要内容,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福建医务工作者前往宁夏支援,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黄庆生便是其中一位。去年8月,黄庆生随援宁医疗对口帮扶队来到海原县中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
在海原县树台乡大嘴村的一次义诊,黄庆生印象深刻。“年轻人,你或许无法想象,当地有些群众受经济和医疗条件的限制,积累了一身病无法治愈。”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黄庆生唏嘘不已。而在当地,像大嘴村一样,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医疗条件较差的乡村还有不少。如何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医疗队伍?身为支援海原县医疗队队长的黄庆生想了很多。
随后的义诊中,黄庆生经常指导队员利用火罐、针灸等方法诊疗,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医疗队在为前来就诊的群众做专业的检查、诊断、治疗的同时,也对当地群众易患的疾病进行相应资料整理,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因病施策。
黄庆生在队内主要负责沟通协调工作,他多次组织开展讲座和培训,指导当地医疗机构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技术,让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不仅如此,医疗队伍先后在海原县中医院引进了皮瓣转移术、微创治疗儿童各类骨折、儿童先天马蹄足治疗等新技术,提高了当地医疗水平。
得知中央对援宁工作的肯定,黄庆生心里满是温暖:“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践行者,我骄傲,我自豪。”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2
11批180余名福建挂职干部,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自1996年起扛起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将单向扶贫拓展到两省(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的深度协作,与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
7月3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在福建,在宁夏,广大干部群众为他们的故事所感动,纷纷点赞,反响热烈。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不仅带来了项目、资金和技术,也带来了东部开放发展的理念和经验,成为连接闽宁两省区的桥梁和纽带,为宁夏的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宁夏人民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深情厚谊。”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梁积裕表示。
福建挂职干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常委赖有维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辛勤付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打赢一场场硬仗,为红寺堡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仅能吃苦,更“敢拼会赢”,“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创新脱贫攻坚的方式方法,令广大干部群众叹服。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是闽宁协作重点帮扶的乡镇。近两年来,援宁工作组摸索菌草种植“利民村”新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携手打造扶贫搬迁“福马村”新模式,助力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蹚出一条符合头营镇实际的脱贫致富之路。“他们用实践探索真知,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标杆、榜样。”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党委书记张世林说。
福建福州市琅岐经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袁云福,长期负责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出了“总馆+分馆、线下+线上、自营渠道+政策支持”的“宁货闽卖”消费扶贫模式。“行百里者半九十。对口协作需要两地干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地的劳务协作、消费扶贫,让扶贫效果得到深化并加固。”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滴滴辛劳的汗水,记录着“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无私奉献。对广大干部群众而言,这里边不仅有感动,更有鼓舞人心的强大动力。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曾先后与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石狮市、惠安县、南安市、安溪县、永春县等县(市)结成帮扶对子,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3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等八大类项目91个。县长丁炜表示,“要学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敢拼、敢闯、锐意进取的精神,一手抓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一手抓未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
“在深入学习了解‘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事迹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我会把这份感动和力量注入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并传递给身边的人,把我们的扶贫车间办好,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致富奔小康。”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扶贫车间负责人侯刚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窗口,闽宁镇将继续深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有效投资,借助东部优质资源,巩固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和民生改善,做好剩余22户111人的脱贫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干部赵超说。
“从东南沿海的福建到西北内陆的宁夏,尽管相隔千里,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不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为民情怀不变。”福建省莆田市扶贫办干部胡嘉钺说,当前闽宁协作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互帮互补互学,奋力推动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3
一直以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件积德行善的事。也就是说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其实也许就是佛家所说的“度人”。当然,从佛家的角度看,度化别人,其实也是自身的一种修行与超越。想必,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时,也就是所有人得到度化实现超越之日。
其间的道理,请容我试着以木桶原理来举例说明吧。假设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可以用一只木桶内水面的高度来衡量。那么水面的高度往往不是取决于围成木桶的那些高一些的木板,而相反,往往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所决定的。
那块短板,对于一个教学班级来讲,就是班里的那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要提高班级平均成绩,思路一般有三条:培优、推中、补差。其中的补差相对来说提升空间最大,而且,补差成功,对推中和培优都有相当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因而,无论从坚持面向全体的教育学原则来讲,还是从经济效率方面出发,任何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都会把补差的思路放在首位。
在全社会来看,那块短板代表的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幸福指数相对较低的贫困户。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就是想办法补齐这些短板,实现全面小康,达到提升整个社会幸福指数的目的。无疑,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一件莫大的善事、好事。这就好像过去人们说的,拥有三个富亲戚的话,你想穷,穷不了;拥有三个穷亲戚的话,你想富,富不了。毕竟,一衣带水的社会关系,谁也逃不掉、绕不开、扯不断、走不出。
也许还有朋友不理解,这其中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具体的好处。还是回到佛家的那句话上来吧。度化别人,其实从根本上讲是,就是让人破迷开悟、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离苦得乐。也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扶志扶智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就是要达到让贫困群众明白了道理能真干肯干爱干、掌握了技术能脱贫致富小康,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的。当然,点化别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早已得到点化,等他人得度转凡成圣,我们其实早就自然而然地迈入“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境界了。常言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说的,意思大概也如此。
然而,或许有人说,精准扶贫脱贫是国家是党委是政府是工作队的事,于体制外何干?于其他人何干?话说回来,即使作为个体积极去做认真去做努力去做,力量终不过是九牛一毛,效果也终不过是沧海一粟。其中意义和价值,究竟又能有几何?
记得《为学》中的蜀鄙之僧,僧富者不能至(南海)而贫者至焉。想起有几句古语,一句叫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另两句叫做:“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有贫僧之激励,有古语之启示,有习近平总书记之号召,有五级书记抓扶贫之体制,有亲们从善如流之榜样,于扶贫行善动摇如彼者,夫何患之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基,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新时代的开辟,新矛盾的转化,新思想的确立,新征程的开启,为全体中华儿女臂画了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现代化强国,振奋人心!自然,任何一点一滴正能量的汇聚,都会凝聚成团结奋斗、蓬勃向上的洪荒之力。任何一丝一毫的共鸣,都会奏响音韵铿锵、震天动地时代强音。
所以,笔者呼吁,所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在做好常规扶贫工作之外,要敞开心扉、广结善缘,主动联系对接各级各类爱心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团结到精准扶贫这条统一战线上来,广泛宣传身边扶贫济困方面的仁心善举和先进榜样,积极动员更多关注更多力量汇入扶志扶智扶技的滚滚洪流。在这个充满爱的社会里,绽放出善良的人性光辉,演绎出一幕幕新时代的从善如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奉献应有的绵帛之力,点燃燎原的星星之火。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__县正处在扶贫攻坚、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确保到2020年与全区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把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把党建与扶贫同部署、齐推进,以党建扶贫促精准脱贫。
一、搞好顶层设计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关键
抓扶贫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扶贫。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谋划和推动党的建设工作,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才能更好地推动扶贫攻坚工程。__县地处__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__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扶贫攻坚是全县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信心、共同发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为此,6月29日,我们召开县委全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12346”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关于坚决打赢十万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攻坚战役的实施意见》,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社会合力、加强基层组织,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扶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保障网,确保以过硬的党建工作引领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的成效体现党建工作实绩,为坚决打赢十万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攻坚战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同时,在全县深入开展“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经济快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深入调研,重新认识县情,转变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思维,推动全县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担当担责、主动作为,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攻坚战,奋力夺取脱贫奔小康的全面胜利。
二、狠抓队伍建设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保证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只有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各类资源,以“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狠抓扶贫,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脱贫之路,才能尽快让群众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作用。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我们按照“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把“真蹲实驻、真帮实扶”作为包扶干部的基本准则,严格落实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包扶重点贫困村制度、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切实做到点面结合、合力攻坚,实现群众“点菜”、干部“下厨”式全方位帮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作用。按照“统一组织、整体筹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健全机制、全面覆盖”的原则,我们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作用,在落实任务、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帮扶对象准、帮扶任务明、帮扶责任清、帮扶措施实、帮扶效果好的全员帮扶模式。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作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个好的村党支部书记,就能带出一支队伍,干好一番事业,惠及一方群众。我们立足农村党员干部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现状的特长优势,通过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一帮一”小康工程,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协助“识真贫”,主动配合“真扶贫”,全力助推“扶真贫”,切实提升精准扶贫工作质量。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选派扶贫工作队、配强第一书记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我们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县154个行政村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同时,还提出了建立培训、管理、考核制度,定期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政策培训、法律培训、工作方法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解决好他们“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做到工作抓得准,引领作用发挥好,帮扶工作做得实。
三、夯实基层组织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基础
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搞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关键在各级党组织书记。今年以来,我们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规范基层组织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和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等制度,进一步明确“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抓什么、“直接责任人”党委副书记做什么、“具体责任人”党支部书记干什么,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同时,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定期就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专项述职,保证经常性工作的进度和实效。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按照“定任务、定目标、定责任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三定三有”要求,全面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同时,我们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鼓励和选派了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明白人”,领着农民干的“带头人”,甘于奉献的“热心人”选拔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中。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注重选“奉献型”干部,搭“发展型”班子,通过全员轮训、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的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提高了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是满足党员群众多样化需求的保证。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以强带弱、分类管理、村居联建、县乡直管等有效模式,坚持把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水平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扶贫开发和保障民生相结合,注重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上建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农户与市场对接起来。通过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领导包抓、后备干部挂职、技术干部指导、“1+1”结对单位帮扶、重点项目支持等措施,进一步细化量化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标准,以实施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创建“双百工程”为抓手,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四、抓好责任落实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底线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涉及项目更多、投入资金更密集。管好、用好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使其发挥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切实把有限的扶贫项目资金转化为贫困群众无限的“造血”功能。抓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为确保扶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我们研究修订了《__县进一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意见》,进一步厘清了党委(党组)班子主体责任清单、党委(党组)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清单、党委(党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清单,明确了责任追究情形和方式,完善了责任清单制度、报告制度、签字背书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接受评议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纪委约谈制度等8个方面的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党委(党组)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责任意识。抓资金管理。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为保证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制度建起来、规矩立起来、纪律挺起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我们建立健全了严格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采取七部门联席会审、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实行层层把关、审批、使用、绩效评估流程,不断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同时,建立了常态化、多样化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执纪监督问责,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严肃处理贪污、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服务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背靠背”审计新模式,筑牢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高压线”。抓苗头正风肃纪。干部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落实《__县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严厉整治履职尽责不到位,重大事项、突发事件处置不力,工作态度粗暴冷漠及不文明执法,公车私驾、公车私用等八个方面的38条突出问题。紧盯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加大对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县若干规定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与兄弟县区交流互查、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狠刹公款吃喝、送节礼,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广泛开展“严肃纪律、严明规矩、严守廉洁自律”专项整治教育,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在全县营造守纪律、讲规矩、廉洁从政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硬仗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5
参加扶贫攻坚“挂包帮”和“转走访”工作,每到一处,总能看到再穷的地方也有富裕的人家。在走访调查的具体工作中,要登记人口和联系电话,总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拿出一个很旧的户口本或身份证和一张用烟壳纸记录下的电话号码,字总是写得歪歪扭扭的。这种家庭大多家里摆放凌乱,卫生状况不好,有的人家是脏乱差,家境贫寒。另一种情况是:拿出来的户口本或身份证保管得好,比较干净,至于电话号码随口就说得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村干部有时会说一句,这家问题不大。这种人家的家里东西摆放有序,干净整洁,家庭条件就好得多。详细了解,这种人家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要么有人在单位上、要么有人在打工、要么有人在做生意。同一个村民小组,有的甚至房舍相连,土地、水源、林地、用电、交通都一样,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呢?仔细分析,才发现贫困人家的根本原因是没文化。
没有文化知识,导致思维有限,点子不多,方法单一,不懂经营。长年累月只会守着那点包产地,种点包谷、麦子、荞子、豆子以及一些瓜瓜菜菜之类的东西,养几只鸡鸭鹅,喂几头猪。一家人的年收入不过万,一年的人亲往来和看病都成困难。
缺乏文化知识,接受新事物困难,不懂技术,缺乏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本领。普遍不会水泥工,钢筋工,更不会驾驶技术或开挖掘机。出外打工只有干重活、脏活、又苦又累还拿钱不多的活,而且在社会还多遭人冷眼。安全不保,报酬不高,有时还被坑或被骗,打工成了畏途。
这些地方文化落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育。现在教育普及了,但是这些地方的学校可以修得像城里的一样漂亮,然而这些地方的教师却是最差的。有的学校无法有公办教师,就请代课教师,知识不具备,专业不熟,课程开不齐,上课随意,教育质量自然不好,读书自然不热。教育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能力最差的教师到最边远的地方去教,让这些地方的教育雪上加霜,长年无望。
一个三十多岁年轻力壮的男人成了那个村民小组的最贫困户。房屋低矮而破破烂烂,锅碗瓢盆一地,满地狼藉。政府给他解决的一小间地震安居房,无法盖顶,只好用石棉瓦随便盖上,也没有搬进去住。为啥如此?就是懒惰不想动,随时还喝点小酒,仅靠低保维持生活。这样的人家,能脱贫吗?
精准扶贫如果不注重教育和人的思想扶贫,要整体脱贫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