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2019决战中途岛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

时间: 庄宇21208 分享

  《决战中途岛》改编自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战役之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决战中途岛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

  2019《决战中途岛》观后感

  我一直对中途岛海战非常感兴趣。十几年前仔细读过渊田美津雄写的回忆录。渊田美津雄是日本轰炸珍珠港的英雄,在中途岛战役中因为阑尾炎而未参加战斗,因祸得福。战后他写的中途岛回忆录对战役做了完整的复盘,对日军做了严厉的批评(请参看本文末后记)。关于中途岛的电影我总共看过三部。其中日本人拍的《山本五十六》里大约出现了20分钟。1976年美国拍过一部,亨利方达演尼米兹。昨天看了最新这部。下面简单说一下这几部异同和感受。

  先说新版优点。与旧版比,这部多了很多个人生活的桥段。在贝斯特这些孤胆英雄的个人生活,家庭以及袍泽情谊花了很多篇幅,这是旧版缺少的(当然旧版里简略提到了与日本侨民的爱情)。但我总感觉现在美片描写个人的桥段都非常套路,好像每部电影都差不多,其实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都是好莱坞工业流水线式的质量。《拯救大兵雷恩》要强一些,里面每个大兵的性格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旧版相比,新版片子重心完全落在了飞行员个人技艺的展现上,空战效果不错。这是最近十几年电影工业技术进步的结果。过去拍不出这么炫目的飞机格斗场景。所以新版是一部爽片。就好像类似于《变形金刚》,《环太平洋》这样的片子。

  但同时我也有些遗憾,因为这么好的题材其实不应该拍成爽片。这部片子的缺点就是对整场战役双方将领运筹帷幄没说清楚。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以后其实是没看懂整场战役过程的。虽说电影不是教科书,用不着完全还原史实,但中途岛战役非常不同。双方的斗智斗勇,布局谋篇,在缺乏情报的情况下如何猜测对方动向(即使美国人破译了日方企图,但在很多时间点上也还是要靠直觉和经验去猜测下一步动向),或者一个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改变历史进程的决策,所有这些都极富戏剧性,是现成的编剧好材料,可惜这部片子基本没有反映,浪费了很多好材料。今天晚上重新看了1976年版,它把整场作战的脉络写得清清楚楚,同时又拍得引人入胜。即使第二次看,还是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其次,新版基本是以美国人的视角拍战役发展过程,所以反倒显得不好玩,缺少了观棋那种你来我往的精彩。旧版同时以日本人和美国人的角度展开,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同一时刻,双方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特别有意思。在旧版里,对南云忠一的刻画中立和客观的,其实这也反过来体现了美国人赢得胜利的不易。最新这版里是有些丑化南云忠一的。

  旧版里描述了日本永友大尉击沉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就是72小时修完的那艘),既客观描述了日本人的英勇(其实也是军国主义),也如实反映了己方的损失,让胜利显得更加可贵。新版里好像没有描写这段。所以在影片最后,尼米兹对莱利中校说:“我们到底比日本人强还是比他们走运呢?”

  旧版里对永友大尉的给了一些镜头,包括最后一次攻击前甲板人员告诉他副油箱坏了,他仍然上了飞机,最终以自杀式的投弹击沉约克城号。影片描写客观,反映了美国人对对手的尊重。这些在新版里完全没有。新版里的日本作战人员基本都是路人甲。关于这个永友,渊田美津雄的回忆录里对他最后时刻的描写生动,让我印象极其深刻。那时候日本第一舰队只剩飞龙号一艘航母,战局从清晨的大获全胜到傍晚时大势已去,而此时美军舰队则毫无损失,日本舰队里的每个人都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结局。永友也是日本突袭珍珠港的英雄之一。山口少将命令他率领最后的16架飞机出战,这是最后一搏。当机甲人员告诉永友副油箱损坏时,渊田美津雄描写到,永友一笑,仍上了飞机。

  再来比较一下破译密码这一段,新版不仅让不了解史实的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更是浪费了一个非常好的素材。在旧版里这段拍得非常好。美军猜测日方通讯里一直出现的A-F究竟是否代表中途岛,便耍了个小计谋,故意发出中途岛淡水净化器损坏这条信息,确保让日本人截获。日本果真发出A-F淡水净化器损坏信息,从而证实了A-F就是中途岛。这是非常有趣的故事,也反映了那位穿拖鞋的破译员以及莱顿中校的聪明。但在新版里反倒变成莱顿被动得知(至少我当时观感如此),简直是化神奇为腐朽。

  另外新旧版对所谓“决定国运的五分钟”的拍摄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很不一样。旧版对这一段描写非常详细,因为这5分钟对后续的发展太重要了。但在新版里匆匆带过。我并不认为大部分观众能看明白这5分钟,至少看完影片以后还有一个人问我,她没搞明白鱼雷换来换去是什么意思。

  我把这一段再简单叙述一下。日军第一次出动飞机轰炸中途岛,觉得效果不理想,有必要实施第二轮攻击。于是将舰上的防守飞机上的鱼雷换成了炸弹(对地攻击需要用炸弹)准备起飞(之前挂鱼雷是因为预防向来攻的美国舰队)。这时第一次攻击中途岛的飞机回航,要求降落。因为这些飞机飞了5个多小时,油料即将告罄,没有办法不让他们降落,所以南云同意他们降落。降落后再挂上刚卸下的鱼雷。这么一折腾花了不少时间。据渊田美津雄回忆,在刚降落的飞机都已降落,该起飞的飞机尚差5分钟就要起飞时,突然美军飞机出现,命中甲板。这时候甲板上堆满了飞机,鱼雷和炸弹,瞬时引爆,将赤诚号炸沉。同时美军飞机还炸沉了姐妹舰加贺号。这一切发生在短短的几分钟,第一攻击舰队失去了两艘航空母舰。面对这么残酷的事实,南云已无法做思考。所以新版里副官劝南云换到驱逐舰野分号,告勉他指挥官需要考虑整支舰队。

  再来说一下日本人拍的《山本五十六》。这是以日本人的视角,基本没有对美国人有任何的描画,但反倒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美国人不会拍的情节。比如在那5分钟里,片子里不仅反映了南云的犹豫,有意思的是还借普通甲板后勤人员的嘴,一边努力换鱼雷,一边大声说对换武器的不理解。

  另外,如果我没记错,这里应该还有第一攻击舰队第四艘航空母舰飞龙号被袭击时机甲人员吃寿司的镜头。飞龙号由山口少将指挥,新版里由浅野忠信饰演,也就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那个会说上海话的日本间谍。渊田美津雄在回忆录里对山口少将非常推崇,认为他是日本海军里少有的真正知晓航母海战的将领。新版里也给了他不少篇幅,经常陪伴在山本五十六左右。在炸沉日本三条航母后,美国人做了大胆的决定,派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继续攻击飞龙号。其时已经傍晚。整场战役从早上4点开始,双方作战人员都已精疲力竭。新版里对此也有描述,机组成员甚至有畏战情绪,但还是鼓起勇气作最后的奋力一搏。而飞龙号上的官兵此时也正在吃寿司和味增汤,也是这一天唯一的一餐。我当年看《山本五十六》的时候还在大学里,没有吃过日式料理。就感觉这些人在甲板上一边吃寿司一边吮吸手指,特别津津有味。然后突然警报大作,美机来临。有时候电影里穿插这些细节,会更有代入感,更加真实。

  新版里山口少将和另一位加来舰长不愿弃舰,留在飞龙号。然后驱逐舰向飞龙号发射鱼雷将之击沉。真实情况应该是他们俩把自己绑在操舵机上等待自沉。但过了许久仍未下沉。不得已旁边的驱逐舰向它发出两枚鱼雷。比较有意思的是,到了第二天,日军侦察机发现飞龙号仍未下沉,甲板上还多了很多人。原来当时甲板下困住了许多人,被鱼雷打通缺口后,反倒逃生到甲板上。这些日军最后被美国人所救,飞龙号最终仍然沉没。

  最后,说一下新版最好的地方,就是描写了杜立特中校轰炸日本以后,迫降在衢州,为中国军民所救。这在以前的版本中没见过。旧版只是在开头匆匆提到轰炸东京。新版在片尾,说明有无数(countless)中国人因为营救杜立特中校机队成员而被日军杀害。

  就时因为这一部分,我愿意给新版打个豆瓣4分。中途岛海战不仅仅是美国和日本的决战,也是中国与日本的持久战。因为这一幕,我突然真切感到,中国也是中途岛海战的一部分。

  所有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

  后记:

  网上有一些对渊田美津雄的评价,认为他的回忆录不太可信等等。我是这么看的,任何人的回忆录一定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和偏好,就看我们关注什么。渊田美津雄回忆录里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认为战争乃至战略是一个体系,其中武器装备、军队能力只是体系中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国家民族的视野、战略观、体制、整体工业能力、教育等等。所以他对日本中途岛战役的战略及目标从根本上就提出了质疑,更而得出那所谓的5分钟其实并没有决定国运,是日本民族当时的总体思想和格局就已经决定了二战的成败。现在网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决定国运的5分钟”说法出自渊田美津雄,我觉得可能没有读过那本书。渊田美津雄恰恰否定了这种说法。

  我之所以很喜欢渊田美津雄回忆录,就是因为非常认可他的这些反思。不觉得和我党我军思想极其一致吗?我军过去从来不是以武器和军事技术占优的,但现在各种军迷动不动就沾沾自喜几条航母,东风快递。如果不愿意复习学校里的中国革命史课本,那可以看看渊田美津雄的回忆录,看看日本人是怎么反思的,得出哪些和我军一致的经验总结的。同时,这也是我对这部片子有少许遗憾的原因,因为它只侧重拍空战英雄的勇气和能力。当然,可能是我吹毛求疵了。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有感

  感觉影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太散和最后决战笔墨不足。应该着重去描写美国海军当时有多困难,需要大修的约克城赶工抢修72小时就加入战斗,再算上中途岛上的陆地机场,陆军是一帮菜鸟,开着陆军轰炸机难以对海面移动目标进行有效的俯冲轰炸,美军东拼西凑才算是凑出来四艘航母(算上中途岛这个机场的话)。算是能形成与南云的机动部队的四艘航母相抗衡的力量。影片中段应该着重去交代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和莱顿的密码破译工作。而决战最后,应该把飞龙号上友永丈市这个日军王牌飞行员最后一次出击拍出来,空袭约克城号后没有归来,这样在主角驾驶着发动机熄火的飞机,在黄昏时刻,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回来的时候,踉踉跄跄降落在降落在企业号的甲板上,这样去铺垫的话,可比靠飞行甲板上的群演干巴巴的说一句“很多人都飞不回来”要给力许多吧。最后主题也鲜明了,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只要有一丁点取胜的希望,坚持到最后一定能取胜,这样一来,美国海军最后取胜和主角奇迹生还也呼应了起来。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本就是坚持到最后才取胜的结果,麦克拉斯基的飞行队能突然出现在日军舰队上空这一神来之笔,也是必然之中的偶然,就是大黄蜂和约克城号上的飞行员,以及中途岛上的陆军航空兵从上午就开始的没有效果却持续不断的空袭,导致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的飞行员甚至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而南云急于求成的心态则作出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这样的毁灭性决定。而麦克拉斯基和主角最后抓住了这由无数美军飞行员的生命铺设出的希望,取得胜利。说到底,应该拍成一个在低谷之中等待希望的故事,主角的心路历程,不应该是曾经不顾生命最后醒悟顾及生命,这跟导演所拍摄的特效场面一点都不搭啊。节奏应该像陀螺的环太平洋多靠拢一下,感觉就对了。还有逗比导演在中途岛上拍电影的剧情可以去掉,完全是多此一举。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体会

  提到罗兰·艾默里奇,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独立日》《后天》《2012》,不是他新拍的《决战中途岛》,也不是“好莱坞拆迁专业户”、“全球地标毁灭者”的名头。

  而是写在他姓氏里的“有钱”——Emmerich。

  艾默里奇,正经八百的本土富二代,老爸拥有豪华园林机械厂。上大学时,艾默里奇就凭借雄厚的后勤保障,游遍欧洲和北美。

  当年看了《星球大战》,立刻转到导演系学习,毕业作品要求拍一部短片,因为过分有钱而没有限制,艾默里奇拍了一部100分钟的《诺亚方舟法则》,成为德国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学生作品。

  质量也不错,成为了1984年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电影。

  那会本土媒体称他为“辛德尔芬根(德国城市)的斯皮尔伯格”,听着是好话,实际是热爱新浪潮的欧洲影评人在挤兑他。

  所以艾默里奇很快进入好莱坞,拍够爽够震的科幻灾难片。

  拍到今天,他连自己都很难超越了,于是带领拆迁队穿越到二战,重点破坏珍珠港、中途岛和日本航母。

  这是他记挂了20多年的中途岛战役,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避免了美国人民学日语的悲惨结局。

  这也是一场拼运气的战争,用艾默里奇的话说——

  美军幸运地破译了日军情报密码,幸运地确定了AF就是中途岛,而不是在南太平洋。最最幸运的是,在当时美军最大航空母舰,企业号航母迷路之后,一个叫做米克拉斯基的人凭直觉跟上了一艘日本驱逐舰,并认为这艘驱逐舰应该是在归队途中。如果不是他,美国人可能就输了。

  但拍电影就没那么幸运了,好莱坞已经不爱投资战争片了。

  2016年的《血战钢锯岭》基本没在六大片场拿到一分钱,众多小片厂凑了4000万美金,能拍出最后的大场面,全靠导演梅尔·吉布森会省钱。

  艾默里奇也挺难,“好莱坞的制片公司当时不愿意拍这部电影,所以我满世界找投资。”

  辗转反复,直到2017年,艾默里奇才圆了梦。

  他曾在电影里五次把美国和地球推向毁灭边缘——《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独立日2》,但都不过瘾。

  艾默里奇告诉我们,《决战中途岛》是他第一次真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虽然杀青后又重拍重剪了四五十天,虽然一开始几位日本演员不相信他,但能把电影拍出来,他就视为“突破”了。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心得

 

 曾执导《2012》、《后天》、《独立日》系列的“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带来了军事题材战争史诗《决战中途岛》。我给这部电影打分三星半。

  熟悉二战的朋友可能都清楚,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对日宣战,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在欧洲,是以苏联和德国的前线为欧洲主战场,亚洲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为亚洲主战场,而太平洋上,则是美日海空对抗。也正是因为美军的加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而美日对抗的核心战役就是中途岛海战。

  如果说约翰·福特1942年拍摄的《中途岛战役》是战争实拍,忠实记录这场战争,杰克·迈斯特七十年代拍摄的《中途岛之役》是聚焦于中途岛的战争,那么《决战中途岛》是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对于太平洋战争的详细铺陈,当然不能评判哪一部电影在呈现战役方面更加地优秀,但是《决战中途岛》在视听层面上的突破与革新,非常地艾默里奇。

  1955年,罗兰艾默里奇出生于德国古城斯图加特。那一年,一场大雪席卷了德国。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出生,加上东西德多年的并不平静,让童年时期的他,骨子里对于极端境况中人性的闪光,就有了最直接而深刻的观感。因此,对于人类极端情况下处境的表现成为了他电影里最具特色的部分。

  而在这部电影里,更加地具有艾默里奇对于战争深入的呈现。电影开场,日本东京,大雪纷飞之中,美国军官捕鸟失败,大雪纷飞预示了世界的局势,同时也暗示了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在那个时代达到了冰点,随后,在日本做海军军官助理的莱顿和山本五十六的谈话更加引人深思。

  “日本80%的石油资源都来自美国”

  “不要把我们逼得太紧”

  所有的美国军人都不会想到,依靠自己国家石油资源的日本竟然会袭击美国,就像珍珠港偷袭发生的时刻,通讯员用电报打下了“敌人袭击,注意,这不是演习”。

  确实,美国低估了日本袭击的可能性,这也为影片后来呈现莱顿和他的情报部门的胜利埋下了铺垫。

  影片在战争场面的描摹非常地逼真,在空战中使用了飞行员的第一视角,虽然不是3D效果,但是观众依旧能感觉到枪林弹雨的实地效果,无论是仰拍珍珠港整个被毁的场面中日军轰炸机的穿梭,还是中途岛一役中美军战机的英勇行为,都带给观众十足的震颤,同时也是模拟了最险恶战争中的实景,非常符合艾默里奇向来营造的特殊环境。

  随后,影片分三条线呈现剧情,一条是迪克·贝斯特前线飞行员的准备,一条是总指挥尼米兹和负责情报的莱顿制定战争策略,一条是日本海军的进攻角力。三条线,五一例外呈现了人类在最极端情况下的处境。

  中途岛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 中途岛一但失守,唇亡齿寒,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不保。

  它对美军重要的意义不言自明,因此,整部影片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之中,先是贝斯特大学同窗好友罗伊斯上尉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中去世,后来又有杜立特率领机群轰炸东京一去不复返,使得他整个人都处于复仇的怒火中,但是随着死伤的战友越来越多,他开始恐惧了,作为担任轰炸机第六中队的中队长,他开始担心国家和人民在他身上寄予的希望,影片中插入贝斯特和妻子安的场景,用来展现战争给所有美国人带来的痛苦。

  中途岛战役之前,美军在太平洋能投入作战的航母只有2艘: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约克城号在珊瑚海受伤,该舰边修理边赶路,终于赶到中途岛并就此长眠。

  而日方参战航母: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被击沉),凤翔号(随山本主力行动),龙骧号,隼鹰号(阿留申方向)。另外有翔鹤号和瑞鹤号在珊瑚海受伤修理中。

  实力对比悬殊,绝望就是这样呈现出来。

  在这种绝望的氛围中,导演选择了在中途岛之战中,一天击沉了两艘航母的飞行员贝斯特作为切入点,不仅因为他的妻女在珍珠港,其家庭温情更能彰显战争中的人性光辉。而且这样一个生性狂野不羁的人,在战争中经历了最大的人物成长和转变,形成了影片最为完整的人物弧光。从起初对战争的畏怯,到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学会领导别人,学会勇往无前,带着对妻女的思念和承诺(每一次飞行前都把妻女的照片放在操作台上)凭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他漂亮的打赢了这场艰难的胜仗,即使战后受伤的他再也不能翱翔于蓝天。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

  另一条线,尼米兹和莱顿,顶着战争失败的压力,猜测日军的动向,在珊瑚岛和中途岛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在压力之下,通过罗彻福特和情报部门的共同努力,才最终将兵力部署在中途岛,从而完成了决定性的一面。

  在刻画日军方面,并没有使用正反的二元善恶来刻画,而是像汉娜·阿伦特那描述人性经典的“平庸之恶”,日军将领最后随航母一起共沉大海的瞬间也足以让很多人落泪。

  可以说《决战中途岛》很完整地呈现了这场战争,并且对前因后果的交代也使得这场战争能被更多人铭记,影片结尾,尼米兹,莱顿等角色的人物原型一一现身,增强了影片的说服力。

  但仅仅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探讨美日太平洋战争,总觉得背后的历史动因没有交代清楚,美国为何保持中立,华盛顿的尔虞我诈,艾默里奇只交代了这些表面的事实,还是没有往作者的思考上去深入。

  艾默里奇呈现的是战争的事实,但更是极端情况下人类的选择,人类的反击,人类的自卫和人类的团结。面对战争来说,我们都是受伤害的人。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感想

  1、对美国鱼雷质量黑的非常到位,全片美国鱼雷就没有一个炸了的;

  2、很多人觉得这个片叙事太散,但珍珠港、马绍尔小规模空袭、杜立德轰炸东京再到最后的中途岛确实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链条,也就是回答了“为什么会有中途岛几个”这个问题;

  3、不仅没有回避而且反复渲染了美国飞行员水平太菜这个问题;

  4、海战场面上几乎所有的关键镜头和情节都给了SBD和俯冲投弹过程,没错,单从结果上来说,一开始陆航、F4F和TBD的几轮突击几乎都是白送人头而没有给日本机动部队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但他们为整个战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吸引了大部分护航战斗机的注意力,我觉得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5、由于过分黑南云导致这个片在实质上有点美化日本人,事实上南云也不过是个不太优秀的执行者,中途岛失败的主要责任应该在山本、黑岛和源田三个人身上,然而本片山本伟光正得如同一个先知,剩下两位则干脆没怎么出场;

  6、不明白山口多闻为什么戏份这么多,可能因为他全场出的错最少加上最后殉舰在美国人眼里显得特别悲壮吧;

  7、不得不提的是可能是由于大量中资的关系美国人这次终于肯承认杜立德空袭给中国带来了多么可怕的灾难了,为掩护杜立德队及在随后惨烈的浙赣会战中牺牲的英勇同胞们永垂不朽。

19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