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事来》教育电影观后感_教师节电影心得体会
《一生只为一事来》讲述的是地产大亨董大山正在绞尽脑汁想要拆除阻挡自己工程项目上的一所陈旧小学,但是就在这时候,电视里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奖,“支月英”这个熟悉的名字让董大山陷入了回忆之中……希望以下的观后感对您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一
9月6日,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北京师范大学首映,导演张亚海与主演穆婷婷、谭凯、王姬,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李涵阳、胡雨慈,以及电影主题曲演唱者米粒等主创现身,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也来到现场。
该片9月9日上映,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8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刚满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至今,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诠释了“一生只为一事来”。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影片特意选在北师大首映,既是为了向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们传播“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向全天下的教育工作者致敬。
片中,穆婷婷饰演支月英,她说第一天去剧组时就对山里生活、支教老师和当地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我去支老师的学校看,发现她对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一个孩子发烧了,她还要带他看医生。难以想象这些年她面临的困难。”穆婷婷表示,饰演支月英老师是自己的荣幸,影片的拍摄就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之旅,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更多人,希望大家关注山村儿童的教育问题。
王姬在片中饰演支月英的母亲,当被问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一度哽咽,她表示支月英老师这样的人太伟大了,虽然女儿选择这样的职业,作为母亲肯定是心疼、担心,但是身为母亲,肯定还是会支持自己孩子的选择:“我相信支老师没有家人的支持,也坚持不了这么多年。”支月英补充说,她母亲虽然嘴上不支持,行动上却一直支持,“她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支月英含泪表示,自己在山里那么多年,妈妈只来看过自己一次,甚至因为距离太远,她没能赶回家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二
近日,实力派演员谭凯现身北京师范大学,为其主演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宣传造势。谭凯在剧中饰演商人董大山,出生乡村,在老师的教育下走出大山,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回看过往,不忘师恩。
出道多年,谭凯塑造的角色跨度广泛,从《神话》中的项羽,到《何以笙箫默》里的应晖,再到《远大前程》里重情重义的沈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天生精英范的霸道总裁形象。
首映现场,谭凯被问及是不是生活中也像电影里一样是“霸道总裁”时,谭凯表示其实自己生活中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人,只不过角色的要求让自己不得不有时候表现的比较严肃。
《一生只为一事来》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影片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该片赶在教师节前夕上映,于9月9日和全国的观众见面,致敬“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三
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今日全国上映,献礼“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影片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此生为师,青春无悔”,穆婷婷化身“支月英”,戳心演绎了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乡村女教师,影片今日上映,引燃观众的泪腺。
19岁到50多岁跨年龄演绎穆婷婷获原型人物认可
作为以古装戏见长的女演员,穆婷婷一向以温婉著称,自出道以来就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此次饰演“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也迎来了演艺生涯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这样一个角色,其实留给演员再创作的空间不是很大,演员一向“小心触碰”,可是穆婷婷却勇敢的接下了这个角色,并出色的还原了支月英老师的风貌。对此,穆婷婷表示:支月英老师太伟大了,自己读剧本时,就被她的故事感动到好多次落泪,对于自己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更重要的是能发扬支老师的精神,影响千千万万的观众,所以不能不演。
穆婷婷的勇敢值得敬佩,开拍之前,穆婷婷就早早的随剧组来到拍摄地体验生活,并和人物原型支月英老师进行了亲密接触和长时间的沟通了解,这为饰演角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穆婷婷的努力也收获了回报,支月英老师对穆婷婷的表演极为认可,并表示在穆婷婷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在电影深度还原30多年前的场景后,支月英老师多次感动落泪,夸赞场景极为真实,感慨:“当时别人都说我‘傻’,但是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没想到一眨眼30多年就过去了”。支月英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致敬全天下所有的老师催泪电影今日上映
《一生只为一事来》这部集结了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王岗、廖京生等实力派演员的暖心催泪电影,今天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这些著名演员、经典艺人的加盟,使得这样一部偏文艺的电影更具观赏性。在问到为什么无论戏份的多少,都要参演这样一部电影时,几乎每个演员都提到了“为了致敬全天下所有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这一点。在每一个学习的阶段,总有几位老师让我们终身难忘,对于70后、80后,甚至是90后、00后,这部电影一定会有触动你内心的地方,相信一定会引发你的思考和怀念。
电影摒弃一板一眼的说教,用“支月英老师”38年教育生涯鲜活的例子,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忘初心”的励志故事,向每一位观众传递了在浮躁的当今极为欠缺的“坚持到底”、“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电影告诉了我们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什么才应该是“一生的追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生只为一事来》将直击我们的心灵,引爆每一位观众的泪点。预祝电影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成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四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医生代表支月英成功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主持人在介绍支月英的评委会颁奖词中说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支月英在长达36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最后的获奖感言里,支月英对孩子说出了最朴素的寄托:“希望你们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愿望,老师为你们自豪,我爱你们。”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五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站在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颁奖舞台上。她叫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支月英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支月英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调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支月英除了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月英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2012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我亏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实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话,“不过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这次参加颁奖,支月英离开教学点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们却心心念念的牵挂着她,“孩子的家长们都通过微信向我拜年,孩子们也在微信里奶声奶气地说想我了,其实我也非常想他们,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支月英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