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读后感 >

《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书中觅阳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灿烂千阳》是关于坚韧关于救赎关于妇女解放关于世界和平关于人类文明的小说,这部小说赢得评论界一致好评。下面请欣赏《灿烂千阳》优秀读后感范文。

  儿子从小到大一直偏理,很少看到他空余时间手捧书籍,假如偶尔发现他专注于某书,那也一定是自然科学类的书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所谓文学就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明明一句话能说清的事偏偏要写上几百上千字——累人。听到他此番言论,刚开始我总试图说服他,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无果后我改变了教育策略,请他的语文教师帮助推荐有益文学书籍给他,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他重理轻文的观念。

  上了高中知道他学业繁重,我也慢慢放弃了引导他改变的想法,默默等待着来次契机带来转机。这次周末回家,他居然和我饶有兴趣地探讨起余华的《活着》。他说,从福贵一生的悲惨遭遇到最后一个人顽强活着让他觉得只要心中有阳光一切困苦都能被化解,犹如太阳融化冰雪。看他笑逐颜开,我心生暗喜,一本好书叩开了一个孩子的心门。我要做的就是采集更多的阳光,让它照进他内心,使之越发敞亮和煦温暖。

  《灿烂千阳》是我为他寻觅的一缕艳阳。当初自己阅读此书仅仅因为曾被卡勒德·胡赛尼的成名篇《追风筝的人》震撼吸引过而已。阅读前对《灿烂千阳》虽有期待但并不强烈,在我潜意识里,他的其他作品是超越不了《追风筝的人》的。记得那晚翻开书页后却再也没停下来,读完全文时发现天已拂晓,这对一个习惯了早睡早起的人来说是极其少见的,此书的魅力可见一斑。

  到底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普照呢?或许,只有在死比活更容易的生存状态下我们才能渐渐体会到生活在这样的国度的人们的绝望吧。阿富汗,一个地处北纬 29°35′至 38°40′、东经 60°31′至 75°之间的国度,于绝大多数和我一样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大概是陌生的,也是神秘的吧。感谢卡勒德·胡赛尼的神笔,让我走近邻国阿富汗,体悟二十世纪后半期至本世纪初阿富汗人民尤其是阿富汗妇女的悲惨生活与坚韧品质。

  十五岁的哈拉米(私生女)玛丽娅姆一直跟随她的佣人母亲娜娜生活在泥屋里,倔强的她不顾母亲的反对在十五岁生日那天满怀希望地去找自己的父亲扎里勒,却在那里认清了在她心目中一直高大的父亲的真面目。她带着破灭的梦想与自责回到泥屋时却目睹了母亲的上吊离世。之后,玛丽娅姆在他父亲的妻子们的阴谋下被迫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多岁的中年鞋匠拉稀德,在陌生的地方原以为可以开启新的生活,却因为一次次的流产而陷入暗无天日的家暴中。直到遇到少女莱拉,她的生命才透进来一丝阳光。少女莱拉从出生那天起就处在没完没了的战火中,比起玛丽娅姆她的童年算是幸福的,有爱她的父母和青梅竹马的塔里克。可是面对无情的战火,首先是塔里克全家不得不逃亡,接着自己家准备逃亡时却遭受到火箭弹的袭击,受伤的她一下子失去了双亲。虽被玛丽娅姆夫妇救回一命,却获知心爱的塔里克死亡的消息。她不得不嫁给玛丽娅姆的丈夫老年鞋匠拉稀德,不是为了自己活下去,而是为了生下和塔里克的孩子。至此,两个苦命的女人共伺一夫。在日复一日的家暴摧残中,两个女人渐渐摒弃了隔阂相互关爱,彼此成为取暖对方的太阳。在获知塔里克的死是拉稀德编造的谎言后,莱拉终于勇敢地反抗起施暴的拉稀德,一辈子逆来顺受的玛丽娅姆为了莱拉也向拉稀德挥起了拳头。最终为了莱拉和孩子们的幸福,玛丽娅姆选择一人承担杀人的法律责任,付出爱撒播光和热,犹如一千个灿烂太阳照耀莱拉和塔里克以及孩子们今后的人生路途。

  透过莱拉和玛丽娅姆的遭遇,整个阿富汗民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的苦难一幕幕呈现于我们眼前。阿富汗民族一直在忍耐,个人不得不忍耐贫穷、饥饿、病痛,妇女还得忍受男权制下没完没了的家暴;家庭要忍受战争带来的妻离子散、举家逃难流离失所的创伤;国家要忍耐前苏联的入侵、国内各政权的争权内战及塔利班的统治、美国911后对其的战争。尽管一部小说只能呈现部分历史,可那些真实的存在无不渗透在故事的字里行间,让人似乎亲历其中。和平国度里的幸福妇女尚且会感叹生活不易,而生活在战乱国度里的整日透过布卡(只露出眼睛)与外界交流的苦难妇女却能不断自我救赎,向他人传递真传播善传承美,这是一个怎样高尚的群体!她们就如阿富汗国花郁金香般纯情美丽,如国树桑树般朴实无华,或许,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如她们般耀眼夺目吧。

  《灿烂千阳》,一部能启迪万千读者的小说,关于坚韧关于救赎关于妇女解放关于世界和平关于人类文明。重温此书,我把我的震撼与启迪传给了儿子,他说他会抽空细细品读,如对《活着》一样。在这么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要是你怕冷,就抽空读读它吧,愿我们都能成为芸芸众生中照耀万物的一千个灿烂太阳。

作者:英姐

  公众号:南湖文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