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话题随笔: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编者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作者对文明,对文化的个人看法。生态文明建设,先要从人的内心改变开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所有的圣贤都告诉过我们,爱是人类最高超的智慧,是解决一切矛盾、危机乃至争端的最根本的力量。这是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我们提出生态文明时,就意味着我们再一次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终究还是要依靠爱的力量来维护,拯救危机、恢复和谐尤其如此。否则,即便是我们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用强制手段造林、育草、护水、净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人的内心爱的智慧没有被唤醒,为了满足欲望、追求利益又会去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历史上我们不是没有过好的生态环境,而是因为对传统文化逐渐远离,爱的智慧丧失和做人原则的丢弃,恣意妄为之下才造成了今天这样恶劣的环境。所以,站在长远的战略高度看,要建设好生态文明,就是必须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人性中最本真的爱心得以唤醒而不被虚妄迷惑,再由爱自己扩展到爱亲人和周围的人、社会的人,进而扩充到爱自然万物。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才可以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确立完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约束形式,并把这些约束逐步变成普遍的自觉。这一切的原则和方法,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只是需要我们虚心地求教于我们伟大的祖先圣贤。
一.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对生存文化的再认识、再确立,也是人类精神的再升华。
从文化的根源上看,生态文明本来就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文化观念。因为我们的文化就是从通于自然的理性中演化出来的。《周易》系词里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序卦里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明确告诉人们,人是天地的产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浴王。”对自然崇敬有加,因其富有盛德。庄子更形象地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这些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流传延续了五千多年。可是在人类所谓的发展进步中,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利益之争日趋激烈。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人们感觉到自己了不起,感觉到自己成了地球的主宰、宇宙的征服者,对于古圣先贤们的教诲和告诫,逐渐置于脑后,即使记起来,也只是嘲笑一番,借以炫耀当代人征服自然的丰功伟绩。谁知社会走到今天,人们突然惊异地发现,原来祖先告诫过的都是对的,就是近现代的一些哲人,也在不断地重复着那些告诫。恩格斯就说过:“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但是因为我们不听,利令智昏,一意孤行,结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应该说,直到这种情况下,人类的领导人物们才真正有所警觉,才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也意识到我们欠下了许多的生态债,需要尽快偿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管普通民众如何认识并对待生态危机,仅就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反省,完全可看作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理性态度,也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升华。虽然代价很大,大到也许几代人都还不清债,但是毕竟是警觉了,幡然醒悟了,决定重新建立良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表明我们没有失去这最后一次自我拯救的机会。
二.少数人的认识不足以改变现状,普遍的精神升华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几乎所有的事情改变都是这样一种规律,起初只是少数人认识到了,然后通过对这种认识的不断强化推广,使之深入人心,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成为普遍的自觉行为,至此才成为一种文化,也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样也需要经过这样的规律性实践。不论各国领导人乃至一些学者、专家或者社会高层次人物对于生态危机有了如何深刻地认识,并且已经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改变现状、重建人类生存环境的战略构思,甚至建立了国家战略,但是当普遍的民众还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对改变现状产生自觉意识时,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聚集的力量就显得十分微薄。那么,我们所要做的,首先应该是对于民众的教育,而不是单凭相关的法律制度来简单推进这样的战略目标的实施。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法律制度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必须首先做好教育,让生态文明的观念成为人们内心的一个基本价值。如果没有做这件事,只是一味的强调法律制度,就等于少数人在推着多数人走,而不是大家一起走。不容置疑,这是一种费力少功的做法。
显而易见的是,现代人在享受了许多新有技术产品带来的舒适和娱乐之后,对于克制自己,寻求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以为然。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在唤起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联大环境会议上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然而,到2006年,中国的一氧化碳排放总量竟占世界第一。时至今日,我们每天可以看到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在破坏森林,释放烟雾,倾倒污水,燃烧垃圾;也能看到,几乎所有的菜农依然在使用农药、化肥,几乎所有的养殖场都在用催生素。人类恶化环境的力量还很强大!
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少数人的认识不足以改变现状,即便这些少数人是领导者或大学者。只有大众的认识明确,精神普遍升华之后,多数人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