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有感:天灾人祸
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有感:天灾人祸
天灾人祸
——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有感
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全书皆是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此书是我好友半年前推荐的,可我一向对悲剧有抵触情绪,所以一直没看。直到前几日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乌克兰建“金钟罩” 欲“封印”切尔诺贝利。当地时间11月29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覆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新安全保护罩完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金属装置,高108米、重36000吨,重量约为埃菲尔铁塔的四倍。该装置造价16亿美元(约合110亿人民币),将取代苏联30年前建造的“石棺”。什么样的灾难让人们在其发生30年后任心有余悸,不惜花费重金“封印”它呢?!
终于翻开此书,满篇皆是“悲鸣”。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核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核灾难之一。阿列克谢耶维奇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书中作者不加任何修饰,只将这些访谈以受访者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读者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纽约时报》曾推荐此书“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忍又奇异,清冷而孤绝的切尔诺贝利,层层石棺下,放射性物质极缓慢地走向半衰期。而被留下的人们、动物和植物,仅只能顺应着命运,慢慢走向无可逃避的死亡。那一夜,对切尔诺贝利人来说,是三百六十五颗原子弹的爆炸,土地承受污染,生命与希望被放逐殆尽。人们是无力离开的。在愤怒、愚昧、英勇及伤亡的真实纪录下,绽放着彷若世界末日的童话。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天灾还是人祸,人类从不缺少灾难。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所以不必焦虑,只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只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尽人事而后听天命,既不消极避世亦不杞人忧天,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确实有太多的自欺欺人:等怎样就好了(或是升学、或是就业、或是结婚)!可是我现在明白了:不会生活的人等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好。好的生活不是等考完学或买完房就来了,好的生活是当下!就是此时此刻!
平安小果果写于2016年12月12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平安小果果
来自公众号:平平安安的亲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