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考试将何去何从?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考试将何去何从?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详细的介绍了TPCK的概念,并结合不同性质的学科进行了论述,最后发出了“是时候行动了”的呼吁。因为课堂境脉的复杂多变,导向教学活动的“不良结构”,在这个“不良结构”中需要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整合起来。整个手册对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而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却一直在想另一个问题——考试将何去何从?现在的观点普遍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考试作为当下最大众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是人们都比较熟悉的。
那么,在TPCK的模型之下,考试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呢?这是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期待——这个期待在现实中更多的是来源于老师的“教学目标”,就算是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下,这个期待更多的也集中在老师一方,而很多学生对这个期待是没有自觉而明确的概念的。我不敢排除学生在TPCK之下不能培养出这种自觉性的可能,但是这作为对TPCK的一个期待,也作为我对其的一种信任,我相信经过实践的锻炼与培养,学生是可以自觉地形成自己的期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没有任何期待,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甚至是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结果进行检验,才能发现目标是否达成。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教学评价是不能被忽略的,而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依然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有人就会说了,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进行另外的考试,我也不能否定这种评价方式,但是在更大的视角来看,整个教学过程不过就是一个换了外衣的考试。尤其是作为老师,很难确定每个学生都达成自己的目标,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检验。当然,在理想的TPCK模型下,老师和学生几乎是一对一的,能不能达成目标,老师是可以在过程中完全确认的,但是又有两个问题——第一,现在的中国老师“一对多”是绝对的主流,很难实现“一对一”;第二,老师和学生的最初目标真的就完全一致吗?如果不一致,那么老师需要进行检验吗?如果完全一致,那么还要老师有什么意义——这是对教育本身的否定。由此可见,教学评价是不能完全被忽视的,而考试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都有存在的空间。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接踵而至——以怎样的形式进行考试?上面所说的过程性评价,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选择。但是这其中,也有十分危险的可能——如果我们弱化目标设置,固然可以给学生以更多自由,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在这种“不良结构”中,境脉是瞬息万变的,几乎没有规律可循,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果可能导向一个未知,甚至是我们暂时无法判断其善恶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未知,也不可控,更不可逆,一旦这个结果是一个极恶的结果,甚至可能对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我们就陷入了万劫不复!当然,有人会说,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这种说法是基于对所有人的理性的极大信任,但是我并不敢给予理性如此大的信任。无数的事实都证明,所谓的人的理性,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理想状态,而普通的大众却是比较容易被影响甚至是被操纵的,一旦产生一种集蛊惑性、罪恶性、隐蔽性于一身的结果,可能所有人都无能为力了。当然,有人可能会说,那么我们就强化目标引导,而不要走向那个危险的可能,但是这也必然以牺牲很多好的可能为代价,也几乎是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为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几乎是最大的恐惧,这几乎是人的一种本性。如果我们不放松目标的引导,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整个知识生成的过程几乎都演变成了一种测试,而测试的前提是老师对这种可能有足够的预测。如果任由这种思路发展,和现行的教育相比,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不管我们把什么整合到教学之中,整合技术不行,整合教学知识不行,甚至整合学科本身的知识也不会有什么远大前途。如果这些假设完全成立,则我们真正的对教育不能抱有什么太多幻想了——教育必定以人为中心,而不能以技术——这就是人类的自私。而以人为中心,就必然面临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说,这两种情况就是两种极端,我们不能走任何一个极端,而这两柄剑却一直如利剑悬挂在人的头顶,必须时时注意,刻刻小心,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让人类文明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