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有哪些
小学阅读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我们说,阅读短文后的题目,肯定是根据短文内容出的,所以一定要读通、读透文章,彻底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在做题时才能做到有根有据,答案精准。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
(一)精读文章,提炼中心
我们说,阅读短文后的题目,肯定是根据短文内容出的,所以一定要读通、读透文章,彻底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在做题时才能做到有根有据,答案精准。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要答好阅读题,一篇短文至少要读够三遍:第一遍要速读,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遍要细读,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总结文章的中心,因为阅读题有较大比重的题与中心有关,如果中心把握不住,可能会影响到好几个题的作答,失分就多了;第三遍就要带着阅读题要求读文,有目的的去解决问题。
(二)掌握技巧,原文中找
我经常带着嘴边的阅读题的技巧就是一个字“找”,孩子们也都烂熟于心。我总是告诉孩子们,阅读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中,就看谁的眼睛亮,找的准。要么有原词原句等着成为答案,要么只需要你提炼一下或变通一下就可以拿来为你服务,就这么简单。孩子们也就不再认为阅读题“高不可攀”,有了信心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具体说就是要找到题目中的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反复读题,审清题目
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答非所问或答不全面。这可是大忌。绝对属于低级错误。为避免孩子们在这些方面丢分,我常常告诫孩子们: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每个题目的“题眼”,再有针对性的答题,避免答非所问,出力不讨好。
(四)联系前后,结合中心
在答阅读题时,有些孩子容易“惜墨如金”,连话都说不完整,更别说将问题回答全面了,这种懒汉思想可要不得。还有的孩子容易为了全面,答得啰啰嗦嗦,照抄原文。我们说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是文章的“魂”,文后的阅读题肯定与中心有关联。既要答出要点,言之有物,又要考虑全面,条理清晰。谈感受之类的题目就要走出短文,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五)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空题,有孩子因为在前边的难题上耗时太多导致后面会的题来不及做。要静下心来,按照序号答题,避免空题;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六)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总会孩子犯粗心的错误,想的是这,写的时候就变了样。所有阅读题全部做完后,要重读全文内容,进行复查。将阅读理解的答案带回原文,检查答题有无偏差,书写有无错误。确保无误之火再做下面的题目。
2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
一、认真读题,明确题意
1、别赶着读题。首先,要求学生读完文本后快速完整地浏览一遍这个片段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读题,就要求他(她)们尽量迫使自己放慢速度,默读题目时字字入目,边读边想,读懂语句中的意思,用笔圈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加以强调。
这样做,主要是让这类孩子(审题马虎的孩子)适应“慢”的审题方法,一旦习惯,那么仔细审题也就做到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加快做题速度,就能够将他们毛躁的性子平稳下来,仔细做题。
2、别急于动笔。“慢”很关键,“思考”更重要。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很浅显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有些题目仅仅因为一字之差而表达出来的意思完全不同,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提醒学生别急于动笔。做题时也放慢速度,一边做一边想:平时在做这类题时的方法,切入点以及老师的要求。并进行回读,针对答题时容易出现一些词语运用的不恰当或错别字,知识点没答全面,都可以进行补充更正。
二、仔细审题,读透读厚
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从题目细读、文本细读入手,抓住板块、主线、切入点、细节等要素,把文本和题目读“透”、读“厚”。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要审好题,必须兼顾好面。任何题目,都有面做为背景。阅读教学中一直主张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张志公先生的这段话中的“得其大要”就是要大致洞悉文本的精髓所在,弄懂写什么,怎样写,这样写为什么等问题。我们知道,要弄懂这几个问题,当然要从归纳大意、理清层次入手。同样,对阅读片段的解读亦不能就段学段,应该贯穿全文来审题,其中包括舉一反三,理解思考作者写作的背景、联系上下文等。
如:《穷人》节选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课文的开始为什么安排一个温馨的画面?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一点,要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理清总体思路,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有什么道理,后一部分接前一部分有什么道理。只有这样推敲、思考、咀嚼,才能体会作者的匠心,真正感知课文精要,而这显然离不开对课文的微观分析。因此,整体感知要坚持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的统一。
2、理顺文脉顺藤摸瓜。任何一篇文章或是一个片段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都有一条清晰的文脉。作者的思路,体现在一篇课文中是行文思考的“线”,如写人的片段,我们必须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来理清主线;记事的片段,则是通过所记叙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来理解全文;写景的片段,我们就要抓住作者要抒发自己的什么感情来理清作者的思路。假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够正确地理清文章的思路,那么就能了解作者观察、认识和表达事物的顺序和方法,就能迅速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就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如:《詹天佑》节选,1905年,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问:研读片段,然后运用有关词句填空。
詹天佑面临两大困难:工程确实艰巨、精神压力很大。
文章思路一旦理清,我们还愁不能分段、写段意、不能理解文章的主题吗?
3、咬文嚼字,紧扣题眼。叶圣陶先生这两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审题,一定要沉入词语,关注细节。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那种说法,要多问“为什么”。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阅读审题时,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
一、循序渐进的做阅读理解题
粗心大意往往是小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时经常犯的错误,比如说漏题,因为阅读理解题都是几个问题排列到一起的,粗心大意的学生很容易就漏电一个两个的题目,因此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是一定要认真审题,每一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
要按照顺序来做题,这样既能够防止出现漏题的现象,同时也是考试时的一个技巧。因为阅读理解题都是由简单再到难,简单的题容易得分,困难的题不容易得分,但是分值高,因此有些学生会先做难的题目,他们认为做出来难的题得的分数多,然而这是错误的方法,因为困难的题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思考,最后做出来也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而这些时间足够将简单的题完成了,同时简单的题的分数加起来回事困难题的几倍之多。
二、答题技巧
1、弄清阅读理解题的为题,巧用原文中的原话。
对于一些阅读理解题目,答案都在原文之中,这种情况下,要巧妙地使用原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①有的问题就是通过原文中的句子进行设计的,可以很容易的就从原文中找到答案;②有的问题是通过原文中的一段话进行设计的,这样的题可以从原文中的段落中找到答案;③有的问题则是根据整篇文章涉及的,可以通读全文从中找到线索。
2、想像说话,联系生活。
写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遇到这两种题:回答问题和现象写话。比如:联系你的生活来谈一谈你阅读文章后的感受。或者是你多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写上几句话。这样的题目都是从短文中说起的,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回答问题,切忌偏离短文。
3、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提醒学生语言规范,认真书写。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后还需要注意表达通顺。语言简洁明了,不能出现错别字。在答题时,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将文章多阅读几遍,将文章的核心内容读明白。在答题之后,也要在心里默念一下答案,以免出现语句不通顺或者错别字的情况。
总之,小学生阅读理解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的训练方法正确,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成功。作为老师、家长,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
1、概括段落大意
进行语文阅读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阅读文本。学生需要首先通过较为快速地阅读熟悉每个句子的含义,并且通过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查找出能够对全段的主旨进行高度概括的句子,即段落的“中心句”。一般而言,中心句的位置基本出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出现在段中的现象也会存在。
倘若没有中心句,学生就应当自行总结整个段落的主旨。而实现了每个段落的大意概括后,学生基本就可以对文章的主旨和线索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对接下来的题目作答就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针对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初对全文进行阅读。因为有很多学生有全文尚未完整阅读,便匆匆忙忙地开始写答案的习惯。并且常常由此导致忽略文章中重要的转折或真正内容,使得答题发生偏离正确方向。
2、进行认真审题
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弱,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审题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每个数字一样,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每个汉字、词汇和整句。并且必须对题目要求拥有一个清晰地把握,同时分析并整理出题干所包含的提问要点。
举例而言,学生在作答阅读理解中“为什么”这一类型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说明其中的原因,之后再解释由此原因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并且在对原因进行说明时,学生还应当写明里面的人物是如何做的,事物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也可写出自己因此获得的感受。
不仅如此,回答此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加入“因为……所以……”或“由于……因此……”这种表示因果关系的逻辑连接词,使得答案的思维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完整。
比如在《槐乡五月》的文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在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因为使孩子们心驰神往的是槐花;使孩子们大饱口福的是槐花;使小姑娘更俊俏、使小小子无拘无束的还是槐花。所以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定位问题答案
小学阶段多数的阅读试题答案都存在于文章中的某个具体的位置。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关键词的查找实现答案的精准定位。
根据现代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命题思路,问题关键词在文中的位置,基本就是该题目正确答案所在的位置,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所在的语句或联系上下文实现答案的定位。如果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原句回答,那么学生大可以通过原文进行作答,而这种现象在小学低年级阅读理解题目中比较常见。倘若题目未明确要求学生利用原文作答,学生则可以通过已概括的段落大意为基础,提取出文章中的直接信息进行整理和概括,进而组成答案。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题目并未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原文中进行作答,但是文中却有明确可以回答该问题的语句,那么学生依旧可以利用该原句进行问题的回答。当然,假如题目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话进行回答,那么即便文中有原文,学生也必须从文中提取主旨信息,通过归纳和概括进行回答。
由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试题开始出现开放性试题,并且参考答案中大多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答案最佳即可”,那么学生在作答时则应该认真琢磨作者创作文章时的意图,同时按照文章的体裁、语境进行信息的概括,同时把文章相应的主旨结合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重新整合,进而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解答。如果个别学生对于此题的回答实在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让这些学生直接将原文进行概括,同时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或经历直接作答即可。
4、控制答题时间
由于阅读理解往往会消耗较长的答题时间,因此教师必须训练学生科学安排答题时间的能力。针对这一点,学生最好不要边看问题边找答案,这种方法不仅无法实现阅读理解的回答正确率的提高,如果文章的题材是说明文、转折或逻辑性较强的记叙文,那么学生在回答时很可能会通过前文的混淆性内容直接将错误内容误认为正确答案进行直接的作答。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
另外,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题目的作答,如果遇到自己一时无法处理的难题时,绝对不能走入死胡同,为了一道题耽误过多不必要的时间。
这时,学生可以大胆放弃,先进行容易题目的作答,如果在全部问题解答完毕之后还有时间盈余,再重新做此题也为时不晚。
相关文章:
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做题方法有哪些
上一篇:语文小学阅读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