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五个易错专题与必考点
高中化学五个易错专题与必考点
易错的知识点其实就是自己最容易提分的地方,如何能把错题搞定,成绩就会升上一个层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化学五个易错专题
专题一 阿伏伽德罗常数
【易错题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错解分析』错选C,认为在Na2O2固体中,含有Na+和O-两种离子,1molNa2O2固体中含有2molNa+和2molO-,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NA。
『正确解答』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A错;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1.7g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B对;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Na+和O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NA,C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不是0.1mol,D错。
『规律小结』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
①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
②物质的组成;
③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答。
【易错题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
『错解分析』选B或D。认为羟基-OH中有8NA个电子或10NA个电子;22.4L乙烯是1mol,1mol乙烯C-H键数为4mol。
『正确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如下知识点①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②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等内容。A项,无论NH4+水解与否,根据元素守恒;B项,1mol羟基中有9NA个电子;C项,在该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5NA个电子;D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Vm不为22.4L/mol。综上分析得知,本题选A项。
『规律小结』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指示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专题二 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题1】取17.4g MnO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共热制取氯气(假设HCl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MnO2作催化剂
B、盐酸未完全反应
C、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
D、反应产生2.24L氯气(标况)
『错解分析』选C、D。根据该反应中量的关系:MnO2——4HCl可知,该反应中MnO2过量,因此HCl完全反应。又因该反应中只有一半的HCl作还原剂(另一半为起到酸的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0.2mol),得到2.24L的氯气。错误原因:静态考虑反应问题,忽略盐酸浓度变化引起还原性变化的事实。
『正确解答』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对应的还原性逐渐减弱,直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被停止。因此该反应过程中,虽然MnO2过量,盐酸也不可能完全反应,同样的,收集到的气体也不可能是2.24L。但是不论如何,参与反应的盐酸一定有一半被氧化(对应的量一定少于0.2mol)。因此正确选项为C。
『规律小结』许多物质的氧化(还原)性会受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在一些具体的反应中表现出来。例如,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能够发生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氧化性逐渐减弱,最终反应将停止;若参加反应的金属为Zn等活泼金属,则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转化为稀硫酸)时,又会有H2产生。又如,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NO2,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氧化性将有所减弱。当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反应产物变为NO。在解此类问题时,必须要打破常规,“动态”地考虑反应进行问题。这类问题也常在化学计算中出现。)
【易错题2】标准状况下,往100mL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
『错解分析』由于2Br-+Cl2=Br2+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选A。错误原因: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氧化性)越强的物质(或微粒)优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解答』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当往FeBr2中通入氯气,发生的反应依次为:1)Cl2+2Fe2+=2Cl-+2Fe3+;2)Cl2+2Br-=2Cl-+Br2。因此溶液反应中反应的情况应该是:Fe2+被完全氧化并有50%Br—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关系,Fe2+、Br—离子失去的电子总数(0.02mol+0.02mol=0.04mol)等于Cl2得到的电子总数。由于每个Cl2在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因此Cl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其体积为0.448L。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规律小结』分析多种离子共存的溶液体系的电解问题时,必须考虑离子反应次序——对于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的离子,电解过程中一般优先放电。
专题三 离子反应
【易错题1】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
『错解分析』错选C。认为隐含条件条件“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标示溶液显酸性,AlO2-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错在把隐含信息理解错了。
『正确解答』首先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即溶液为强酸性或强碱性;再者要注意到题目中加着重号的两字“一定”能共存.A中Al3+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C中AlO2-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D中NH4+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所以只能选B.
『规律小结』离子共存是常见题型,同学们必须掌握做离子共存题的方法.在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应注意“五看”:一看题干的限制条件.一般加入指示剂显什么颜色,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pH值等于几或pH值大于7、小于7、等于7;溶液是否为无色.二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是阴阳离子结合,如果是弱酸如:H2CO3、H2S、H2SO3、H2SiO3、HF、HClO、CH3COOH等,弱碱如NH3·H2O,难溶物如Fe(OH)3、Al(OH)3、Cu(OH)2、Mg(OH)2、AgCl、BaSO4、CaCO3等.难电离的物质如H2O等,则不能大量共存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HSO3-、H2PO4-、HPO42-)与H+和OH-均不能大量共存.三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MnO4-、NO3-、ClO-可氧化S2-、I-、Br-、SO32-、Fe2+等;Fe3+可氧化S2-、I-,而不能大量共存.四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络合反应.如果溶液中含Fe3+和SCN-,二者不能大量共存,会形成络离子.五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双水解反应.如果溶液中含有可水解的阴离子如AlO2-、S2-、CO32-、HCO3-等,又含有可水解的阳离子如Fe3+、Al3+、Zn2+、NH4+等,则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易错题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Fe3++2Cl-
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3NH3.H2O=Fe(OH)3↓+3NH4+
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Ca(HCO3)2+2H+=Ca2++2H2O+2CO2↑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3-+H2O
『错解分析』写离子方程式时,只注意原子守恒,如A选项。对物质间的反应条件把握不好,D项中Cl2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才生成NaCl和NaClO3。
『正确解答』A项电荷不守恒;C项实质上是H+与HCO3-的反应;D项不符合反应事实。正确选项为B。
『规律小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看、↓、↑必要的条件是否正确齐全。
3.看表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4.看电荷是否守恒。
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6.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7.看是否符合题设的要求,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专题四 化学能与电能
【易错题1】右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II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 Na2S4+3NaBr。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4Na—4e-=4Na+
B.当有0.01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mL
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
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错解分析』错选C或D,错选C认为b极发生了
2Cl--2e-=Cl2↑,Cl2+H2O=HCl+HClO,错选D是认为a 极发生了2H2O-2e-=H2↑+2OH-。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不清析,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H2↑+2OH-,活波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首先失去电子。
『正确解答』电源的正极:Br3-+2e-=3Br-,电源的负极 2 S22--2e-=S42-,内电路为Na+移动导电。由题意可知b极(阴极):2H2O-2e-=H2↑+2OH-,a 极(阳极):Cu-2e-=Cu2+,所以C,D均错误。对于B项当有0.01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说明有内电路通过了0.01mol的电荷,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也就为0.01mol。结合b极反应,产生的气体就为0.005mol,体积为112mL。只有B正确。
『规律小结』解答电化学的信息类题,要仔细审题,把题目中有限的提示运用到所学的知识点上解答,同时要习惯性的写出陌生的复杂电极反应式。
【易错题2】将含有0.400molCuSO4和0.200mol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19.2g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5.60L B.6.72L C.4.48L D.3.36L
『错解分析』选B。电解产物的有关计算,不仅要考虑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由此来决定电解的产物,还要考虑离子的物质的量多少,当某种离子消耗完,一定会引起产物的变化。本题的思维定势是阴极产物为0.300mol铜,转移了0.600mol的电子,阳极产物必然是0.300mol的氯气,标况下的体积为6.72L,得出选项B的错误结论。
『正确解答』电路中的确转移了0.600mol的电子,但溶液中仅有0.200mol的氯离子,其放电析出0.100mol的氯气。阳极放电的下一个产物应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转化成氧气,其量为0.400mol的电子转移,产生0.100mol的氧气。因此在阳极最终生成0.200mol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L。只有C正确。
『规律小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计算包括两极产物的定量计算、溶液pH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的计算、根据电荷量求产物的量与根据产物的量求电荷量等的计算。不论哪类计算,均可概括为下列三种方法:
1.守恒法: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荷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总反应法: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比例式计算。
3.关系式法算:借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易错题1】除去SO2中少量的SO3,应选用( )
A.饱和NaHCO3溶液B.饱和Na2SO3溶液
C.98.3%的浓H2SO4 D.NaOH溶液
『错解分析』错选A,虽然NaHCO3能除去SO3,但同时还生成CO2气体,违反了不增不减原则。
『正确解答』A、B、D项与SO3、SO2都反应了。若将B项改为饱和NaHSO3溶液,只与杂质SO3反应,同时生成了所需保留的SO2,则符合题意。C项学生不易想到,联想工业制硫酸的最后一步SO3的吸收就是用98.3%的浓H2SO4,防止酸雾生成导致吸收不充分。而SO2在浓H2SO4中溶解是极小的,达到了除杂不引杂的目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规律小结』做此类除杂题,要掌握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增新杂质),不减(不减少所要保留物质),不繁(操作不繁琐)。
序号 | 甲 | 乙 | 丙 |
① | CO2 | SO2 | 石灰水 |
② | HCl | CO2 | 石灰水 |
③ | CO2 | SO2 | Ba(N03)2 |
④ | NO2 | S02 | BaCl2 |
⑤ | CO2 | NH3 | CaCl2 |
【易错题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④③④ D.①②③④[来源:学,科,网Z,X,X,K]
『错解分析』审题不细未注意到丙过量。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到位。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NO2的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此时有BaSO4沉淀生成。
『正确解答』对于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生成。
对于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
对于③,CO2气体与Ba(N0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④,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⑤,当NH3过量时溶液中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aCl2+H2O=CaCO3↓+2NH4C1;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1。答案为D。
『规律小结』做此类题,最重要的就是审题要仔细,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要掌握到位,解题时要一一排查,逐一确认。
必备知识点及常见考点
一、掌握必要知识点
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识点,但常见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而且该考的知识点都考到位了。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化;
5、“位一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
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
7、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要求巧解;
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
10、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
11、离子共存;
12、溶液的pH及其计算;
13、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
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
15、有机物燃烧规律;
16、十大反应类型——有机合成;
17、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反馈及简单计算;
18、实验仪器的洗涤;
19、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
20、药品的存放;
21、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
22、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
23、混合物的计算;
24、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化工;
25、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二、培养实验能力
重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部分;实验复习组成“三套专题”: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②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备;③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包括实验评价;要注意实验与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综合。
三、学会处理信息题 先看问题再读题
信息综合题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
1、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给出某些实验现象、数据、图表等;
3、叙述某些讨论对象的合成路线、制取方法、发展史料、应用前景;
4、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信息给予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由于所给材料冗长、陌生,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雾里前看后忘。
对于这种题目,建议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做到每题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画出。全力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扩大成果,针对题目可能会给出的或平行或阶梯形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联系。
复习建议:
1、根据课本挖掘知识,总结规律。
2、适当给学生增加信息,使学生在解信息题时,心中有数,充满信心。
3、注意媒体,如:中国科技的“十大”成就,神舟飞船,可燃冰,纳米材料,水稻基因的检验等,读懂图表、资料也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掌握解答信息题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1、先看问题后看正文;
2、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
3、由点到面,扩大成果,每一个信息给予题一般会提出若干问题,它们彼此间或许是平行的,或许是阶梯形的,有的可能是连环网络式的,要看清题与题的关系,逐步攻克;
4、复检结果和信息之间的相关矛盾,表达是否符合题意及一般规范,避免低级错误。
四、总对策
1、注重主干知识,进行网络化归纳复习;
2、适当降低难度,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3、控制讲,加强练;
4、将主干知识组成专题;
5、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用不同方法指导高考备考,夯实基础面向大多数同学。建议:优生采用引导的方法,教学复习中面向中等学生,对困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和指导;
6、研究春季高考试题,进行有目的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