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高二上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试题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二上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试题及答案

  考试卷的内容能够检测出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你想要从中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二上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高二上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我们说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④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③说法错误;④的说法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也是错误的。

  答案:A

  2.人脑是一个由大量神经细胞组成的极其精细的神经机构,其中的神经细胞计达150亿个之多。这些神经细胞,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如看书、写字、绘画、闻味、唱歌等等,都有相应的神经细胞来负责。当你挥手拍打乒乓球时,球来往如梭,眼睛看准了球的方位,视神经以每秒120米的速度把情况报告给大脑,大脑迅速在千分之一秒内作出反应、判断,又通过运动神经把命令传达到胳膊、手和腿,于是球被准确地打了回去。这表明(  )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④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的是人脑和意识、意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故选B。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解析:题意旨在强调任何意识都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①④的说法正确体现了题意;观念都经过了人脑的加工改造,与现实不完全相同,②的说法错误;③的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B

  4.河南焦作举行的2013国际智能物联和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有消息称,2015年将有50万台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提供荧屏上才有的“智能物联”服务。一种名为“小优”的机器人,全身由“超级脑、千里眼、第六感、神行腿”等部件组成,是全球首款可以通过自我思维不断人工智能生长的中英文双智能机器人,更重要的是,它具备了“人”的部分属性,可以实现部分的人与“人”沟通。材料中的“小优”机器人表明(  )

  ①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②机器人可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③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的思维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只有人才有意识,①观点错误;材料是机器人,没有意识,更不是人脑,④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的思维,代替人的某些肢体功能,②③观点正确。

  答案:B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所描绘的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间几乎随处可见,但经诗人一提炼,“霜叶红于二月花”却成了千古名句。这说明(  )

  A.名句源于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加工制作

  B.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名句都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复制

  D.名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加工改造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材料强调,常见的景色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后成为千古绝句,故D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意识源于客观存在,故A说法有误;B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D

  6.“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解析:“地心说”“日心说”都是长期预测和研究的结果,前者是错误的意识,后者是正确的意识,这说明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A项说法正确。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A

  7.同志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执行,有效解决“四风一顽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因为(  )

  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解析: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正确的意识,会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正确,当选;意识发挥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A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作用不同,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B、C错误。

  答案:D

  8.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下列诗句中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意即“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渺远”,这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故A符合题意。B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强调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体现的是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均不合题意。

  答案:A

  9.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和近期的发展目标。可见(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④正确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和作用。材料强调,国务院对未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出安排,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④说法有误。

  答案:A

  10.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参议院答辩时称,“侵略”的定义在学术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取决于看待这个问题的是哪一方。这一似乎是否认日本“侵略行为”的谈话引来亚洲邻国的密切关注。在安倍看来,侵华战争是否是“侵略行为”是由(  )

  ①“侵略”的定义来衡量的 ②战争的运行规律决定的 ③战争的实际性质来决定的 ④定义者主观意向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材料反映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竭力为日本侵略战争进行辩护,他认为在国际社会没有对“侵略”一词作出准确公认的定义之前,人们是无法判断战争是否是侵略行为的,这种看法显然是荒谬的,故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B

  11.“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  )

  ①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 ②意识永远依赖物质 ③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④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题干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而④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区别,是错误的,不选。据此,可以排除B、C、D三项。

  答案:A

  12.昔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孙膑截膝而论兵法,司马迁遭腐刑作《史记》等事例数不胜数。在苦难的魔爪摧残下,他们硬是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靠着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伟业。这表明(  )

  ①苦难能让人突破规律的束缚 ②人的意识无所不能 ③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材料事例主要说明“毅力、信念”等意识的作用。①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只能遵循规律而不能突破规律。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③④正确。

  答案:B

  13.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明(  )

  ①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③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性,①②正确;③④材料未体现,故答案选A。

  答案:A

  14.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国画创作的特点表明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①③正确;②中的“直接”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物质可以脱离意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故答案选D。

  答案:D

  15.(北京海淀高三月考)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公鸡下蛋》启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

  (  )

  ①科学审慎行使权力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从实际出发与价值观,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漫画中工作人员的做法显然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错误价值观所致。这启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④正确;注意本题要求是哲学知识,故排除①;③与漫画寓意不符。故答案选D。

  答案:D

  16.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浙江省委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即下决心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鸟”。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B.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

  D.物质与意识是一致的

  解析:本题考查从实际出发,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浙江省委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这一思路启示我们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从实际出发,B正确;A是唯心主义观点;C与材料无关;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存在,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答案:B

  17.2013年11月,富士康技术集团表示考虑在美国扩大制造业务,建立新厂。为进一步实施长期全球扩张计划,富士康准备在美国寻求机遇,扩张美国现有制造业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重要市场中可靠的高价值工程人才。这一举措(  )

  ①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体现了客观应适应主观的需要 ④如实地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客观实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富士康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重要市场中可靠的高价值人才而考虑在美国建立新厂体现了①②④;③颠倒了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错误。

  答案:C

  18.2013年4月,中国气象局印发《20l3年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实施方案》,指出今年将继续开展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重点开展海上风的精细化预报、海雾监测预报预警业务试验以及沿岸海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业务等。这种精细化预报(  )

  ①是人们的主观预测,与客观事物无关 ②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的反映 ③必须遵循大气运动规律 ④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①说法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错误;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④说法错误。

  答案:D

  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月考)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条件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A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可以改变规律,B错误;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D错误;材料中“引进农业新品种”是人类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条件的表现,C正确。故答案选C。

  答案:C

  20.(梅州二模)有人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是无止境的。因此,地球供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必要怀疑自然资源的潜在力量。上述观点(  )

  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B.片面强调尊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C.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解析:认为地球供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必要怀疑自然资源的潜在力量,明显是片面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答案为D。

  答案:D
看了"高二上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高二政治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测试题答案解析

3.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4.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16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