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解读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解读
作文是我国高考语文试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考作文题精心选择、组织的语言材料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回放
“全校只剩3名学生、5名教师,这学校还能办下去吗?”9月10日,陕西西安户县蔡家坡小学的学生家长郑师傅略带焦虑地说。从2016年9月1日报名后,因为一则“撤校”流言,家长纷纷为孩子转学,使该校学生突然大量流失,从50多名锐减至3名。
对于“撤校”流言,当地镇中心校校长称,“已和户县教育局的分管领导沟通过,从没有过‘撤校’通知。我们将在近期发文通知‘不会撤校’一事。此外,学生转学主要是家长的‘自愿’行为。因此,我们通知村上小学的领导不干涉,因为两所学校同在一个学区。”但是,“撤校”流言的后果已经显现,只剩3名学生5名教师的这所村校很可能面临最终被撤的命运。而分析这起事件,可以看到农村撤并乡村学校的一些新动向。即以仅仅维持低水平办学和非正规渠道放风声要撤校的方式,让乡村学校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无奈地“自然”消亡。这是国家叫停盲目撤点并校之后,一些地方为达到撤校目的而采取的“新招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解读
学校撤并虽然提高了校舍单位面积、办学资金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方政府的办学成本,但这却是以抬升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为代价的。教育需要成本考量,但农民负担的成本、孩子们的时间成本以及安全成本,都远远比政府投入的经济成本更为重要。综合考虑农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资源等方面因素,合理布局相当数量的“微学校”,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问题,避免少数学校生源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大班额”及“超级学校”现象;为偏远农村留存“一个人的学校”,彰显制度关爱和社会温暖,契合农村家庭及孩子们的热切期待。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解读素材锐评
“撤校并点”要慎之又慎
客观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结构的变动,不少农村学校在校生规模大幅下降,“撤校并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但不管怎样,教育资源布局,应优先服从服务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学生发展。
近年一些地方为省经费、“方便管理”,大量撤并学校和教学点。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很多时候,管理部门倒是方便了,却苦了孩子和家长。孩子们步行几个小时上学、在校食宿困难、校车安全事故频发,这些新闻不绝于耳。因撤校并点后相关投入和配套设施跟不上,湖北省麻城3000多名学生竟“扛着课桌上学”。
学校布局,关涉民生,关涉未来。农村孩子多、山区孩子多、留守儿童多,城镇化又进入了加速推进阶段。这些具体省情,都决定了调整教育资源布局,是大势所趋;但又急不得,躁不得,更一刀切不得。让教育资源布局更趋合理,应是一个动态的、有序推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调整要跟着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走,把“听证”落到实处;要跟着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大局走,重在消弭城乡教育鸿沟;要跟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脚步走,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社区,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以办好每一所村小,让乡村保留教育和文化气息为出发点来发展乡村教育,与只是勉强维持,甚至希望乡村学校最好消亡为出发点来办乡村教育,在对待乡村学校的师资建设、教学质量问题上,政府部门会是完全不同的选择。我们不希望看到一所所乡村学校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的战略中,走向消亡,更不愿听到这是因为家长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城镇学校教育,而抛弃乡村教育。如果能办好每一所村小,家长会背井离乡花那么大的代价送孩子去城镇学校读书吗?究竟谁在抛弃乡村教育?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实现上述目标,提高乡村学校办学质量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只能是乡村教育办学质量与城镇同步发展的均衡,而不是把乡村学校“消灭”,只留城镇学校的“均衡”。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