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素养竞赛题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中学生语文素养竞赛题,欢迎阅读。
中学生语文素养竞赛题
选择题
1.下面不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是( )。
A.都德 B. 契诃夫 C. 莫泊桑 D.欧·亨利
2.从字形看,下面哪个字与“人”无关。( )
A.合 B.并 C.立 D.比
3.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
A.望梅生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津门大侠 D.风烟望五津
4.下面哪位人物和孟子、庄子、荀子合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
A.墨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孔子
5.下面词语中,不能读轻声的有( )。
A.方案 B.看看我 C.老头儿 D.干起来
6.下面关于古代科举考试的介绍错误的有( )。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通过了“童生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范进中举”通过的就是此项考试。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7.下面的故事不属于《水浒传》中的有( )。
A.桃园三结义 B.七擒孟获 C.施恩三入死囚牢 D.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8.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下列人物和称号对应不正确的有( )。
A.诗豪——白居易 B.诗魔——刘禹锡 C.诗鬼——李贺 D.诗佛—王维
9.下面关于作家或作品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C.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属于“阴历”的概念。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他节气依次是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D.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下面关于古人的称谓说法正确的是( )。
A.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B.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C.称“爵号”: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封赐的爵位称号,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如明代的刘伯温为诚意伯,三国时的关羽为宜城亭侯。
D.称“字”:“名”和“字”古代是两个概念,都是在幼时由父亲长辈命名取字的。如鲁迅名树人字豫才,茅盾名德鸿字雁冰。
主观发挥题
11.猜字谜。
谜面:天上有它,开会有它,运动会里全有它。
谜底:
12.中国的姓氏很多,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来由吗?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姓氏。
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
拓展视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通过积淀,增强文化底蕴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把它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抛弃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理解,轻视识记背诵。我们的改革并非要改掉传统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而是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激发情感,增强感知能力。 情感在文学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学情感、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用饱满地热情,真挚地情感,牵引着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
2、加强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感知体验,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口头表达。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口头语描绘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结构、美的语言,分析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得到的思想启迪。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大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变得更清晰、更鲜明。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上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作品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