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失物招领教学建议(2)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始学生就带着问题,他们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
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
“才”是平舌音。
“准”、“双”、“专”是翘舌音。
“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⑴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⑵交流识字的方法:
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明确读的要求,掌握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
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
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⑴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划词是一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在课内老师有意识地训练。
⑵“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进入阅读状态。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用“准备”说句话。
☆☆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级题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让每位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⑴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⑵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⑶描:在书上描一描。
⑷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写字时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用一看二记三描四写的步骤引导学生将字写端正、写漂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累:
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⑴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⑵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
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字词,发现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⑵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⑵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这些问题会随机出现。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伸向课外,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