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根火柴句子赏析
《七根火柴》是《王愿坚小说选》中的一篇短篇小说,于1958年发表,后被选入了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略读课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七根火柴》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根火柴》句子赏析
《七根火柴》这篇小说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截取一个虽然微小却非常感人的场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信念和光辉的革命品格。课文“预习提示”强调,要“领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这种革命品格和信念”。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四点来赏析。
一、明暗并行的故事线索
小说按人物的出场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部分,卢进勇的行踪贯穿了全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卢进勇的行踪是贯穿了全文的线索。此为明线。
而真正值得赏析的却是本文的暗线。文章标题为“七根火柴”,表明了火柴的重要性,作者是紧紧围绕一个“火”字来安排情节、组织材料的。“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又饿又冷的卢进勇在文章开头道出了火的重要性。“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火柴出现了,我们不禁为无名战士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保存火柴而震撼。“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火柴终于送交了部队,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和卢进勇一样,更加追思伟大的无名战士。这样,“火”——“火柴”——“篝火”,步步层递,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暗线。
二、正侧结合的人物刻画
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的,本文也不例外。小说开头叙述了草地上忽晴忽雨、雨雹交加的怪天气,接着,通过卢进勇的眼光来细致地描述暴雨过后的草地。这些描写不仅展示出人物活动的环境——长征路上的艰苦性,表现出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同时也暗示出“七根火柴”在此景此情中的重大意义。卢进勇活动的环境也是无名战士活动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为无名战士的出场和对他的英雄行为的描写制造了一种气氛。
2.内心感受侧面反映。“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水,也许他还能活下去!”在卢进勇看来,这些想法都只是“妄想”。而无名战士却保存着“七根火柴”,他并没有用这“七根火柴”保存自己的生命,因为他深深知道:“这,这是,大家的!”因此,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保荐好这“七根火柴”。就在卢进勇“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时,无名战士却用尽全力,将火柴托付给了他,安然逝去。由此可见,文中多次写卢进勇的内心感受,实质上也是为了从侧面反映无名战士的崇高品质。
3.正面刻画突出主题。文中对无名战士出场的肖像特写,对无名战士的眼神、动作、语言等的正面描写,特别是牺牲前一刹那的刻画,无不体现了无名战士的崇高和伟大,突出了小说主题。
三、寓意深刻的比喻修辞
全文多次运用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句,有几句还寓含着深刻意义,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如:“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看到这个句子,可联系《海滨仲夏夜》(第二册)中的比喻句:“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喻体同样是“火焰”,因为都写出了动感,生动而形象,但文中的“火焰”,却能使我们联想到无名战士一颗火热的心,联想到这些“火柴”将燃烧起一堆堆温暖的火,给部队带来光和热。再如:“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将无名战士的手比喻成“路标”,寓意着无名战士指明了寻找的前方部队的方向,指明了长征前进的方向,他的革命精神,也指明了革命胜利的方向。
四、生动贴切的词语运用
凡优秀的作品,无不注重词语的运用。本文运用词语,更是注重生动、贴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①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②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句①中的“冒”,表现了浓云出现之快,出现之奇,说明了“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而用“飘”“飞”等词语则表现不出此效果。句②中的一组动词“合拢”“捧起”“擎着”“放”“握”“盯”及一组形容词“小心地”“紧紧地”“直直地”,皆表现了无名战士将火柴看得无比重要。在他看来,党证和火柴,都是比自己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因此,他的动作是谨慎和小心的,他的神态是虔诚和期待的,他的心灵是圣洁和高尚的。一系列生动而贴切的动词和形容词,体现了无名战士对党的无比忠诚,对同志的无比信任,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有力地表现了小说主题。
《七根火柴》原文赏析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撮撮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冷不丁地连打了几个寒战。他这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可是他仍然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里。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口袋翻过来。果然,在口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
已经是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为了不至一口吞下去,他又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正要把它送到嘴边,蓦地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习惯地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却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