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
老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 亲人》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在这里表达了我们的什么心情?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1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理解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导入
1、出示课件,听音乐《志愿军战歌》。
2、边听音乐边看画面。
同学们,从这画面中,从这音乐里,你知道了些什么?(抽学生说一说)
师:刚才你们听到的就是《志愿军战歌》,1950年10月25日,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就是高唱着这首歌,踏着这首歌的旋律,浩浩荡荡地奔赴战火连天的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可这一去就是八年,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回到自己的祖国,面对着许许多多送别的人们,每位志愿军战士都从心里默默地说着一句话,那就是“再见了,亲人!”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交流了本课的背景,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谁能说一说。
1、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在文中是谁对谁说的?这里的“亲人”指的是谁?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3、从一般意义上讲什么样关系的人才称为亲人?(血缘关系)
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呢?他们又是怎样成为亲人的呢?
4、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志愿军战士回忆大娘为他们做了哪些事?
①抽学生回答:大娘做了哪些事?(送打糕 救伤员)
②,从这些事情中你体会到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③请从这段话中找出最让你感动或你含义深刻的语句,把这句话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做好批注。请你用朗读的形式,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④学生交流展示。
出示课件: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理解“雪中送炭”
师: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来的仅仅是打糕吗?是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志愿军,鼓舞了志愿军使他们的斗志倍增,顽强拚搏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愿意再读读吗,把大娘关心志愿军的情感以及志愿军拚搏的精神读出来。
⑤指导朗读。
三、学习交流,体会情感
1、师:看看前三个自然段在结构和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说)
2、归纳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读 勾 批 诵
3、请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二、三自然段。
①、按要求自学。
②、分四人小组讨论。
③、全班反馈讨论。
4、出示课件:“同志们伤心的…你怎么落泪了呢?”
点拨:失去妈妈小金花没有哭,可是与志愿军就要分别的时候,小金花却落泪了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5、出示课件:“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该怎样读。
问: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什么代价?
6、指导朗读
四、感悟升华
1、师:课文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讲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情,请同学们展开想像,并结合自己了解到的资料,说说志愿军战士们又为朝鲜人民做了些什么呢?
2、学生汇报。
师:是的,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在这片土地上,志愿军战士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这片土地上还长眠着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此时,他们怎能舍得离去呢?志愿军战士们只能从心底里喊道:“再见了,亲人!”(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3、出示课件(离别的画面)
师: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时,当志愿军战士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想到再也见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志愿军战士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喊着:“再见了,亲人!”
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4、“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依依不舍 难分难舍 依依惜别……)
师:是的,他们将所以的话语和所有的情感都化为一句话,那就是:“再见了,亲人!”
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说:“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慢慢地启动了,他们依依不舍地说:“再见了,亲人!”(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师:火车越去越远,缓缓地驶向了远方,他们会一次又一次从心底里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老师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老师小结:亲人虽然离别了,但是中朝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却让人难以忘记,这种友谊跨越了国度,跨越了民族,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竖立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
五、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和平年代的今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着许许多多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人故事,你能与大家谈谈吗?
(学生交流)
2、向学生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那些材料。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唯一”“深情厚谊”造句。
3、知道反问句又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改写成陈述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要理解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教具:录音机、录相带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完成课后题1(l)、2(l)、(2)、(3),并口头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的呢?(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地把他们带入到学习课文的氛围中。)
2、创设情境,用音乐烘托气氛。
用假设把学生带入志愿军战士的行列中,让学生通过“我们”去体验和表达志愿军的情感。
(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录音起)好像现在我们就是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志愿军战士了。
二、引读、导读、朗读,学习第一自然段
1、感情引读,了解段意。
教师引语: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有多少朝鲜亲人赶来为我们送行啊!在送行的人流中,匆匆走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我们赶紧迎上去,紧紧握住大娘的手,动情地说:……
2、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3、感情导读,理解内容。
(1)出示导读问题:
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
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一样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
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
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
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启发学生通过读书,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并投影出示这句话。)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联系上下文理解“多少"和“慈母般"的意思。
指导朗读这句话,在朗读中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强调“多少"读重音,体会连用两个“多少"对表达感情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般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
板书:洗补衣,几夜不眠;
送打糕,昏倒路旁;
救伤员,失去孙孙。
(3)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
理解“雪中送炭":本义――比喻义――在课文中的意思:在我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处于困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朝鲜亲人给我们送来了打糕,送来了关心、帮助、支持,送来了慈母般的温暖、战胜敌人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
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通过理解“唯一",来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爱实际上是对自己祖国的崇高的爱,具体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然而,她还有更多的亲人。谁说我们不是大娘的亲人呢?谁又能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
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
3、感情朗读,填表小结。
导语激情,体会感情。
导语: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衣服几夜没合眼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噙着泪,动情地对大娘说。。。。。
明确表内要求,根据内容填表。
自然段人物事情所付出的(代价)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1大娘洗衣服几夜不眠我们对朝鲜中朝人民
2送打糕昏倒路旁亲人的感激之间伟大
3救伤员失去孙孙和不舍之情的友谊
小结学法,指导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三、小结第一自然段的学法。(投影)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了解段意:(问题: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再读课文,品析词句,理解内容:(抓重点词句)
感情朗读,体会感情,填表小结。(了解本段内容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运用学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检查自学,及时反馈矫正。
注意听导语(只说一遍),根据导语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小金花是在什么时候听到妈妈牺牲的噩耗的?
听到噩耗后,同志们和小金花有什么反应?
在这分别的日子里,我们看着满脸泪水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感叹道:……
当我们面对架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时,我们深情地告诉大嫂:……
当我们回忆起大嫂为我们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充满感激地对大嫂说:……
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如此刚强的小金花今天怎么哭了?这眼泪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和“同归于尽”。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联系课文理解“深情厚谊”和“代价”,再理解“这样高的代价”。
检查填表情况并小结。
看表思考:这三个自然段除写法相同外,这三个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都为志愿军付出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说不尽的关心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三个自然段虽内容有别,但却表达了同一个中心――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赞颂了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注意学习作者是如何紧紧围绕中心来写的。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反复诵读,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引读激情,体会感情
教师引语,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所以我们把这块土地叫做“亲爱的土地”。在与亲人告别的时候,谁心中没有千言万语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习课文4--6自然段,完成课后题1(2)、2(4);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课后题3。听写词语,指导背诵。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听写词语。
三、学生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1、导读激情,表达感情
引导思考:“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在这里表达了我们的什么心情?
从理解“再”入手,理解句中表现的眷恋、依恋、留恋之情。似乎列车再停留片刻,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亲人,也可以慰藉我们充满离愁的心。
导语: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似一声时,你的心情是怎样呢?不要说出来,在朗读中表现出你的心情。
2、分人轮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要求:
朗读者读出感情(边读边具体指导);
听者认真听,听后交流从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3、感情范读,内化感情
伴随播放的列车汽笛声、轰鸣声范读,要求:闭眼倾听,感受情境,品味词句,内化感情。
4、思考:第二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5、总结全文,回读课题
回顾全文,归纳中心:本文以志愿军的口吻,生动地记叙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联系写作,掌握写法:
知道中心确定之后,要紧紧围绕中心来写。
回忆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来写的。
6、回读课题,回应感情:
每当我们想到朝鲜亲人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每当我们想到那些离情深重的日子,我们都会想到慈祥的大娘,可爱的小金花和顽强的大嫂,让我们再深情地喊一声吧:“再见了,亲人!”
↓下页更多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