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全国新课标物理必备知识点
2017高考全国新课标物理必备知识点
物理能力是通过高考这一方式进行评价和区分的,同时物理能力也是物理教学的目标和宗旨。那么2017高考全国新课标物理有哪些必备知识点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高考全国新课标物理必备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全国新课标物理必备知识点:相互作用
一、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
二、三种常见的力
1.重力
(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2)三要素
①大小:G=mg。
②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
③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三要素
①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
②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③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
3.摩擦力
(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三要素
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大小: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FN为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Ff≤Fm。
③作用点:在接触面或接触物上。
三、力的运算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合力为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实验探究: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相同。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
(2)减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措施:
①保证两次作用下橡皮条的形变情况相同(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到达同一点)。
②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办法记下力的方向,所以两点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细绳应长一些。
③将力的方向记在白纸上,所以细绳应与纸面平行。
④实验采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和计算合力,应选定合适的标度。
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
3.力的正交分解:它不需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是方便简单,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越少越好。
2017高考全国新课标物理必备知识点: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及其研究
1.曲线运动
(1)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为零。
(2)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质点做曲线运动。
(3)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线和速度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如图所示。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一是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效性和等时性;二是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3)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相关矢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进行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
二、平抛运动规律
1.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
2.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1)加速度
①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
②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速度
①分速度: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为;竖直方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速度为。
②合速度:合速度为(合)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位移
①分位移:水平方向的位移,竖直方向的位移
②合位移:物体的合位移为物体的(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
(1)实验器材:斜槽、白纸、图钉、木板、有孔的卡片、铅笔、小球、刻度尺和重锤线。
(2)主要步骤:安装调整斜槽;调整木板;确定坐标原点;描绘运动轨迹;计算初速度。
(3)注意事项
①实验中必须保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即应在斜槽上固定一个挡板。
③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应在实验前作出。
④要在斜槽上适当的高度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道由木板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可以减少测量误差。
⑤要在轨迹上选取距坐标原点远些的点来计算球的初速度,这样可使结果更精确些。
2017高考全国新课标物理必备知识点:电磁波及其应用
一、电磁感应现象
1.磁通量:
(1)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越多,穿过这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越大;(2)磁通量用Φ表示,单位是韦伯,符号Wb。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产生感应电流的办法有很多,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运动,实验电路中开关的通断,变阻器阻值的变化,从这些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电磁感应中线圈里的感应电动势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三、交流电
1.交流电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由于在不同时刻磁通量的变化率不同,产生大小、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叫交流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叫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1)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正弦(或余弦)图象来表示正弦交流电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2)交流电的峰值、周期、频率
Um、Im是电压、电流的最大值,叫做交流电的峰值。
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做交流电的周期T;交流电在1s内发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交流电的频率f,单位是Hz;我国电网中的交流电频率f =50Hz。
3.交流电的有效值
(1)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把交流和直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我们就把这个直流电压、电流的数值称做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2)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它的有效值和峰值之间的关系是(Ue、Ie分别表示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四、变压器
1.变压器构造:变压器由原线圈、铁芯和副线圈组成。
2.变压器工作原理
(1)在变压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通过,在闭合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穿过副线圈,在副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等于副线圈未接入电路时的电压U2;
(2)因每匝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是相等的,匝数越多的线圈,感应电动势越大,电压越高。原线圈匝数为n1,原线圈匝数为n2,如果n2>n1,则U2>U1,这种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如果n2
五、高压输电
根据输电线上损失的热功率,减少输电损失的途径有:
(1)减少输电线的电阻,可以采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做导线,或使导线粗一些;
(2)减少输送的电流,根据电功率公式P =UI,在输送一定功率的电能时,要减少输送的电流就必须提高输送的电压,采用高压输电。
六、自感现象、涡流
1.自感现象:自感,通俗地说就是“自身感应”,由于通过导体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磁通量变化时,导体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1)导体中的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
(2)对于不同的线圈,在电流变化快慢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不同的,在电学中,用自感系数来表示线圈的这种特性。线圈越粗、越长,匝数越多,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线圈有铁芯时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
2.涡流: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叫涡流。
可以利用涡流产生的热量,如电磁炉;涡流有时也有害,需减少涡流,如变压器的铁芯。
七、电磁波及其应用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要点
(1)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麦克斯韦预示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传播不需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
(3)电磁波与机械波一样,其波速c、波长、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
3.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波动性明显
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
可见光:人眼可见
紫外线:产生荧光反应
X射线:贯穿能力强
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
以上排列的电磁波频率由低到高,波长由长到短。
4.电磁波的发射、传输、接收
(1)采用开放电路及调制技术向外发射高频信号,调制有调频和调幅两种方式。
(2)电磁波的传输:卫星传输、光缆传输、电缆传输。
(3)电磁波的接收:调谐获取信号、检波(又称解调)让信号还原。
5.传感器
(1)作用: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如力、热、光、声、化学、生物等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学量或信号。
(2)常用传感器:双金属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6.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电视机、收音机、摄像机、雷达、微波炉等。
(2)防止:电磁污染、信息犯罪等。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