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物理学习方法>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物理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你知道常用的物理概念,公式,规律都有哪些吗?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一起来看看吧。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103 秒,1秒=103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

  关系:1克/厘米 =1×103 千克/米3 ;ρ水=1×103 千克/米3 ;

  读法:103 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 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 ;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P=F/S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f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常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温度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28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