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装满昆虫的口袋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装满昆虫的口袋
小学语文的课文学习非常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科学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成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的学习,供大家复习时参考学习!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在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流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了他无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大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八九岁时,因为家里贫穷,爸爸叫他去放鸭子。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不定期要小一些的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着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的口袋里常装些什么东西?(学生们可能会说装玩具、糖果等东西)那么,口袋里经常装玩具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口袋里经常装糖果的孩子呢?
有一个孩子,他的口袋里却常常装满一些小昆虫,那么,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整体感知
1、大家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呢?(法布尔)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提示学生在介绍法布尔的时候尽量做到不看搜集的资料,而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2、《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故事?你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
[通过回答,帮助学生体会写人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课文围绕“迷恋”具体地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呢?(两件事)哪两件事呢?
【第一件事:一天傍晚,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第二件事:法布尔八九岁的时候,去放鸭子仍很痴迷他的小虫子。虽然遭到了父亲的责骂,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板书:迷恋 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学生初步感知围绕一个中心词选择材料进行表达]
(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引导学生学习4、5、6自然段(“捉小甲虫”这一部分内容)。
(1)自己小声读书,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学生交流:抓住词语“一动不动地趴”、“静静地观察”、“小心翼翼”、“欣赏”、“宝贝”,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的妙处,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5自然段。
(3)出示第6自然段(法布尔回家后遭到爸爸斥责一段)演示文稿,红色字体突出“欢欢喜喜”与“怒气冲冲”两个词语,体会法布尔当时欢欢喜喜的心情和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爸爸斥责法布尔的话。
分角色朗读课文。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处?
[学生感知对比衬托进行表达的效果]
2、自由读2、3段。
(1)通过读课文,你对法布尔又有哪些了解呢?
[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
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2)师:这一部分作者在写时,仅仅提到“三天前”、“终于”学习课文4、5、6自然段的方法,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回家被妈妈批评了,他只有一声不吭。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把鸭子赶到湖边,就悄悄地蹲在草丛中,寻找、观察这只纺织娘,常常忘了自己还要赶鸭子了。
(3)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实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4)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
[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教师扮演妈妈,焦急地喊:“法布尔,你在哪儿?”
学生注意的表情,加上动作回答喊:“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走到一名学生面前:“孩子,你是怎么捉到它的?
教师和多名孩子对话。
[教师把这一部分对人物的感悟设计为活动,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3、课堂小练笔。
(1)教师:从刚才的对话中,我发现你们都深深体会到法布尔捉纺织娘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捉到后他是多么开心。现在就用我们的笔帮法布尔把这段经历写下来吧。
注意用上刚才的想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3)交流,评议。
重点评议是否写出动作,能否用妈妈这个角色衬托法布尔。
《装满昆虫的口袋》习题
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二、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浓( ) 隐( ) 限( ) 幕( )
脓( ) 稳( ) 很( ) 暮( )
斤( ) 蜗( ) 纺( ) 察( )
斥( ) 锅( ) 防( ) 查( )
三、我能按要求写出下列各词。
反义词:
四、我读懂了课文,我能解释粗体字词的意思并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着珍珠一般的“宝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读短文并完成下列各题。
画蛋练功
中外美术史上有些事情,可以说常常相映成趣。
中国 唐代的吴道子有“画圣”之称。他十二岁开始学画,五十多年没有间断过艺术生活。他画的人物精巧细致。传说他初学画时画过许多鸡蛋,因此以后画起圆圈来,信笔一挥,蛮像用圆规画成的,“令人看见惊栗”。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画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许许多多其他著名的画。据说他小时候学画也是从画鸡蛋、画苹果开始的。他的老师起初总是要他画这类东西。达.芬奇不耐烦的时候,老师就这样告诫他道:“别以为画蛋很简单、很容易,要是这样想就错了。在一千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同是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例如把头抬高一点,或者把眼睛看低一点,这个蛋的椭圆体轮廓也大有差异。所以,如果要在画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多画蛋,那就是训练眼睛去观察形象,训练手随心所欲地表现事物,等到手眼一致,那麼对任何形象都能应付自如,这个基础工作必须首先做好。”
达·芬奇听 从老师的话,一步步努力,终于成为卓越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西画史上都有这麼一桩逸事。这说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1.我能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相映( ) 玲珑 ( ) 卓越( )
轮廓( ) 椭圆 ( ) 耐烦( )
2.我能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各词的意思。
相映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心所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介绍了 _______和_____。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语文课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