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夸父追日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夸父追日课文
《夸父追日》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课文讲的是一个神话故事。学习啦小编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夸父追日》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夸父追日》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阳才又从东方升起。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zhàng),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他一直追到虞(yú)渊(yuān),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fú)下身子,去喝黄河、渭(wèi)河里的水。咕(gū)嘟(du)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那大泽,又叫“瀚(hàn)海”,有上千里宽。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tuí)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pāo),闭上眼睛长眠了。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树上味道鲜美的桃子,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
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说实在的,在上这节课之前看了很多资料的。但上下来自我感觉并不怎么理想。所以在此作个深刻的反思,有两种观点一直我在思考:
观点一:夸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夸父心中的宏愿“希望太阳永远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至死也未能如愿。读后让人有一种淡淡的酸楚,深深的遗憾。夸父虽败犹荣,他的精神与天地同在。这不禁让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荆轲可谓英雄也!项羽自刎乌江,壮志未酬,然他仍是一代枭雄。真是成亦英雄,败也英雄。
观点二:神话故事描述时所展示出来的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应该是课文的精髓。阅读的兴趣点应该在故事的神奇之处。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上得了天,入得了地,下得进海,令人非常羡慕;女娲用泥土捏出个泥人,仙气一吹便成了真人,这是神奇。课文《夸父追日》也是一个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学生的兴趣点会在何处呢?应该不会在于夸父是否是英雄?而在于故事的神奇在哪里?
在这两者之间我很难取舍,不知道重点该放在那里?当用第一种观点的时候,似乎和本单元的设计有点相违背。当第二种观点的时候,感觉让学生体会夸父的精神也很重要。有点放不下。所以想来想去,两者都能把他放进去。但上了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当学生说出夸父那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后。我再让学生体会神话的“神”时,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刚刚出现过的句子又出现了。这样一来课堂的思路就很混乱了,倒来倒去。真是想“熊掌和鱼不可兼得”。
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些细节问题没处理好。比如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和引导,需要不断的加强。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