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原文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
⑴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⑵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
⑴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⑵学会在读中逐渐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⑶练习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及感受的能力。
⑷培养默读思考,细读品味,表达感受的读书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始至终整体把握文章,通过多种方法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及课外资料帮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课文内容,在不断的品读中,突破重难点,揭示文章主题,感受到朋友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轻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是朋友?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对朋友,看看从这对朋友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中“她”指的是谁?“我”指的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开火车读课文,纠正读音。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对文中的人物又有了哪些了解?从哪儿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1、说说“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2、读读课文,说说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
3、为什么说这件事迫在眉睫呢?找出书中的语句读出来。
4、指导朗读。读出急迫的语气。
四、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1、默读课文,深入思考,画出描写阮恒的表情与动作的词语,画完后读一读,再想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补白练习,探究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
3、品读重点句段,体味情感:
①揣摩句子,学生试读。
②针对不足,教师范读。
③激引导,反复练读。
④展开想象,进行演读。
五、创设情境,练习表达
1、教师用语言进行熏陶感染。
2、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最想说些什么?
3、提炼“凡人名言”。
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课后读一些让你感动的关于朋友的文章,并推荐给同学们。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教学札记
《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多次出现“血”字,而读音不同。由于“血”字读音时常变化,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血”字读音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有的老师说,在单音节词中读xiě,在双音节词中一般读xùe;有的教师则说,读哪个音都对。究竟怎样掌握呢?
河北省唐山市汉丰镇黄沽小学 李晓芳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ùe(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ùe。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普通话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合成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语法学界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区分的,那就是看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合成词的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而短语所表达的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弛。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ùe(词典上有);而“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弛,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抽了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流出了血”。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输送血液”。
当然,特例也有。那就是几个口语词,如“吐血、咯(kǎ)血、便血、血糊糊、血淋淋”和成语“一针见血”中的“血”要读成xiě。笔者发现词典上含有“血”字的成语中,只有“一针见血”的“血”注为xiě,其余都注音为xùe。究其原因,大概是“一针见血”这个成语来源于群众口语的缘故吧。记住了特例,其余场合的“血”字,只要掌握了它的用法,也就掌握了它的读音。如果还不放心,那么可以查《现代汉语词典》或《汉语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