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三年级方法 > 三年级数学 >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课后反思

时间: 慧珍791 分享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课后反思

  教师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相比会有很多的教学课后发=反思吧?让我们来做一个总结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时分秒》课后反思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课后反思(一)

  《时、分、秒》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时曾学过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对整时、半时和分都有了认识。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认识秒和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考虑到与以前所学知识相隔时间挺长,在课刚开始,我引导学生对钟面和之前所学的时间知识进行了复习。在《认识秒》的这节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1秒钟写字、拍手、跺脚,1分钟写字、跳绳、转呼拉圈等体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因为在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与以往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都不同,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是个难点,课上虽然进行了细心的辅导,也还有不少学生会迷糊,出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课后反思(二)

  《时分秒》一章,内容相对独立,是学校同事公认的难点章节。实施教学之初,按照教材编排,计划用两个学时进行,第一课时让学生认识秒,感受日常活动中的时间,能够正确选用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知道1分=60秒。第二课时以时间推算为重点,以教材中的例题2和练习一第11题为参考,引导学生尝试通过读题发现提取数学信息,并加以思考和尝试、展示,学会时间推算。

  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方案的设计并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任务完成得不是太好,相当一部分学生吃了夹生饭。以致于又用了两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弥补和强化。分析原因,主要有:1、师生初次接触,彼此磨合时间短,不适应彼此的教学风格和习惯,影响了教学。2、学生的基础不扎实,“换算”的概念没有很好建立,计算能力不强。3、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不足,知识迁移困难大,生活与数学脱节。4、本班学生听课、练习、书写、作业习惯没有得到较好培养,上数学课不知道用练习本,写字速度太慢,做题步骤不规范,基本作业格式不懂,书写潦草和乱涂乱改现象普遍存在。5、在解题规范上,对于时间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表述方式没有统一,出现了混乱(如7:30+25=7:55/30+25=55)。

  针对性补救措施:

  1、在第一轮学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进行二次突破。第一个重点:不同时间单位或者是相邻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比较(练习一第4题类型:9分 90秒;4时 24分;140秒 2分; 1分15秒 65秒……)。训练重点是规范解题步骤:“观察单位(一样不一样)——换算单位(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比较大小”。其中,换算的时候,突出复合单位的换算。第二个重点:时间的推算(练习一第8题、第9题、第11题),让学生会从一个时间节点,加上一个时间段,推算出下一个时间节点,方法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设计问题,训练学生,使其从亲身体验中学数学。

  2、规范解题格式。统一规定列式方法:“30+25=55(分)”并写“答”。

  3、进行练习巩固。设计相应练习题,当堂板演和诊断。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课后反思(三)

  三年级了,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时间经验,学生对秒的感觉已经较为熟悉,上课始我直接提出了“一秒究竟有多长”?这样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内容非常丰富——1秒很短,很快;1秒可以转一下头,眨一下眼,跺一下脚,拍一下手……总之,1秒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是“短而快”的,这时我适时点拨1秒真的很短,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并且以拍手为例,和学生们一起拍拍手,从摆好拍手姿势,到“啪”的一声响,经过的时间约1秒。

  有了与1秒相对应的准确动作的指导,我又请学生跟着秒针的节奏,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感受每一秒有多长,1秒,2秒,3秒……13秒……过去了终于全班学生整齐划一做着与秒针同样节奏的动作。

  此时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发现、创造,全方位地,个性的感受着1秒。通过观察、倾听、探索、实践,学生对“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了。

  接下来,感受10秒。这是一个递进中体验的过程。对10秒的感受分为三层次——先是让学生观察秒针一小格一小格地走动,倾听“哒哒哒”的声音,加深对10秒的印象;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钟面估计出10秒;第三个层次是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嫦娥二号”倒计时中的感受到秒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层层深入,螺旋感知。

  调动学生用看、听、估、数的方法感受了10秒。

  最后,在学生的头脑中“秒”不再抽象,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的具象、物化的时间概念。

98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