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篇1
《北京的春节》是人教版六下教材第二组课文中关于民风民俗主题的第一篇课文,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依次介绍了老北京从农历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的过春节的习俗。写出了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的景象,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是详写部分,在授课时做重点的感悟。整篇文章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
这篇课文我用了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一段歌谣,让同学们在老北京的歌谣中体会年的味道,带学生随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去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再由小组合作完成时间和风俗习惯的表格填写;最后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过年时的所见所感。第二课时,我先听写词语。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课文所写的这些节日详写的哪几个日子,你最喜欢哪个日子,为什么?接下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找到自己喜欢的日子,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以读促思,以读促记,练习读后再在班上展示朗读,评价,再读。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在师生的交流朗读中感悟北京的春节的习俗及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最后,我安排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进行阅读链接,阅读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语段,与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进行对比,感受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写法,不同的语言特色。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广泛阅读,写出特色文章。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所教学的这一课,有以下几点不足:
1、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四个详写部分并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时,由于在第一课时就让孩子们谈过,所以此时的学生已感乏味,从而第二课时教学时显得热闹不起来。这时我就应结合我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及感受启发学生讲一讲。这说明课上的放和收把握不足,这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调控。
2、听写词语时节奏应再快些,使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及书写速度进一步提高。
3 、在阅读课文结束后如加入小练笔,读写结合的效果会更好。
以上的教学反思,一定有错漏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及同事不吝赐教,尚感荣幸之至,谢谢。
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篇2
本文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篇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描写孩子们的句段,仔细研读,体会孩子们过春节的感受;最后,再回顾全文,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文章的主题。
至此,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接下来我先给同学们拓展了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不同习俗。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体味不同的人过春节的不同感受以及在写法上的不同。再就是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或家里过春节的习俗。最后,让他们动笔依照课文或课后的阅读链接把刚才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从作文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写得是比较成功的:按时间顺序写得详略得当,较好地表现出了春节那种热闹、祥和的气氛;特别是孩子们的那种无忧无虑和快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是以读促悟。每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完成,老师极少去代替。二是充分发挥了阅读链接的作用,并有目的地进行了一些拓展。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三是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了读写结合。
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篇3
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用童谣引入,让学生从童谣的内容中初步了解北京春节的时间及风俗习惯。接着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浏览课文,画出北京春节的时间段,并找出详写部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研读“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四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竞赛,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腊八的忙碌、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还是用童谣来概括本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十五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四个重点时段来品读、讨论,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这一节课,有以下不足:
1、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少,教师讲解成了主导,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京腔京韵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不深,不能达到学生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的目的。
3、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言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以读为主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本节课教学缺乏对学生读的训练,学生读的方法少,读的形式少,学生感悟理解就很肤浅。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下大力气进行扎扎实实的读的训练,让学生初读读通,再读感知,精读品味,在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