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六年级方法>六年级语文>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突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

  1935年,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乘胜向北进发,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

  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没有人烟,山上空气稀薄,人走到上面,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那呼啸着的狂风,会把人从山顶卷到山脚。

  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趼,既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碰到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

  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

  12月上午9点钟,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长长的队伍迤逦而行。一到山脚下,气温骤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大家爬到山腰,举目一望,只见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到处都是雪,雪,雪。这里的地形十分险峻。雪山的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摔下雪壁。一路上,先头班用刺刀挖成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雪坡高高低低,随处都有一些雪坑。一不小心,踩滑了脚,就摔进雪坑里。要是有谁摔下去了,周围的人就立刻把木棍伸过去,把绑腿撂下去,帮助战友爬上来。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块,系好鞋带,又归队继续前进。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踹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的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它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教材分析

  长征——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它不仅以独特的魅力震撼了所有的炎黄子孙,而且像完美的神话,超越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翻越大雪山》讲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

  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翻越大雪山即将面临的问题,接着写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 红军将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最后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歌颂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环境描写,如课文第五段中“一到山脚……摔下雪壁”等,这些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多体会。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环境的险恶,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交代夹金山的地理位置和翻越夹金山的背景。

  第2段:介绍夹金山自然条件的恶劣。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呼吸十分困难”体会空气的稀薄,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第3段: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问题。抓住“衣服”、“草鞋”、“老茧”、“既……也……”体会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困难。“能走过去吗?”是啊,能走过去吗?这的确是一个大问号,引导学生从这一句问话中体会翻越雪山极其困难。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感受,为品读下文做好铺垫。

  第5段:通过勾画、品读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环境的险恶。环境描写的句子如:“一到山脚……到处都是雪,雪,雪。”“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这些险恶的环境与后文“被救出来的人……又归队继续前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迤逦:曲折连绵。

  第6段:教学时可抓住“拼尽”一词,体会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拼尽”可换成哪些词?为何用“拼尽”?联系本段第1、2句话知道山上极度寒冷,从第3、4句话体会空气非常稀薄,从第5句“要是……就……”体会当时生命危在旦夕,情况十分危急。所以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挑战极限,挑战生命,艰难前进。

  第7~12段:讲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舟共济的革命深情。教学时,抓住人物语言、动作体会红军将士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如第11段,先勾画描写指导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词句,然后抓住“脱下”、“披在”、“背起来”、“带着”、“爬”等动词,想象指导员背着昏迷的战士翻越大雪山的情景,通过反复的朗读或分角色情景表演,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踉跄:走路不稳。

  第13段:写红军战士翻越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可引导学生想象战士们胜利会师后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课后第1题:这是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放在教学中进行。课文2、3、5、6段都写了红军翻越大雪山遇到的困难,如极度寒冷、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天气变幻莫测、地形险峻等。5、6段还写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办法,如手拿拐棍、用刺刀挖脚窝,用木棍、绑腿救摔进雪坑的战士,互相搀扶等。

  课后第2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侧面表现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课后第3题:摘抄、背诵都是为了让学生加强积累,背诵时可采用结合插图或浮现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

↓↓点击下一页查看《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突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翻越大雪山》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90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