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是用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整理得出来的提纲。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发展趋势: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发展原因: 石斧、石铲、石镰 铁农具、牛耕

  (工具技术) 木耒、骨耜、 耧车;曲辕犁;翻车、筒车

  大禹治水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治黄、坎儿井

  生产模式: 广种薄收 精耕细作

  组织方式: 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时 代: 氏族公社、夏商周 春秋、战国开始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①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②夏 商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

  ③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产生

  原因: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

  变法从法律上确认 → 井田制瓦解 战争

  类型:君主土地私有制(私田)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土地兼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联系“均田制”理解) ▲3.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4.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 ①青铜器铸造 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

  司母戊鼎

  ②冶炼生铁和钢 发明于春秋时期

  春秋-块炼钢;南北朝-灌钢法

  杜诗发明水排

  16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③燃 料 煤 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

  纺织: ①丝织-上古 学会养蚕缫丝 世界最早 西周 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汉代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唐代 出现缂丝技艺

  明清 鼎盛时期 苏州、杭州

  ②棉织-宋末元初 棉花向内地传播

  元 代 黄道婆 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元 明 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后 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制瓷: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晚期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烧制出白瓷

  隋唐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 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元代 烧成青花和釉里红

  明代 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 粉彩和珐琅彩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①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晚期)

  ② 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 ③ 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

  ④ 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产品远销欧亚非

  ⑤ 官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 私营: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官营: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

  私营: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⑥ 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6.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① 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② 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为什么?)

  ③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④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⑤ 汉至明朝前期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⑥ 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⑦ 商人群体活跃。

  ⑧ 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⑨ 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7.简述古代中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这一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原因。

  史实: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汉 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8.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9.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如何评价“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原因:① 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 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 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10.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②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③ 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④ 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⑤ 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变动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2)表现: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等兴起。 ① 标志: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② 19世纪60年代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3)结果: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2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背景

  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 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上海 广东 天津等沿海地区

  (4)两个主要途径:

  ①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 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5)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 孙英德);广东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华侨 陈启源)

  3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主要)

  ③实业家的爱国精神

  (2)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代表:南张北周(周学熙 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冯济川 (保晋矿务公司)等。

  (4)特点:

  ①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在东南沿海 ②从行业分布看: 主要在轻工业

  (5)影响:它是中国社会未成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4 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1 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和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激发他们投资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主要原因)

  2 时间:民国初年 (1912-1919年)

  3 表现: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1)从地区分布看:沿江沿海地区

  (2)从行业分布看:轻工业 (纺织业 面粉业) 4 发展特点: 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3)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5、影响: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二)抗争前夕:1927-1937(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

  1、原因:

  (1)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的推动(1935年)

  (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 表现: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 发展艰难的原因

  官僚资本的控制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三)抗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洗劫和破坏

  (四)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1 陷入困境的原因

  (1)法币政策带来的影响

  (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3)官僚资本的压迫

  (4)繁重的捐税负担

  (5)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 陷入困境的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 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 2 在斗争中求发展

  (二)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1 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277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