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
随着期中考试的落幕,我们要对试卷进行一个情况分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语文试卷紧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创新和发展,既有助于对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进一步感悟、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有助于发挥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测查功能。
1、重基础,重教材。命题内容回归书本,重视基础,语文试卷中的字音、成语的取材几乎直接来自教材和早读材料。默写是以从初中必备篇目、必修一书本中摘录下来的句子,文言文阅读更是直接必修一中的两篇文言文摘录下来的段落作题目。看来学会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是能否发挥语文教材价值的关键。也是适应考试的重要保证。
2、重素质,重能力。这套试卷坚持遵循课程标准,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解题所需能力的培养和积累,加强阅读理解题和概括能力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以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
3、试题注重基础,难度适中。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即使是语言综合运用题,题型新颖,轻松活泼,对学生来说,能理解又不是很难,属于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题,但想拿满分有很大难度。难度适中,有一定区分度。
二.错题分析:
1、客观题:校均分为7.5分,全市是8.2分,由于刚进高中,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很好地改进,误认为自己的语文基础好,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早读材料没有有效地利用,课本知识课堂学习不牢固,特别是文言知识,理解不透,第6题、第7题错误率很高。
2、语言文字运用题和名著阅读题:与全市均分相差0.2分,对《三国演义》没有全面阅读,第3题答题不规范,没有理清思路。
3、翻译题:都是刚刚学过的必背文言文中的重要语句,校均分很低,三条题目分别是1.1分、2.0分、1.2分,与满分10分相差6.7分,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语,对实词和虚词没有充分理解,词类活用和句式特点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运用。
3、诗歌鉴赏:共两大题,每题5分,均分分别是2.9分和1.7分,与全市均分相差0.7分,第一题中“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学生不能从大的方面回答,抓不住侧面描写,而从小的方面多角度的描写,很显然三句不着一字“雪”字但就是写雪首先想到的就应是侧面描写。第二题对前人“看似写雪,实为写人”的理解,学生只是泛泛而谈,不能抓住写人的词句,怎样写人?理解作者的情感也没有与注解中作者的身份有机地联系起来。
4、名句默写:校均分4.9分,是全市最差的,除了第五题的“何处不起故园情”是课外的,绝大多数人写不出来,第2题和第8题是初中的必背篇目,也有许多学生写不出来,同时,句子写出来了,但有个别字写错了,也得不到分,这更是高一年级学生应当注意的,如“受”写成了“授”,“峥嵘、嫠妇、以、稠”容易写错。另外书写的潦草、不规范也是得不到分的原因。
5、散文阅读:校均分10.4分,市均分10.9分,相差0.5分。其中第12题相差0.4分,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不知从何处下手,不能联系上下文和文章的主旨。第11题是作用题,没有与具体文本相联系,没有写出作者的情感。第13题是分类概括题,先分层分类,找出一些关键性词语,再进行语言的组织,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第14题中的第二个问题没有注意“表情达意上”分析,也只是泛泛而谈,不能从情感和主旨上的作用。
6、实用类文本阅读:校均分9.1分,与全市均分相差0.4分。第15题学生找理由并进行分类的能力不强,不能全面把握。第16题没有抓住第九段的首句,再进行展开。第17题对整篇文章没有很好地阅读理解,要在全文中进行分类概括。
7、作文:校均分45.5分,与全市46.8分相差1.3分。题目要求写记叙文,学生对文体把握不清。写作中不能选择一个小而巧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很多故事情节很牵强,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显得低幼,更没有将自己成长经历的有关痕迹写的波澜起伏,毫无文采而言,缺少修辞和生动优美的语句,层次感也不强,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地。这些都导致学生的作文分数不高,在42分至47分之间。
四.应对措施:
1、 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常抓不懈,同时各种知识要学得准,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不应该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只有牢固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举一反三,增强迁移能力,所以决不可舍本求末。
2、巩固和拓展语文知识。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语文能力,我们应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抓好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实例,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3、作文应探求提高水平的方法,除了加强作文训练外,还要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阅读,所以学生课外阅读材料要一直编下去。作文重点放在升格上,老师讲再多学生还是不会写,那就把学生能写的内容写好写规范就行。
4、文学名著。除了加快名著阅读的速度,还要加强名著阅读的指导与分析。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二)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结合学生考试情况,分析高一语文试卷如下:
语文试题整体来说难易适中,并有一定的选拔性:这份试题让语文素养普通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能力内得到一定的分数,同时让那些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得到较高的分数。
我校的学生每个小题都有得满分的,但综合到一起考得较好的不多。最高分80分。
客观题部分,全年级得满分的学生没有,但每一类型题得满分的有。最好的同学错了一个,全年级也就有3人。客观题中社科文阅读,学生感觉难度偏大,特别是第三小题:“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机构的认同”与原文中“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两者学生辨识不清,感觉说的是一个意思。当然我本人也是用排除法才能选择C。语言文字应用部分成语使用,学生对“慷慨解囊”,没有想到该成语的使用对象有问题。所以很多学生选择了“图穷匕见”。这个题设置非常好,让那些扎实掌握知识,并且细心做题的学生获得了分数。
主观题部分。
翻译题:三句话的翻译中,第一句问题比较大,其它两句的翻译基本没有什么问题。第一句翻译,问题比较大的是“逗挠”翻译不出来,翻译成“挑逗”的学生居多。比如:君侯一向号称无敌,现在遇到敌人的挑逗却不敢与他交战,莫非有其他的志向吗?再如:将军您向来号称无敌,现在见敌方挑逗骚扰就不打,岂不是长他人志气吗?两者都没有把“逗挠”准确翻译出来。第二个连最后一句话都没有翻译出来。
诗歌鉴赏题:学生均分在5分左右,得分情况较好。第9小题,学生基本上都能写出比喻,并且能具体分析。有问题的地方:表现对黑暗的恐怖、害怕。比如:诗人将“黑暗”这一抽象物体具体化,比喻成“一群狼”,表达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又表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社会黑暗和诗人内心挣扎。再如:诗人将“黑暗”比喻成一群狼,生动形象得写出了黑暗的无处不在以及黑暗的可怕,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与彷徨。这样的答案都得的是2分。他们没有回答出黑暗的强大,而是强调对黑暗的恐惧。第10小题,学生回答基本到位。
小说阅读题:对于选择题,学生很容易排除E和C,但很多学生选D,认为“儿子对父亲情感上的冷漠”在文中还是体现很明显的。而B中“包含了对儿子的责备”,感觉就全文来看,不是太明显,文中能看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的失落和辛酸。第二小题,学生都能答到: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质朴,父亲文化程度低。第三小题,学生很容易答到:父亲是儿子的痛,儿子是父亲的痛。但第三点回答不出来,不能从主题的角度去思考,基本上得到的都是2分。最后一个小题,学生最大的问题的答得不全,但基本上能做到从“父亲”“儿子”“妻子”三个角度去回答,均分是3分。也有回答得较好的,比如:我认为父亲的泪水中包括:儿子给父亲争气,考上了大学,娶了媳妇,对儿子的成功感到欣慰;父亲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长大,将老婆交代的任务完成,感到欣慰,也感到辛酸;儿子嫌父亲没文化,没有让父亲在婚礼上讲话,父亲感到失落和辛酸;父亲怀念妻子,内心的孤寂。学生的答案虽然不太条理,但主要内容还是回答得不错。
语言表达题中,16小题,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使用一种修辞,均分为2分。最大的问题是内容针对性不强。比如:教学楼是美玉,不需要黑白绘。再如:墙面说它不喜欢烟熏妆。这样的答案针对性不是很强,与脚印、球印联系不大。比较好的答案有:被踢了的墙壁在哭泣,你忍心吗?17小题,学生的最大的问题是不明白“恕”的意思。回答较好的有:忠恕之道在于推己及人。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要做到两点:第一,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答应别人的每一件事,这样别人也会对自己忠诚。第二,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别人也不会强加给自己。做好自己本分的事,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才是忠恕之道。再如:我们交朋友,要待人诚信、忠义,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到他人的利益,这是“忠”,然而在得到友谊的同时也许会承受背叛、欺骗,但对此,我们也要学会宽恕,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恕”。这样的答案可以说“忠”“恕”都解释得不到位。18小题,学生问题最大的是没有照原文去写,比如:愿作磐石无坚不摧。“无坚不摧”是无法与“霜打犹翠”对仗的。而“借鉴腊梅雪压仍香”就很好。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三)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这次期中试卷由兰州市51中高一语文备课组命制。试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题型完备,覆盖全面。全卷共计23道小题,六大板块。分别测试学生识记能力,理解能力,概括、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涉及到人教版必修一教材的阅读及写作要求。
(二)体现课改,指引高考。命题者完全按照高考试题类型设置题型,以此引导学生关注考试卷面的布局,将语文素养的培养放在有效位置。如第21题,通过对联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23题写作,既有高考话题作文的要求,又突出高一学生对记叙文体的重点把握。
(三)激发信心,重视基础。全卷36分选择题中,直接出自必修一教材的就有18分,占50%的比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对认真学习的学生起了激励作用。全年级及格率78%,多数同学得分在100分以上。可人的成绩可以激发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课内课外,相映成辉。试卷中现代诗歌阅读鉴赏取材课外读本一,对我们的启发作用是必须研究在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对待语文读本。
当然,本次命题中也存在知识点重复,18、22题,两题考文学常识,虽然,形式不同,侧重点各异;答案错误,15、16题;个别地方有错别字、符号标注不对;赋分不合理,第8题12句默写,只给6分等瑕疵。这也提醒我们在命制试卷中,必须有严谨的态度,集体合作的精神。
二、答题情况
1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差,卷面潦草、不规范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次语文考试中扣书面分的力度很大,有的学生因此丢掉了3—4分。
2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视基础的现象。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密,会做的题得分率低。如很多基础不错的同学选择题只得了一半的分,与第二卷得分不成正比。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不善于归纳、总结,个别学生学习动力还不足,作业、错题本落实不到位。
4、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习惯;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规范性不够,很多解答题中的常规步骤写的不全、不准。
三、近期目标:
加强备课组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搞好学法指导,抓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和各班学困生的推进工作,力争期末考试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四、几点建议
1.强化课前预习和课后整理,进一步夯实基础。
2.切实抓好文言文直译的训练。每课重点文言字词、句式有意引导整理归纳。
3.通过背诵及赏析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对诗歌、散文语言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4.通过《40分钟课后练》,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意识和思维品质,克服审题不清、答题不当的毛病。
5.找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你的微笑》《一朵午荷》,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积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创作。
总之,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根据各自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通过找准对策,查漏补缺并延续上一阶段一些成功的做法,加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一如既往地努力,我们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看了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的人还看:
2.2015-2016学年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