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收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教案

  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2、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作者将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2、使学生在感受本文思想的基础上,提高思考的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他们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所谓的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悍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下跪,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惊世一跪在当时也是新闻。

  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十三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发生。然而迈克尔·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学生带着老师所提的问题阅读课文,并且找出生词的读音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ù) 废墟(xū) 不寒而栗(lì)

  踉跄(liàng qiàng) 祈祷(dǎo) 呆滞(zhì)

  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1、教师提问: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2、老师再启发: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作者却执着地偏要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从而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那么这篇文章肯定有成功之处,你认为这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实例来分析。

  (尽量启发学生主动发言说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一时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作如下指导。)

  问: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然会指出:应该怀着悲愤的心情。文中第二段即表达了这种感情。但除了与这种情景相吻合的悲情描写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情描写不是与悲景不协调吗?

  这个问题是要使学生理解文章第1段与最后一段的含义与作用。文章写了布热金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2)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要使学生理解: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3)文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总体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和人口的介绍的恰当穿插,这也是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3、在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接下来仔细分析文章

  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根据参观者的视线来逐渐分析每段,并且做好板书如下: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品读细节:“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品读细节:“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四、教师总结。

  从1945年至1958年,十三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四十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布置作业:课后查找一些关于二战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实,与这篇文章进行比较。写一篇200字的感想,内容不限,课下与同学交流。
看了“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教案设计”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正文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3.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练习试题及答案

4.高一语文必修1《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期末练习试题

5.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练习试题及答案(2)

258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