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树林和草原》教案设计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树林和草原》是屠格涅夫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高一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树林和草原》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树林和草原》教案

  一、教材分析

  《树林和草原》是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屠格涅夫文集·猎人笔记》第一卷。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对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的学习,我的教学设想是“避免面面俱到,力求突破一点”。

  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任何文学作品所传递给读者的美的感受,都离不开语言的推敲锤炼。本单元说明要

  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或对精彩段落和篇章的背诵,来深入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学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而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干瘪、随意,空洞无物,是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的屠格涅夫写的这篇优美的散文,尽显出语言优美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优美语言的品读,也是希望让学生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真情实感的有效尝试。

  二、目标确定

  《新课程标准》中给教师们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落实和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新教材与初一学生实际,拟订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通过细致品读文章语言,能够准确掌握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描写景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能够体会作者调动、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描写景物的手法及其作用。(体现知识与技能维度)

  技能目标:在反复品读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其他写景片段运用各种修辞,调动各种感官等描写景物的手法;并能够加以运用,从而让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体现过程与方法维度)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精彩片段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感受流淌在语言中的作者的真情实感,即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自己对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三、重点难点

  由于语言的间接性特征,对于作者调动并运用各种感官来感受、描写景物的手法,作为初一的学生来讲,似乎难以直接感知;而这又是引导学生全方位观察、描写景物,并且能够让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甚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

  通过反复品读文章语言,展开联想,细致体会并学会运用作者通过各种感官进行景物描写的手法。

  四、教学方法

  1、教师的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自然串用问答法。

  2、学生的学以品读法为主,并用速读法、朗读法、自由读。

  教与学的方法运用,是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整体感知文章。

  本文生字词不多,语言也并不深奥枯涩,故学生可以借助词典轻松扫除文字障碍,整体理解感知课文。再者,本文篇幅较长,如果课上细读全文,将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因此将字词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放在课前的预习阶段。

  (二)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将要共同学习的课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出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被列宁誉为“俄国语言大师”。今天,我们就通过《树林和草原》的品读学习,走进语言大师,来领悟大师驾驭语言的方法和艺术。

  这一导入简洁明了,足以将本课的研究学习的主线——语言,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我们要研究学习《树林和草原》的语言。

  (三)全文速读

  结合课前预习,速读全文,用一句话谈谈对本文的整体感受。

  由于课前已经布置预习,课上通过速读法唤醒击活预习效果,学生从而能够准确表达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另,由于初一学生并未接触多种读书方法,因此,需要在先提醒所谓“速读”的概念。以期更好的效果。)

  在速读全文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的阐述,将紧紧围绕文章的“美”。这将为下一步的“片段品读”作好铺垫。

  步骤小结:文章的美感,是大家通过优美的语言感受到的。那么,我们

  就深入文章,撷取精彩的片段,感受其语言的魅力。(承上启下)

  (四)片段品读 [主体部分]

  选择优美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深入体会并指出其语言的巧、妙之处!

  对课文的深入学习,离不开对文本的详细品读。本环节的设计,重在一个“品”字。

  “品修辞”

  如:泉水上面,一棵橡树贪婪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再如:但是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般伸展开来,像穹隆似的笼罩着。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等等。

  这正是语言的“巧”之所在。

  此时教师顺势提问修辞的作用,即可以让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逼真。

  这正是语言的“妙”之所在。

  在品读的基础上,修辞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足以自主学习。

  “品感官”

  如:你用手播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涵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作者调动了触觉、感觉、嗅觉、味觉、视觉多种感官描写景物。

  这正是语言的“巧”之所在。

  此时教师再次顺势提问这种写法的作用,即可以让语言丰富多彩,而不至于干瘪无物。

  这正是语言的“妙”之所在。

  这一“品”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学生足以感受到语言的美,却难以表述美在何处。在具体教学中,这一环节将通过同桌合作的方式反复阅读来进行情景探究学习。即一人读,一人闭上眼睛,根据所听内容进行情景想象,从而得以把握运用各种感官描写的方法。

  “品感情”

  如: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着亮光,空气多么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芬芳!……三个“多么”排比,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

  其实作者运用修辞,通过各种感官描写周围的景色,足以说明作者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也是语言的“巧”之所在。

  此时的顺势提问,语言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觉得真实可感。

  这也是语言的“妙”之所在。

  语言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流淌在其中的真情实感,没有了她,一切技巧都是苍白的。品到了语言中的真情实感,就算是品到了根本。

  这“三品”的顺序问题虽大致如此,但是具体教学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颠倒,以及是否还会出现有“品”出其他味道来的情况,都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准备应变。

  (五)品读总结

  课堂时间有限,对以上品读所获,应及时总结回顾,以便有效地巩固学习成果。可以直接提问,让学生在前面品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

  怎样品读和学习写景散文的语言?

  1、运用修辞,让语言生动活泼。

  2、多角度描写,让语言丰富多彩。

  3、有真情实感,让语言真实可感。

  …… ……

  (六)知识迁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成功的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死知识,硬道理”,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解

  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正所谓“用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就叫做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段优美的写景文字,一段是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的文字,一段是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文字。旨在让学生结合总结内容,进一步探究,自行分析两段文字写景的方法。

  (七)妙笔生花

  能够运用所学去分析其他的文字,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然而真正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本领,落实到笔端,从而有助于自己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对本课的纵深学习设想。因此,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十分动人的山水画面,并配以鸟唱虫鸣的自然之声,也有丝竹琴弦的清脆之音。学生将再次结合总结,运用各种方法描写眼前的美景,深入探究,提升能量,智慧复演。

  六、板书设计

  由于本堂课是在品读感受的基础上,传授学生以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为重点,因此,板书的内容为:

  1、运用修辞,语言生动活泼。

  2、调动感官,语言丰富多彩。

  3、真情实感,语言真实可感。

  …… ……

  这样,以助于学生两次结合总结内容,进行迁移分析和实际练笔。

  七、课堂预设

  说课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理推测,对一些课堂“突发”问题,无法预设。这种情形下,我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应变。

  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三品”的顺序问题虽大致与预想一致,但是具体教学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颠倒,以及是否还会出现有“品”出其他味道来的情况,都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准备应变。

看了“高一语文《树林和草原》教案设计”的人还看了:

1.高一语文课文《树林和草原》教案汇编

2.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2)

3.高中语文《蜀道难》优秀教案汇总(3)

4.高中语文《蜀道难》优秀教案汇总(2)

5.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6.高一上册语文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7.高一语文《优美的汉字》教案设计2篇

8.高一语文优秀教案《记念刘和珍君》

9.高一语文《铸剑》优秀教案设计(2)

10.人教版高一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高一语文《树林和草原》教案设计

《树林和草原》是屠格涅夫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高一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树林和草原》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树林和草原》教案 一、教材分析 《树林和草原》是初中义务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一语文《我与绘画的缘分》教案表格式
    高一语文《我与绘画的缘分》教案表格式

    《我与绘画的缘分》是高一语文新人教版的文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我与绘画的缘分》教案表格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诗经《采薇》教案
    高中语文诗经《采薇》教案

    《采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两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诗经《采薇》教案,希望

  • 高中语文《失街亭》第二课时教案精编
    高中语文《失街亭》第二课时教案精编

    高中语文课本《失街亭》节选于《三国演义》第95、96回,写三国后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征南蛮泸水班师后北伐攻魏的一次军事行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

  • 高一语文《失街亭》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失街亭》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语文中国古代小说单元编选的《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失街亭》教

258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