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故都的秋》鉴赏
《故都的秋》里丰富的情感内蕴和独特的艺术造诣使其成为当代文学史的散文名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语文《故都的秋》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鉴赏
1.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
景物是客观的,但客观之景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郁达夫的笔下主观和客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例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客观景物,但也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主观和客观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是客观之景,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从景中生发出来的主观的、意念上的感受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作者在评论古人悲秋时写道:“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的美。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2.诗化的语言。这主要表现在韵律感和音乐美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古人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人教版高一语文《故都的秋》鉴赏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一语文《故都的秋》鉴赏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课本《囚绿记》预习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