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师说》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12.文中下列四句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是指在朝庭做官,掌管人事大权,直接辅助皇帝的人。

  B.“才峻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意为团结人才,效法古人,德行高尚,能接受批评意见而不烦恼。

  C.“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当面受到称赞,还不如背后无人毁谤。

  D.“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想进去而又迟疑不前,想要说话而又不敢讲。

  13.对文中的“大丈夫”“我”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丈夫”是指那种“奔走于形势之途”为求一官半职而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人。

  B.“大丈夫”是指那种“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且美女如云的游手好闲之徒。

  C.“我”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

  D.“我”是“处污秽而不羞”“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之士。

  14.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的是达官贵人,他们深得皇帝宠幸,在朝可发号施令,出外则前呼后拥,居家有美女投怀。

  B.第二段写的是山林隐士,他们没有生活规律,自由自在,不闻世事。

  C.第三段写的是为求发达而攀附权贵,不知廉耻的势利小人。

  D.李愿通过对三种人的比较,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退而归隐的心情。

  【创新试题】

  五.阅读三段关于文章创作的短文,完成15-16题。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①。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②。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迭。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书》)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於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③。(王安石《上人书》)

  15.翻译文中划线的三句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 韩、苏、王三人对于文章写作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人对观点的表述和论证有何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师说》专项练习答案解析

  1.A 2.B 3.B 4.C 5.退之、韩昌黎、文、《昌黎先生集》、古文运动。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6.略

  7.而、者、其、也、矣、乎、夫、所 8.C 9.A 10.B 11.D 12.B 13.B 14.D

  15.①只要水势大,那么凡属能够浮起来的物体,无论大少都会浮起来。

  ②只要求语言能表达意思,就怀疑会导致不要文采,这种怀疑是不对的。

  ③然而,外在的装饰也不能轻视,只是不要把它摆在首要位置就可以了。

  16.①均强调文章内容决定形式、重于形式,即意在辞先;并讲求文章的实用性。

  ②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论证手法。

  【名题讲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如下问题(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题)。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②蒉:草编的筐子.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夜邑:地名。⑤淄上:地名。

  17.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①⑥⑦ B.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 D.②③④⑤⑧

  解析:“所以”是复音虚词,《师说》一课出现较多,应在本课积累掌握其用法。常见用法有二:一表“原因”,二表“根据、依靠、凭借”。题干“所以”表原因,选项中①②⑥属“根据、依靠、凭借”,③④⑤⑦⑧表“原因”,因此取B。

  19.“明日乃厉气循城”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A.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

  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

  D.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

  解析:按文句意思,是田单振作起精神不是激励士气,且攻狄城是在城外进攻,所以B项不妥,AC二项也不妥。 答案:D

  20.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分)

  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南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D.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解析:本题考对整体文意的理解,要注意分析理解鲁仲子所讲的那一长段话。攻城,关键在将帅和士兵能上下一心,有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决心。A项的因物质生活改变而“丧失斗志”,B项的因国土势力改变而“尾大不掉”,C项的将帅无心作战,“只有士卒奋臂欲藏”,这三项虽然都属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所以都不可取。答案为D。

高一语文《师说》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1.高一上册语文《师说》练习试题及答案

2.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师说》练习题及答案

3.高一语文必修1《师说》期末练习试题

249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