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2)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与此相对应的(按:这里可以知人论世一下,以自圆其说)是,朱自清1916年即与武仲谦女士结婚,1927年就有了五六个子女。武女士是1929年病逝的,那么1927年健康应该已出现问题,家务繁重、儿女嘈杂、经济困窘、家庭龌龊、确实使人烦不胜烦;如果工作上再有些不顺,心里不宁静就很正常了。
这种矛盾心情,在中国的文人传统中是有先例的,他们的做法也很相似,如李商隐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白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朱自清呢?他选择的是离开家,离开小院,离开妻子儿女,一个人在幽僻的荷塘边,沿小路一圈圈儿走下去。他看到了什么呢?
一般说来,课文的四、五、六段被认为是最精华、最成功的部分,因为在作者笔下,荷塘和月色都具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美,但这种说法有他的片面性,理解未免失之肤浅,好像作者面对美景忘了一切,“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都这样说了嘛。但这样看的话,就有些“为写景而写景”之嫌了。一代宗师,难道只为卖弄华词丽句和巧夺天工的修辞而摇唇鼓舌吗?果真如此,这就是一篇内容空洞的六朝文了,岂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乎?
来一起读第五段。作者看到了什么呢?思之再三,令人恍然。本段共六句话,原来前三句写了月光以及月光下的叶子与花,第四、五两句写淡云遮月和树影,最后一句总写。原来这一段是个“先分后总”的结构,那么最后一句就要重视:“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因为“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或得月(前三句)或有一层淡淡的云(第四句)或否(第五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天何言哉?大自然又何言哉?但朱自清已经感悟到了:那真谛就是“和谐”二字。至此,就可以明白第四段的内在深意了:前三句写叶子和花,静态;后四句写微风吹过来,动态。风乍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是“送来缕缕清香”,“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把四、五两段合在一起,可以看出这是两段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生感悟的文字,作者由于某种原因,感到心里颇不宁静,但他没有向外人表露,更没有搞得家里鸡犬不宁,而是在夜深无人时到外面走走。在散步中,他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不管是风止还是风起,荷塘都是美的;不管有月无月,荷塘也都是美的。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喜怒哀乐从来难免,而能够保持一种内心的和谐最重要。但作者写来却又含蓄蕴藉,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将议论蕴涵于美轮美奂的描写之中,颇得唐人意趣,当然不同于那些一眼见底的所谓哲理小品。
四、“受用”与“无福消受”
同样的含蓄蕴藉之笔还有另外两处文字。一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大大方方笑纳的,是无边的荷香月色,这是雅事,当然可以大书特书,作者欣赏了,也领悟了,可谓字字珠玑,文质兼美了。还有一处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由荷塘想到采莲是很正常的,可是,这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又是唱着艳歌去的,这就有些意思了。“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作者说“我爱热闹”,那么他敢说“我也爱风流”吗?当然不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孔圣人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思”,还因为朱先生是教授,是作家,他要为人师表,还要立德立言。但他还是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好一个“无福消受”!而且还“可惜”!而且还“真是有趣的事”!而且还记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莲子清如水。中学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朱先生知道吗?朱先生懂得“谐音”和“双关”吗?
当然知道。而且他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记得曾经有一个时期,《荷塘月色》在编入中学课本时, “采莲”的这一部分被编者删掉了,原因不详。或许在那个“只许革命”的年代,这种不健康的情调不够冠冕堂皇、不够伟大纯洁吧?
朱先生前妻早逝,后来(一直过了好几年),才有有了第二任妻子,从来没有听说中间和以后移情别恋或者搞婚外情,朱先生绝对自律很严。但是,这“采莲”一段却含蓄地流露出了一种强烈的个人欲望:对青春的向往,对爱情的颂扬,对快乐的留恋。生活是那样残酷,那样不遂人愿,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朱自清一面是学有所成的教授、著作等身的作家,是为人妻为人父为人子的家庭支柱,另一方面,他还是感情丰富、正当盛年的的“人”,他的欲求和理想都遇到了很大的矛盾,而且必须压抑在内心深处。
我们还是从课文中来找答案。这些矛盾,通过一次散步,也已被作者化解。那就是对于“荷香月色”且“受用”,对于“采莲”就只是在心里说“可惜我们已无福消受了”。孔子之“发乎情,止乎礼”,适可而止,不亦君子乎?作者的矛盾的内心世界又“和谐”了。
这样,作者就由“不宁静”进入了“和谐”,他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苏轼《赤壁赋》中说: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人似的心理调适历程,个人的内心矛盾,终于归于和谐;个人的欲望痛苦,最终被明月清风所替代。从此,又天下太平了。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