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2016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2016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2016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在高考语文的考试中,哪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16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品味语言

  1. 炼字

  诗歌语言讲究以少总多,一字传神。如宋祁《玉楼春》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一个“闹”字境界全出。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写出山峰两侧如刀切一样,形象夸张而生动。古人炼字讲究简练,这一点朱光潜先生说得非常明白,他说:“简练不等于简单。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它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它的东西。”这正是鉴赏时应当注意的。

  2. 炼句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炼句,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在诗句结构上变化多样而又有规则可循。有时突破常规语序,采用倒装句式,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2016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意象与意境的鉴赏

  1. 把握中心

  把握诗歌的中心就是把握整体。要掌握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诗歌的主体形象是什么,全诗表现的主要感情是什么,要对综合的审美内容作总体的把握。如杜甫的《春望》一诗,它的主题是表现忧国思家的爱国之情,它的主体形象是国家山河破碎,人民惨遭苦难,它的主要感情是忧国忧民。

  又如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用“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几句,将中国历史上五大雄主缺乏文韬,只重武略的不足表现出来。对词句要咬文嚼字,准确领会其意思,为把握诗歌的中心做准备。

  2. 意象与意境的定义

  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它是诗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3. 把握意境

  对古诗的鉴赏离不开对诗歌的意境把握。所谓意境是指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时:

  首先,要初步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其次,诗人在诗中向读者展示了怎样的画面,画面的构成要素具备怎样的特征。

  再次,分析意境不能离开作者的生活背景。揣摩诗歌的中心主旨,仔细地分析诗人的主观感情和画面意象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的意境。

  在古诗词的意境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孤独落寞的意境;“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是一种清新明丽的意境;王维“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有种恬淡静美的意境,而“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有着无限的春光让你去想象。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词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究。

  4. 把握意象(形象)

  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不能认为诗歌中的形象就实指某一物、某一景或某一事,不能太落实。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像、联想塑造形象。

4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