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及散文阅读技巧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及散文阅读技巧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及散文阅读技巧

  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用对方法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及散文阅读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 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 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 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 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 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 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 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 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六、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

  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七、感知方法

  1. 通读。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熊脍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 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 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古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字;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尽管如此,由于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4. 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善于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善于借助试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阅读材料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

  八、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和分析,而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段落、篇章,其理解和分析,都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多次反复的一个过程。文言文与现代文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语言。理解词语、句子,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可以说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常言说:理解文章,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对于文言文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因此,阅读文言文,无论是欣赏还是应试,整体感知这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主要谈谈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

  一、心理准备

  有无良好的心理准备,阅读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心理准备,不是指一般意义的平静、专心等等,而是指由知识、技能等积累而成的一种文言文阅读的“前经验”,有了这种阅读心理准备,阅读时就能指向明确,关注集中。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包含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等。阅读前有了这些心理准备,阅读时就会对文章的重要内容敏感,并快速地抓住这些关键信息,从而为正确把握全文内容和解答后面的试题打下基础。

  二、感知内容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是指对阅读文本进行整体的、初步的、快速的把握。它不要求局部推敲,不要求深入分析,不要求仔细品味;它只是为下一步阅读做好基础性、前提性和“背景”性的工作。具体说来,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需要关注下述内容:一是体裁,即判断所读文本是不是人物传记体裁。除了规范的人物传记之外,还要注意识别那些近似体裁。例如,2005年湖北卷文言文阅读材料《武技》(选自《聊斋志异》),虽然是篇小说,但也具有人物传记的某些特点。二是内容,文本记叙了哪些人物、哪些事件,或者发表了什么评论、阐述了什么道理等等。三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四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2005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三、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第一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第二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四、感知方法

  1. 通读。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对词句意思和所写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 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是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定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比如1999年高考文言文(“苏琼”题)阅读材料中有一句话是:“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这句话中只有“为”可以译为动词“是”,其它词语都是专有名词,无须翻译,如果穷究其词义,势必走入死胡同。各层意思断开以后,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一目了然,便于与第四道题的内容逐项对应、比较,以确定理解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准确、分析是否合理。比如“苏琼”题中16题D项说:“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这个错误选项的问题就在于把苏琼在南清河太守任上和“迁左丞,行徐州事”任上的事(即两个不同时期的内容)混为一谈。(这个题当年高考的难度为0.38,说明很多考生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积累了经验,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做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细做到位。

  3. 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古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章;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得查工具书不可的。尽管如此,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不可回避的难点,整体感知后再说也不迟。比如“苏琼”题阅读材料中有一句话为“纲纪谓琼曰”,其中“纲纪”是古代综理一府之事的主簿,而一般学生不太了解,其实也没有必要去推敲。命题老师曾在《试题分析》中针对“纲纪”作过这样的说明:“由于学生可能不熟悉,我们也注意避开而不作为题眼,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表示人物称谓的一般词语来看待,在拟题时始终未涉及到与之相关的问题。”这个例子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

  4. 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很重要的方法。先说借助上下文。比如“苏琼”题阅读材料中有一句话是“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这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可以推知是“每见则谈问玄理”的形象说法。再说借助试题。同一材料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这里的“东”是单独作为名词或者动词,还是与“荆州刺史”合为专有名词?文后16题A项有“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愿意做官”一句,由此可以断定“东”不是单用,也就没有必要单独理解。(苏琼是北齐人,当年的北齐在长江之北,黄河之东,荆州处在北齐境内的东南方向)可见,善于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善于借助试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阅读材料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列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至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智拒道研◎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闻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复请饥,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说明:加横线的为与传主有关的人名、地名、官职名等名词术语;加直线粗体的是与其它人和事有关的名词术语;加【】号的为传主官职或工作地点变化(即层次内容变化)的标志;◎为各层意思断开标志。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愿意做官,他认为应该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该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 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到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 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它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 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参考答案:D

  高考文言文复习举要

  从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到,高考对文言文考查的要求有七条,这七条要求是: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⑤筛选文中的信息

  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而从近几年的考试题目来看,它的题型也是与这七条要求扣合在一起的。我们看到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说来有5道题,第一题考查实词,第二题考查虚词,第三题考查句式,第四、五题考查对全文的理解。翻译题目,有时来自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有时另外提供一篇短文。

  下面根据这七条要求和考试题型,来作依次说明。

  (一)文言阅读

  1.文言实词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二是考查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语。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1题(新课程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答案:A“凶”应该解释为“庄稼收成不好”。“凶”有“不吉利”的意思,比如“凶吉未卜”。但在这个语境中,和“岁”放在一起,后面又说“多盗”,只有当年收成不好,人们吃不饱,才会出现偷抢东西的盗贼。再结合课文学过的“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可知“凶”的正确解释。

  总之,根据高考考查实词主要指向课内的规律,我们应该在平时牢牢把握课内所学的知识,考试时仔细分析上下文,才可能对实词做出正确的解释。

  2.文言虚词

  2004年考试说明中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他们的意义与用法;或者选出与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或相异的一项;或者在句子的翻译中考查虚词的意思等等。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无罪(连词。于是,就)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连词。于是,就)

  C 宜戳讼者,以谢冤魂(介词,表目的。以便,为的是)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连词。来)

  D 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并且)

  答案:C

  虽说“实词易懂,虚词难解”,但是,如果对这18个虚词分类复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乎”、“也”、“焉”是语气词,常放在句末,表达不同的语气,比较容易区别。这里只要注意两点。第一,“焉”的疑问代词用法和代词用法,比如“杀鸡焉用宰牛刀”(焉,疑问代词。哪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代词。于此,于这里);第二,“乎”相当于“于”的介词用法。比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乎,介词。对)。这两点都比较容易区分,不需多说。

  “者”“所”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才行。

  如: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可以看到,组成“者字结构”后,可译为“的人”“的物”“的原因”。与现代汉语“好事者”“送信者”的用法相同。

  “所”后面都跟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如:

  ①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② 鱼,我所欲也(《孟子》)

  “所谓”就是说的,“所欲”就是想要的,与现代汉语“所见所闻所说所想”,解释为见的闻的说的想的,用法是一样的。

  “何”主要作疑问代词或副词;“与”实词性比较强,作虚词主要用作介词“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在句末作助词,则相当于“欤”“是谁之过与?”(《论语》)

  “若”和“乃”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若”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乃”更多的时候是作副词。

  ① 当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或时间上紧接着时,可译为“就、这才”。

  如: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相背时,可译为“却、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时,可译为“只、仅仅”。

  如: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④当表示对事物的确认时,可译为“就是、实在是、原来是”

  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和“因”都可以作介词。

  “因”作介词,可译为凭借、趁着、通过。

  如: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趁着)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凭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经由、通过)

  “因”作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如: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就)

  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是,就)

  “为”作介词,译为“给”“替”;或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或者表示目的,译为“为了”,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所以比较好理解。

  剩下7个虚词,是最常用的,可把它们分作三组记忆:

  第一组,“而”“则”“且”,三个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则”作连词,也可以表示多种关系。

  “且”作连词,可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选择关系。

  “且”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暂时,可译为“暂且”“姑且”。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可译为“将”“立即”“就要”“马上”。

  第二组,“之”“其”两个代词。

  “之”作代词,①可以代人、代事、代处所、代对象等。所代之物,一般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有时可不译。

  “之”还可以作助词。

  “其”作代词,大多用在名词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这里的“他”可以是男性的他,可以是女性的“她”,也可以是动物的“它”。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个)”。

  “其”还可以作语气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估计、推测、询问的语气。可译为“大概”“可能”“或许”。也可以表示劝告、命令的语气。可译为“就”“要”“一定”等。

  “其”还可以作连词和助词。但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它的代词和副词用法。

  第三组,“以”“于”两个介词。

  “于”作介词,主要有以下情况:

  ① 介绍动作行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到”“从”等。

  ② 介绍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时,可译为“被”。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一般不翻译;或者根据情况译为“对”“跟”“给”“何”。

  ④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以”可以用作连词,也可以用作介词。

  “以”作连词,相当于“而”的用法,其突出特征是处在两个动词(动宾短语)之间,形成(动词〈动宾短语〉+“以”+动词〈动宾短语〉);或者处在状语和动词之间(状语+“以”+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来”“为了”。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译为“才”“以至于”。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偏正关系,“以”前面的成分常常是后面的状语,译为“来”“去”“而”“地”等。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而”。

  “以”作介词,其标志是“以”+名词,主要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译为“把”;介绍动作行为所依赖的工具、手段、前提,译为“用”“拿”“依照”“同”“按”“凭借”;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为“因为”;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在”“于”。这些用法很多在高考题目中都已出现过。

  记忆虚词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最常用的虚词背诵下来——通过阅读实践,背诵典型句子来记忆;二是学会根据上下文来推断的方法。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的主要特征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其主语谓语直接相连,中间没有判断词。有时则在主语后面用“者”表停顿,谓语后用“也”表判断。

  被动句的特征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主要有四种形式:

  ①用“于”表被动;

  ②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

  ③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④用“被”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的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以“之”或“是”字作提宾标志时,宾语前置。

  如:“惟利是图”,“何罪之有?”

  省略句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和介词省略五种。

  词类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四种。高考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结合文意来进行。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试方式之一。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一般要求做到“信”,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译”,让字字句句都能对译出来,忠实于原文。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时,才用意译。

  翻译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规则:

  ①有些修辞性说法和古人特定的说法,需要“意译”。

  ②古今一致的词句、人名地名官名等不翻译,如“李将军”。

  ③有些省略句,只有补足省略部分,才不影响语意。

  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需要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⑤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⑥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5.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完成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人物的事迹概括是否准确,有无张冠李戴、生拉硬拽的现象;要注意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有无移花接木、颠倒顺序的现象;要注意人物性格的陈述是否恰当,有无牵强附会、故意拔高的现象。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前一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不同,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出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而不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简单罗列,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应会大一些。

  从目前高考已出的题目看,还没有这种集中的选择题,只是在“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时,有一条这样的内容,让考生判定对错。比如前面说到的2004年高考新课程卷第14题的D项。

  总之,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是读懂词句,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做到分清主次,看材料写了几个人、几件事、表达了几层意思。哪些是重点详写的,哪些是简要略写的;同时还要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就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明晰的把握。

  高考文言阅读,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臣良将的故事,大概意思比较容易读懂,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时,让人要花费精神。但这并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先不求甚解,继续往下读,也许到后来就能自然明白,而且还可以通过题目找到答案。如果不影响做题就不必去“字字落实”,有的地方在考场上就得囫囵吞枣,模糊带过。
看过"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及散文阅读技巧 "的还看了:

1.阅读人物传记技巧

2.语文快速读懂文言文技巧

3.二上语文复习计划

4.2016高中语文教学计划

5.高中语文学习计划指导

1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