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掌握课文背诵,也要梳理相关的知识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三、四单元的详细资料,供您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三单元

  本单元有三篇文章,杂文一篇、随笔两篇。《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评论文章,有着丰富的文学性和形象性。其余两篇是随笔,与散文的特点相似,但更注重于说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主要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短文三篇》节选了蒙田、帕斯卡尔、福尔格姆等作家对人、社会等方面的理解。

  本单元是杂文、随笔单元,从应用的角度说,都是议论文。所以,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议论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时常常用得到的。从审美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都具有文学性、形象性,都具有哲理美、语言美,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探究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值得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

  这里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杂文,三篇是随笔。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虽然这篇杂文写于上世纪3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因为70年来,被这篇战斗檄文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来。这篇课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的讽刺,也值得学生好好学习。

  随笔《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一文,其实是说明文。按照现在的文体分类法,可以归入学术文化随笔。它的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在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这篇文章的写法很有特点。条理清楚,语言是精炼的口语。这篇文章不仅供看,而且供听,类似广播稿,人们一听就懂,它是“文体口语化”的范例。

  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文章。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文,大都是政论、思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文章,似乎从来没有进过课本。选用这篇文章就算开了一个先例。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文,现在读这篇议论文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文,是典型的随笔。它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它告诉读者,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人们如果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就不会留意死亡的降临。针对现在中学生中浪费生命、漠视生命、戕害生命的现象,学习这篇《热爱生命》,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只是几个片段,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这几个片段大致有序,并且它的含义深刻而丰富,足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它告诉人们,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人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能囊括吞没人的宇宙。道德的原则要求人“努力好好地思想”。学习这篇课文,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要维护人的尊严,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去实践。希望在学生身上,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四单元

  通假字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一词多义

  二、解释指定词的词义。

  负:①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 )( 使者 )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 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④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 启窗而观(看)

  征:①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 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 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 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②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

  ③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④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介词,趁、乘机)

  ⑤ 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就、因此,连词,表示顺承)

  ⑥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在… …的时候)

  ②匈奴以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因为 )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用 )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 凭 )

  乃:① 十年乃成(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 ④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辟:①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

  ③ 唇吻拿辟仁开,打开) ④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 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制: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 吴起… …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古今异义词

  三、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拜为上卿 (被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3、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 … 看)

  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 (妹妹。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 (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8、稍迁至移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财物)

  2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正当、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应荐)

  词类活用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 (衣:名词作动词,穿)

  4、而相如庭斥之 (庭: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完璧归赵 (完:使动用法,使… …完整)

  6、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动用法,使… … 破碎)

  7、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使… … 承担)

  8、毕礼而归之 (归:使动用法,使… … 回去)

  9、且庸人尚羞之 (羞:意动用法,以… … 为羞耻)

  1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 …为先;后:以… … 为后)

  11、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13、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壮,认为… … 壮。)

  1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弩:名词作状语,用弩弓)

  1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生得:被活捉)

  15、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乐。

  15、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 …投降)

  16、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使动用法,使… …滋润肥美)

  17、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 …相斗)

  18、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 …投降)

  19、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形容词作动词,折磨)

  20、天雨雪 (雨:名词作动词,下)

  21、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22、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2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结网;檠:用檠矫正)

  24、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作动词,抬,扛)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认为… …奇)

  26、宦官惧其毁已,皆目共之。 (目:递眼色)

  特殊文言句式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被,被动句)

  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结构后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10、大王见臣(于)列观 。 (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

  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

  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15、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

  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您还为谁(守节)呢?)

  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未有之”)

  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省略介词“于”)

  七、课文要点填空

  1、本单元选编的是三篇优秀的人物传记,分别是司马迁 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班固的《苏武传》、 范晔的《张衡传》。这三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

  2、《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通 史,直接写人物的就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它的主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世家”和“列传”中,《廉颇和蔺相如列传》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课文以歌颂蔺相如的 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等优良品质为主,以表彰廉颇勇于改过、英勇善战为辅。在艺术上,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或负荆请罪)等几个著名的故事将两人的事迹串联起来,从而揭示人物性格。

  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期间229年的历史。《苏武传》是其中的出类拔萃之作。作者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 不虚构、不溢美 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情,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形象璀璨夺目。“苏武牧羊”也作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4、《张衡传》选自范晔的 《后汉书》 ,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 “四史” 。课文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他于公元132年创造的候风地动仪 ,是世界上第一架精密准确的测量地震的仪器,比欧洲科学家创造的地震仪早1700多年。

185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