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苏教版)(4)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苏教版)(4)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苏教版)

  《鸿门宴》复习学案

  【文学常识】

  时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杜牧)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李清照)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钟出风雨起苍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摘自毛泽东1949年4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2)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令将军与臣有郤 (6)因击沛公于坐 (7)拔剑切而啗之 (8)秋豪不敢有所近

  2.古今异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4) 沛公居山东时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一词多义

  (1)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故遣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2)如 不如因善遇之 沛公起如厕 劳苦而功高如此

  (3)意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其意常在沛公也

  (4)举 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杀人如不能举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乃令张良留谢

  4.词类活用

  (1) 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2) 沛公军霸上 / 道芷阳间行 / 籍吏民 / 范增数目项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 豪毛不敢有所近 (4) 此其志不在小 / 沛公今事有急

  (5) 臣活之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 拔剑撞而破之

  二、文言虚词

  1.以

  (1) 具告以事 (2) 请以剑舞 (3) 不然,籍何以至此

  (4) 项王未有以应 (5) 樊哙侧其盾以撞

  2.为

  (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军中无以为乐 / 使子婴为相 / 窃为大王不取也

  (2) 我为鱼肉 (3) 吾属今为之虏矣 (4) 君为我呼入

  (5) 为之奈何 (6)) 何辞为

  3.因

  (1) 不如因善遇之 (2)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且

  (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之奈何 (2)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之

  (1) 起,立而饮之(指代“酒”) (2)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 今日之事何如 (4)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于

  (1)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 贪于财货

  (3) 长于臣 (4) 得复见将军于此

  7.与

  (1) 未得与项羽相见/欲呼张良与俱去 (2)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 则与斗卮酒/欲与亚父

  8.而

  (1) 劳苦而功高如此 (2) 项王按剑而跽

  (3) 拔剑切而啗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9.然

  (1) 沛公默然 (2) 不然,籍何以至此 (3)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5)此亡秦之续耳 (6)客何为者

  2.省略句

  (1)毋从俱死也 (2)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3)欲呼张良与俱去 (4)拔剑撞而破之

  3.倒装句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客何为者 (4)因击沛公于坐

  5.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

  四、文本感悟

  (1)思想内容

  (2)写作启示

  离骚(节选)参考答案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通“僻”,幽僻)(2)(通“导”,向导)

  2.古今异义(1) 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今义: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2)古义:“以之为”的省略 今义:认为(3)古义:依次替代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取名)/(给人取表字)(2)形容词用作名词   (美德)

  二、文言句式 (1)(不与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2)(以嘉名锡余,介词结构后置)

  《指 南 录 后 序》参考答案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具,通“俱”。作副词,全,都。)(2)(见,通“现”。)

  2.古今异义(1)古义:没有依托 今义:单调,没有意义(2)古义:十分激烈 今义:大方(3) 古义:搜寻 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4) 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5)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好

  3.一词多义(1)间 (jiàn,名词,机会) (jiàn,动词,夹杂)(2)靡 (动词,倒下)(副词,无,不。靡及,达不到)(3)如 (动词,往.......去,到.......去)

  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表面上)/(上前)/(按名分)/(在野草间,在露天里)/(每天)

  (2)名词作动词。(取道)

  二、文言虚词1.而(1)连词,表承接。 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2)连词,表转折。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

  2.以(1)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当”。 (2)连词,表目的,来。 (3)连词,因为。 (4)介词,用。 (5)介词,凭。 (6)介词,凭借。

  3.则(1)连词,表承接,就。(2)连词,表转折,却。

  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初至北营,(我)抗辞慷慨,(元军)上下颇惊动 (2)(我)但欲求死,不复顾(个人)利害 (3)(我)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4)(我)坐桂公塘土围中,(元人)骑数千过其门,(我)几落贼手死

  2.被动句(1)予羁縻不得还(被扣留)(2)无日而非可死(被杀死)(3)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出入)

  3.倒装句(1)(为何,宾语前置)(2)(何谓予,宾语前置)

  《五人墓碑记》 参考答案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 (通“只”,不过,仅仅;通“又”)(2) (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3) (通“资”) (4) (通“搢”,插)(5) (通“何”,疑问代词)

  2.古今异义 (1) 古义:“至”动词,“于”介词;“至于”是“到”的意思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 古义:党羽 今义: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 古义:痛于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4) 古义:考察,查究 今义:压住

  (5)古义: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义:金子(6) 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7) 古义:比较 今义:看(8):头颅,借指性命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3.一词多义(1)发 (动词,拿出) (动词,激发)(动词,发动) (动词,抒发) (名词,头发)

  (2)行 (名词,品行) (名词,行为) (动词,走)(3)固 (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副词,实在,真是)(4)使 (动词,主使) (动词,使唤)(5)徒(名词,一类的人)(形容词,空)(6)按(动词,用手压或握)(动词,考查,查究)(7)得(动词,实现) (动词,能够)

  4.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修墓)/ (患疾病)/ (走上前)/ (抚慰)/ (用盒子装)/ (作记)

  (2) 名词作状语。 (当作仆役)(3) 动词使动用法。 (使……倒地)/ (使……屈身)

  (4) 动词作名词。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5) 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承接。 (2) 连词,表修饰。

  2.以(1) 连词,表目的。 (2)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3) 连词,表修饰。 (4) 介词,表凭借。 (5) 介词,用。 (6) 介词,因为。

  3.焉 (1) 兼词。 (于之,在这件事上) (2) 代词。(代五义士) (3) 语气词。(无实义)

  4.之 (1) 助词,的。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 动词,去,往。 (5) 代词。 (指代他们)/ (指代石碑)

  5.其 (1) 代词,作定语成分。 (指代五义士)/ (代自己) (2) 代词,作主语成分。 (代周顺昌) (3) 指示代词,那。

  6.于 (1) 介词,表被动。 (2) 介词,向。 (3) 介词,在。

  7.为 (1) 动词。 (做)/ (作为)(2) 判断动词,是。(3) 介词,替,给。

  8.当(1) 介词,在……时候。 (2) 动词。 (掌管,主持)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1) (用判断动词“为”表示判断)(2) (用“也”表示判断)

  (3) (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4(用副词“固”表示判断)

  2.被动句(1) (“被”表被动) (2) (意念被动句,“逮”其实是“被逮”)(3) (“于”表被动)

  3.省略句(1)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省介词“于”)(2)问:“谁为(之)哀者?”(省介词宾语“之”)(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头)卒与尸合(省主语“头”)(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省介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 (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2)(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

  (3) (于社稷有重,介词结构后置)(4) (大之四海,定语后置)

  (5) (能不易其志者之缙绅,定语后置)(6) (捕遍于天下之钩党,宾语前置)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答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 (通“矣”,语气词,了) (2) (通“供”,供给)(3) (通“餍”,满足) (4) (通“缺”,侵损,削减)(5) (通“悦”,高兴) (6) (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1)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2)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在东方、在西方)(2) 名词作动词。 (驻军、驻扎在函陵)(3) 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鄙)(4)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受益)(5) 形容词用作名词。 (远方的土地)(6)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变雄厚,变削弱)⑺ 动词使动用法。 (使……亡)/(使……损害)

  二、文言虚词

  1.以 (1) 介词,把。 (2) 介词,拿,用。 (3) 连词,因为。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5) 连词,表目的。

  2.而(1) 连词,表承接。 (2) 连词,表修饰。 (3) 连词,表转折。

  3.之(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 助词,的。

  (4) 代词。 (指代秦君)/ (代这件事)/ (代土地)

  4.焉(1) 语气助词,表陈述。 (2) 疑问代词。 (为什么)/(哪里)(3) 兼词,于之。 (在那里)

  5.其(1) 代词。 (指代郑文公)/ (这)/ (指代晋国)/ (指代自己)

  (2) 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6.且 (1) 连词,表并列,又。 (2) 连词,表递进,况且。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1) (语气词“也”,表判断) (2) (语气词“也”,表判断) (3) (表判断) 2.疑问句 (1) (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2) (疑问代词“焉”,表疑问)(3) (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4.倒装句(1) (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2) (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3) (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4) (有何厌,宾语前置)

  《谏太宗十思疏》参考答案

  一、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居于……之下)(2) 形容词作名词。 (好的建议)/ (贤能的人)/(重权、重位)

  (3) 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乐)(4)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稳固)/ (使……光大)/ (使……虚)/(使……正)/(使……苦)(5)动词使动用法。 (使……安)/ (使……鸣)/ (使……劳)

  二、文言虚词 1.以(1)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2)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5)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6) 介词,把。 (7) 介词,用。

  2而(1) 连词,表转折。 (2) 连词,表因果。(3) 连词,表承接。(4) 连词,表并列。(5) 连词,表目的。

  3.为 (1) 动词,作为。 (2) 动词,成为。 (3) 介词,表被动。

  4.之 (1) 代词。 (指代“天下”)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5.其(1) 代词,作定语成分。 (它的) / (他们的) (2) 指示代词。 (这些)/(那)

  (3)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者也”,表判断)(2) (直接表判断)

  2.省略句(1)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

  3.倒装句(1) (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2) (峻之极天,定语后置)

  《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答案

  一、实词1.通假字(1)(通“否”)(2)(通“捧”)(3)(通“廷”)(4)(通“按”,审察,察看)

  (5)(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1)奉(动词,通“捧”)请奉盆缶秦王(动词,进献)(2)闻(动词,闻名,出名)

  (动词,听说)

  (3)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4)负(动词,凭借,倚仗)(动词,辜负,对不起)(动词,背)

  (5)顾(动词,回头)(副词,只是,不过)

  (6)传(名词,一种文体)(名词,招待宾客的馆舍)(动词,传递)(动词,传颂)

  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穿)/(安置住宿)/(上前)/(献上)/(献礼)/(杀)

  (2)名词作状语。(当廷)/(向西)/(从小路)(3)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4)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先;以……为后)

  (5)动词使动用法。(使……归)/(使……承担)

  二、文言虚词

  1.而(1)连词,表并列。(2)连词,表修饰。 (3)连词,表承接。 (4)连词,表转折。

  2.之(1)代词。(指代“相如”)/(这)(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结构助词,的。

  3.于(1)介词,在。(2)介词,给。(3)介词,与。(4)介词,对。(5)介词,表被动。

  4.以(1)连词,因为。(2)连词,来。 (3)介词,把。 (4)介词,用,拿。(5)介词,凭借。

  5.其(1)代词,作定语。 (他的)/(他们的)/(蔺相如的)(2)代词,那。

  6.为(1)动词。(做,当)/(成为)/(立下)(2)动词,是,表判断。(3)介词,替,给。

  7.乃(1)副词,竟。(2)副词,就。(3)副词,才。

  8.因(1)介词,通过、经由。(2)副词,就,于是。 (3)副词,由此,趁机。

  9.与(1)动词,与......比。(2)介词,跟,同。(3)连词,和。

  10.且(1)连词,即使,表假设。(2)连词,表并列。(3)副词,况且。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1)(也,表判断)(2)(……者,……也,表判断)(3)(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省略句(1)(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省略主语“廉颇”)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两处均省略介词“于”)

  (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省略介词“于”)

  (4)固请(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省略宾语“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

  (5)欲以(之)击柱(省略介词宾语“之”)

  (6)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缶(省略介词宾语“赵王”)

  (7)赵王以(之)为贤大夫(省略介词宾语“之”)

  (8)(廉将军)不若(秦王)也。(前省去主语“廉将军”,后省略宾语“秦王”)

  3.倒装句(1)(可使 报秦者人,定语后置)(2)(以何,宾语前置)(3)(于西河外渑池会,介宾后置)

  (4)(于君结,介宾后置)(5)(于廷设九宾,介宾后置)

  4.被动句

  (1)(见,表被动)(2)(于,表被动)(3)(见……于,表被动)

  《鸿门宴》参考答案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 (同“拒”,据守;同“纳”,纳入)(2) (同“邀”,邀请)(3) (同“背”,违背)(4) (同“早”,早上)

  (5) (同“隙”,隔阂,嫌隙)(6) (同“座”,座位)(7) (同“啖”,吃)(8) (同“毫”,丝毫)

  2.古今异义(1) 古义:指意外之事 今义:十分,很(2)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详细叙说

  (3)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4)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义:省名

  (5)古义:黄河以北、对南地区 今义:省名

  3.一词多义

  (1)故 (连词,所以) (副诃,特意)(名词,故交,老交情) (动词,及,比得上)

  (2)如 (动词,往,去) (动词,像,如同) (动词,料想)(3)意 (名词,意图)

  (4)举 (动词,举起)(形容词,尽) (动词,道歉,谢罪)

  (5)谢 (动词,感谢) (动词,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4.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 (像鸟一样用翅膀)

  (2) 名词作动词。(驻扎)/ (取道)/ (登记)/(用眼示意) / (称王)

  (3) 形容词作动词。 (与……友善)/(接触,沾染)(4)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危急的事)

  (5)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使……随从)/ (同“纳”,使……纳入)/ (使……破)

  二、文言虚词

  1.以(1) 介词,把。(2) 介词,用。(3) 介词,凭。(4)连词,来。 (5)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2.为(1) 动词。(结成)/ (作为)/(做)/ (认为)(2)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3) 介词,被。(4) 介词,替、给。 (5) 介词,对,对于。 (6)) 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

  3.因(1) 动词,趁机。 (2) 副词,于是,就。

  4.且(1) 副词,将。(2)连词,尚且。

  5.之(1) 代词。(指代“酒”)(2) 动词,到。(3)助词,的。(4)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于(1) 介词,对。(2) 介词,对于。 (3) 介词,比。 (4) 介词,在。

  7.与(1) 介词,同。 (2) 连词,和。(3) 动词,送与。

  8.而(1) 连词,表并列。(2) 连词,表修饰。(3) 连词,表承接。

  9.然(1)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2) 代词,这样。 (3) 连词,然而。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1)(语气词“也”,表判断)(2)(“者……也”,表判断)(3) (“者……也”表判断)

  (4) (“……者也”,表判断)(5(语气词“耳”,表判断)(6) (动词“为”表判断,相当于“是”)

  3.省略句(1)毋从(之)俱死也(前面省去主语“你”,后面省去动词宾语“之”)

  (2)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省去介词“于”)(3)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去介词宾语“之”)

  (4)拔剑撞(之)而破之(省去动词宾语“之”)

  4.倒装句(1) (操何,宾语前置)(2)(在安,宾语前置)(3) (为何,宾语前置)(4) (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

  5.被动句 (介词“为”表被动)
看过"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苏教版) "的还看了:

1.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2.高二语文必修三古文知识点归纳

138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