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1925年, 索尔在详述赫特纳的观点时,首先引入 了“地域差异”这一术语。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
  一、选择题

  1.有关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 ②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③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④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意义是(  )

  A.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B.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发展规划

  C.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D.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是

  (  )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B.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4.图中关于甲、乙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城市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5.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

  6.下列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

  (  )

  ①甘肃东南部的湿润区 ②华北平原 ③东部季风区

  ④浦东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7.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读“某人文地理景观图”,回答8~10题。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8.景观图甲主要位于

  (  )

  A.西亚热带沙漠地区 B.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C.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D.我国黄土高原地区

  9.图乙中人文景观的主要功能是

  (  )

  A.发展乡村旅游业 B.冬暖夏凉,供人们居住

  C.满足人们宗教信仰 D.用于贮藏粮食

  10.关于图甲和图乙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环境都很脆弱 B.人地矛盾都很突出

  C.植被覆盖率都很低 D.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2009年高考江苏卷)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11~12题。

  11.小明考察的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1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如下图中斜线所示),2008年中国又评选出了十大“新天府”(如下图中阴影所示)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3)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民丰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标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住地,幸福感较高,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区域。这说明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是考虑________。

  (4)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1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甲水稻油菜、棉花等

  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优势

  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试卷答案:

  1 选 B

  解析:2选D。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可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因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和治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解析:由图中可知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输出资金、技术和产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两个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乙区域经济发达,城市结构复杂,城市呈岛状,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区域发展水平受地理环境影响。

  答案:3.C 4.D 5.A

  解析:6选A。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华北平原的划分指标是地形,因此都是单一指标;东部季风区是在地形和气候双重指标的基础上综合划分的;浦东新区是一种功能区。

  解析7:选C。首先根据区域边界的轮廓特征、河流特征,判断出四个区域的名称,从左向右依次是:东北三江平原、山东半岛(乙处为黄淮海平原)、浙江南部、珠江三角洲。丙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解析8:选C。图甲景观是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 。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解析9:选B。图乙是我国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窑洞,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窑洞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解析 10:选D。图甲所示的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水土流失较轻;图乙所示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解析:第11题,墨镜、遮阳帽、防晒霜意味着太阳辐射强烈,8月至10月带羽绒服说明昼夜温差大,防水服意味着降水较多,综合判断为青藏高原地区。第12题,四幅景观图分别为①亚热带熊猫栖息地,②雪山和藏羚羊,③内蒙古草原的摔跤表演,④干旱区的荒漠。

  答案:11.A 12.B

  二综合题

  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由材料“天府”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结合图示,依据自然区位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由“老天府”所在地可知,大部分“老天府”现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环境破坏严重,从而落选“新天府”。结合古人对天府的描述和专家对新天府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人地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是“新天府”的共性。三江平原农业地位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

  (2)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3)人地协调发展

  (4)解放后,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开垦了“北大荒”;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由于过度开垦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而国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遏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这里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且区域内环境优美,污染很小,因此当选为“新天府”。

  解析14:不同的自然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提供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或者为了克服自然条件中的某些不利因素,不同区域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特点等就会产生差异。甲图中A代表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代表鄱阳湖平原,甲图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图中C代表松嫩平原,D代表三江平原,乙图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中的中温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特别是春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可采取的措施有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还可以做好农业灾害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如灌水保温,放烟防冻等。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优势区位条件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71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