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教案教学反思
反思指的是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地理必修三教案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必修三教案教学反思(一)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为区域地理,结合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甚至是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知识,因此知识面特别广。在考试的时候,很多题目本身并不难,但是学生就是诉苦说,怎么每次都会认识那么多见都没见过的新区域。只能说他们前面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时候,积累太少了,才导致这样的现象。所以才觉得区域地理难学。
必修三教材主要采用了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这是学习区域地理最常用的学习方法。第一单元,主要是些理论知识,整体讲解了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教材给的文字很少,不过是配了很多图片和活动,因此在课堂中,多采用分析、归纳的办法,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比如对比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采用列表归纳的方式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比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亲自动手查找资料,完成表格,很好的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单元就是一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每一节都是以具体的区域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传授给学生分析的方法,他们再通过自身的积累完成其他区域的用用。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环境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因为涉及到很多先进的技术和一些网络平台,学生一方面感到很好奇,一方面学起来又感到很吃力,不过这个在课标中的要求较为简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做过多展开。
我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处于摸索阶段,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个非常低落的状态,找不到突破口,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不适合教这部分内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把握不准教材,抓不住重难点。因为都是案例式的课程,而且对于题目接触的也很少,所以,不知道哪些才是考试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哪些又是难点。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有时会“一把抓”,就是把我在资料上看到的,做过的题目全都讲给学生,生怕漏了什么。这样就导致时间安排紧凑,学生学得也很吃力,我讲得也很累,但是效果却不见得好。
2、 只教内容,缺乏方法的传授。区域地理的学习主要是讲求方法和积累,首先掌握了方法,就成功了一半。由于思路的混乱,在讲课过程中往往只在乎课堂内容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学习区域地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差异、区域之间的差异都是通过比较去区分、认识它们各自的特征和规律,运用规律和原理去分析区域的特征。
3、 教学设计缺乏创新。记得以前每次准备新课,我会有各种各样的灵感,设计一些很新颖、吸引学生的活动或者是知识。但是现在总是缺乏这样的灵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教材内容本身的缘故,还是我自己的缘故,课堂缺乏创新,有些呆板。
这些都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认为很严峻,也在反思自己,要怎么样进步,怎么样做得更好。我相信,人是在成长中不断进步的,如果有信念,不管起点有多低,都会攀到最高峰。我立志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地理必修三教案教学反思(二)
本学期是我个人初次教授“新课改”课程地理《必修三》(新课程 人教版),在此历程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及感受,结合“必修3”“国土整治”特点,谈几点看法。
教学反思一:两种教学设计的启示——看教学案例的优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以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这可以是案例教学的典型范例。在这个章节里,教材除了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外,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和前苏联垦荒区为分析的次目标,将这些区域的各种情况通过图表、资料呈现,分析荒漠化发生的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因为学校教学的需要,我在高二文理科班教授必修三。在这两类不同学生的教学中,我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感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一:教师讲解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教学主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二——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
——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地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三条要求:(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发现第二种教学设计很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三条目标,体现了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更学会了探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研究规律和方法,体会了问题探究的过程。这为学生分析新的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理必修三教案教学反思(三)
最近在参加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过程中,听到了两节同课异构观摩课,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在新课程实施多年的广东,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刻研读和准确领会,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应该是各位高中地理教师必需的基本功,但在听了这两节课后,我觉得有必要继续强调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地理环境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课程标准对必修三核心内容的描述是“以……为例,分析……”,课标解读中讲到“必修三是范例教学,然而再典型的实例也很难涵盖研究这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我们要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因而我们要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不但使学生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案例的基本内容,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分析相同或相似类型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学习的过程。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这就是必修三教学的核心所在。
从现在全国使用的四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各类教材所使用的案例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一个专题内容往往是既有一个主导案例,同时也可能有若干个小案例。必修三的核心内容是高考的主旋律,每年高考必考。但现在仍然有许多老师没有意识到原理教学是必修三教学的主要侧重点,而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教学过多的徘徊在教材知识的总结、归纳上,而缺乏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过程。由于必修三涉及的案例繁多,而高考的选材又不来源于课本,所以必修三的教学是平时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案例因教材、因教师、因学生而异,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灵活选用、组织案例。相同的案例,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不同,其结果迥然而异。因此“如何在必修三教学中用好案例”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必修三是典型的案例教学,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思考教材案例的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使用时间,使案例用得好、用得巧,从而达到教学最有效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案例教案例,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对课本中一些具体区域事实的教学上,而没有对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与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没有对学生进行地理信息获取、整理、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那就不可能达成课标目标,最多只能算是初中层次的区域地理教学了。如果上述两位老师能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那么这两节课就能成为典型优秀示范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