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说课稿
《最大的“书”》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那么老师应该如何设计此课的说课稿呢?学习啦小编为二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最大的书》说课稿,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本单元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课文,本课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二、说教法
新大纲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媒体演示、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川川”和“地质探究员”的重点对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文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写生字。第二课时:朗读感悟,理解课文。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播放化石和岩石的照片,学生边欣赏,老师一边引导和介绍。我相信学生都会被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就会翻开课文,这时师问: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然后全班读课题,读准“最”、“书”二字。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巩固生字、生词的学习。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而且经过三个学期的生字学习,他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识记方法。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雨痕”“波痕”和“刨根问底”等重点词语。
3.巧用多媒体导学,整体感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小组自读解疑 ﹦﹥ 分角色 ﹦﹥ 师生分角色等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说课稿2
1、课时:2课时
2、课前准备:课件
3、教学课题:最大的“书”(第二课时)
4、教材分析: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十九课。课文语言简洁,通过川川的刨根问底,向孩子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5、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以“刨根问底”这个词切入课文,向学生展示自然界的神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地质勘探队员的了不起。
(2)、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
6、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
第二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岩石”。
(3)、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
1、教学方法:媒体演示 自主读书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解疑
2、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字谜导入:一人身子直,右长两个驼,头上一只眼,孔子家里多。----书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十九课《最大的“书”》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学习目标(出示课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岩石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上节课学的这些词大家还会读吗?一起来读一遍。读出词语后,问:这里有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什么叫“刨根问底”。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把川川的问题用“——”划出来。
指名说(出示川川的问题)
小结:像川川这样问很多问题,一问到底,就叫“刨根问底”。
3、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相信大家能够通过读书,找到川川所提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讨论,用“~~~~”划出问题的答案。
4、课堂交流
⑴你都找到哪些问题的答案了?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让学生说一下答案就行了。
⑵指名说第二个问题答案。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齐读,问: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岩石像书。)(出示岩石的图片)
⑶指名说第三个问题答案。(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自读。
问:这一段主要讲了岩石上的什么?(字)
填空:岩石上的字指的是( )、( )和( )。。
⑷指名回答第三个问题。 (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 齐读
问:这一段主要讲了岩石上的什么?(图画)
岩石上有哪些图画?
⑸指名回答第五个问题。 (出示第十自然段)教师范读
问:高山在很久以前是什么?陆地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海洋最后又变成了高山。那这么神奇而又漫长的变化,我们人类是无法亲眼目睹把它记录下来的,是谁把这珍贵的知识记录下来的——。是的,这岩石更像一本书,记载着历史变迁,陆地沉浮的知识。
⑹指名回答第六个问题。 (出示第十二自然段)(齐读)问:岩石有什么什么作用?哪里有煤炭,哪里有铁矿,后面有一个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
⑺川川听了这些话,说了些什么呢?(出示十三段)(多种形式读)
猜想: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说说你的根据。
三、总结全文
这岩石其实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秘密,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里面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四、课外拓展
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认真去研究。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感受大自然那无穷的魅力。
六、随测检测
1、我长大了,想当————————。
七、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说课稿3
一、 说教材
《最大的“书”》通过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诶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本文生字较多,第一类生字(一切掌握)12个,第二类生字(只认不写)10个,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缺乏,故尽量把式子与阅读结合起来,以式子为住,阅读为辅,从多种有些形式,让枯燥的式子教学“活”起来。
二、 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太差。根据这些特点,教学时需要方法多样,让他们自主学习,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 课时安排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文教学安排两节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并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全文,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对话的不同句式,激发探究自然的兴趣。下面,我就以第一课时说说目标和重难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生字,并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最大的“书”说课稿设计
2、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流利通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写字,难点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质、厚、底,”抓住关键笔“竖撇”写好字。
3、能借助普通话正确、通顺、流利地初读课文。
教法学法
在生字教学中,我采用了“结苹果、摘苹果”“把生字送回家”等游戏,让同学们通过游戏自主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根据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去观察,去理解词语。使他们在合作识字、写字、读书中质疑、解疑。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中我先设下情景,让学生带着好奇的新走进课文,让学生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自主、合作、探究来识记生字词,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雨痕”、波痕“和“刨根问底”等重点词语。从而突破识字的教学难点。
在写字教学中出示写有生字及笔顺的田字格,让学生自己观察,临写。在看中去感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自主写字和合作交流评比。
最后再让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猜你感兴趣:
3.最大的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