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选择题知识点
选择题的分值在高考地理试卷总分中所占据的比例比较大,高考地理选择题主要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考地理选择题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地理选择题知识点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一、加强学联系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知识记忆越牢固、越准确,提取的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选择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广,问题零碎。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应该强化学生对地理规律的总结,地理成因的分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切忌脱离课本,只靠资料漫无边际地复习。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只有深刻领会和理解的知识,才能灵活的运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地理知识的概括、归纳和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强化区域读图练习,突出区域定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的网络。
选择问题的解决经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解决问题的基础。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内化为几个专题。如等值线知识:地图部分学习了等高线、等深线,气候部分学习了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地球运动有等太阳高度线等,这些等值线虽然各自表示的地理含义不同,但它们的绘制原理是相同的,它们所具备的特征也是相似的,复习时可进行等值线专题复习,总结出等值线的一般规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去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同时要强化图像判读能力培养,把握好地理计算能力的“度”等,这样即使在高考中碰到从未见过的新颖等值线,也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二、强化训练
1、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所给地理图文资料认真分析,多角度地提出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
2、教会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反思。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重要的是考试后,对照答案反复推敲,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而不是只看答案。让学生为自己所采取的每一步推理提供解释:自己的思路是什么?所依据的规律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在必要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不要因此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在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看从这个问题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对知识有什么新的理解。
思考这一问题的其他思路,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特别是让想法不同的学生相互“交锋”。
三、选择正确的答题方法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一般考察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此在选出正确选项前,必须看完所有选项。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3、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如当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际就是夏至日时或北半球夏季时。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或陌生的图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6、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