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
考场不是战场,让心保持平常。祝你七年级语文期末考顺利,早日题名金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仅供参考。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 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共14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qí) 骊歌(lí) 羸弱(léi) 毛骨悚然(sù)
B.哺育(bǔ) 惬意(qiè) 讪笑(shàn) 叱咤风云(chì)
C.炽痛(zhì) 归省(shěnɡ) 晦暗(huǐ) 浑身解数(xiè)
D.重荷(hé) 脑髓(suí) 遒劲(jìnɡ)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A.静穆 撺掇 锋芒必露 迫不急待
B.狂谰 抽搐 永往直前 妇儒皆知
C.真谛 崎岖 相得益彰 眼花缭乱
D.冗杂 阴霾 齐心协力 来势凶凶
3.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秋天无风,空气有些干燥。偶尔下一点小雨,也让你倍感惬意。闻着泥土的气息,湿润的空气滋润着你的脸,看着大自然中缤纷的色彩,你会不觉地伸开手臂,仰起头,轻轻闭上眼睛,来一次深呼吸,此时,你就是那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颗果实……。
A.你会融于秋的生命里。
B.你的生命会融于秋里。
C.秋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D.秋的生命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建设世界城市,实施“人文北京”发展战略,北京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 。
①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到明清时期形成现有规模。梁思成先生曾赞美它是“穿过全城的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②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③北京要加大力度保护古都风貌,特别要保护和规划好首都文化血脉的中轴线,并力争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④毫无疑问,保护好“中轴线”,能够提升北京城市价值,能够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出贡献。
A.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5.下列成语谜的谜面与谜底不对应的一项是
A.结婚照 —— 一拍即合
B.割除白内障 —— 刮目相看
C.两鼻孔出气 —— 息息相关
D.白铁无辜铸佞臣 —— 死得其所
6.下列对联中对仗欠工稳的一项是
A.上联:夸父逐日志向大 下联:女娲补天胸怀宽
B.上联:孔文举四龄肯让梨人品出众 下联:方仲永五岁能作诗天资超群
C.上联:花木兰代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 下联:周树人弃医从文唤醒胜过解剖
D.上联:百草园冬日捕鸟乐趣无尽 下联:平桥村夏夜看戏友情长存
7.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国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伤仲永》 —— 王安石 —— 北宋
B.《最后一课》 —— 都德 —— 德国
C.《社戏》 —— 鲁迅 —— 现代
D.《狼》 —— 蒲松龄 —— 清代
二、语文积累(共9分)
8.默写(6分,每空1分)
① ,入日;渴, ,饮于河、渭。(《夸父逐日》)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③《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结果悲壮的诗句是:
“ , 。”
9.名著阅读(3分)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 ,他的《 》(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
三、语言运用(共4分)
10.续写《最后一课》
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在韩麦尔先生和镇上的人的感染下,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但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学习法语了,再也见不到韩麦尔先生了!如果你是小弗郎士,想象你与韩麦尔先生告别的情景,运用描写,展开联想,写一个片段,字数在100字左右。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第11~14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B.但当涉猎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忽啼求之
D.蒙乃始就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每空1分)
(1)即更刮目相待 (2)孰若孤
(3)自以为大有所益 (4)及鲁肃过寻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4.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用原文回答)(3分)
孙权建议吕蒙读书的原因是吕蒙当时已经“_______”,地位发生了改变。吕蒙却借口推辞了,于是孙权针对吕蒙不愿读书的真实心理,为他提出了“________”的读书方法,并指明了读书的目的是“________”。同时接着孙权驳斥了吕蒙“军中多务”的借口,最后现身说法,表明学习的重要性。这一番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充分体现了劝说的艺术。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信任》,完成第15-18题。(共12分)
信任
①冬日的寒风凛冽地刮着,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我夹在人流里快步疾行。忽然,我的羽绒服被人拽住了,低头一看,一只粗糙而略显肮脏的手正紧紧抓住我的衣袖,顺着那只手,我看到了它的主人,一个满头银发的农村老年妇女。我心里一紧,知道遇到要饭的了。
②我们小区外面的这条路上,每到秋收过后,就会出现几个要饭的,他们不断地向路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出来探亲迷了路,孩子精神有病走失了……编造出种种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要钱。有好心人给了钱,他们还不走,乐此不疲地继续着这项创收的门道,直到来年春节前才不见踪影。我在心里思忖着如何来对付这个老人。
③那老妇人抬头看着我,“闺女呀,求你件事。”得,演出开始了,我心里暗笑。按照我的一贯方针,为了避免他们继续纠缠,此时我应该拂袖而去。但是那老人叫了我一声闺女,让我这位自己的闺女都已长成大姑娘的半老徐娘不免有些得意,决定耐下心来听她说几句。
④“你有什么事?”我冷淡地对那老人说,无意中一抬头,看见老人身后几步之外,一个中年妇女正探头探脑地向这边张望,我心中不禁冷笑:还有个幕后操纵者!
⑤我看着老妇人的手伸进她的衣兜,慢慢地拿出一张纸片。这把戏我见过可不止一次了,不用看我就知道:那上面一定歪歪扭扭地写着无法寻找的地址姓名,然后她就会开始向我述说,她按照地址去寻找某个人,找了好几天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我做好了准备,只要她一开始述说,我就给她指往派出所的方向。
⑥“闺女呀,你看看这是啥?”老人把那张纸片送到我眼前。“这是……是火车票啊。”我有些吃惊地回答,心中暗想:要饭的玩出新花样来了?“真的是火车票?!”老妇人惊喜地大声问。“真的是火车票。这是×日从北京开往××的火车票。”“哎呀,这太好了!”听到我肯定的回答,老妇人高兴地咧开嘴笑着,露出嘴里几颗残留的牙。
⑦几步之外那中年妇女听到我的回答也笑了,快步走到我们旁边,解释说:“这是俺娘,过年想回老家去。我给她买的火车票,她不相信,说我骗她,拿一张纸片糊弄她。俺娘不识字,非要自己到街上找个看上去诚实可靠的人,亲自问问。”
⑧听到这里,我的心一下激动起来,原来我之前的猜测全是错误的,这位不识字的老妇人,把我当作比她的家人还诚实可靠的人,而我却差一点辜负了老人家对我的信任。我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感到羞愧。
⑨中年妇女笑着问老妇人,“这下你相信了吧?”“相信了!相信了!”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天挺冷的,咱回家吧。”中年妇女搀扶着老人向前走去。“闺女呀,谢谢你!谢谢你!”老人边走边向我道谢,我微笑地说:“您别客气。您慢走。”
⑩冬日的寒风仍在刮着,我望着老妇人蹒跚而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老人家,感谢您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了我,感谢您教会了我: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世界上仍然有一个词叫做——信任。
15.老妇人与我接触的过程中,我对她产生过哪些错误的猜测?梳理文章,填写表格。(3分)
老妇人与我的接触过程 我的猜测
① 我以为遇到要饭的
老妇人开口求我件事 ②
老妇人拿出一张纸片 我认为是老把戏,准备给她指向派出所的方向
老妇人把纸片递到我眼前 ③
16.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环境描写分别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7.第⑩段的两个加点词“感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
答:
18.结合全文,标题“信任”的含义及作用有哪些?(3分)
答:
(二)阅读《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完成第19-21题。(共10分)
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
①德国某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②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做几个简单的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但尽量不让婴儿发现,比如夹子掉了,或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的24个婴儿在几秒钟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③录像中,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去,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急着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们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④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⑤研究员沃内克提出,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婴儿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第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倾向”,渴望融入社会。一般来说,婴儿到18个月大甚至更早,就会具备这两个条件,拥有助人为乐的品质。
⑥沃内克补充道,婴儿发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是有条件的。婴儿们会判断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在实验中,如果研究员明显有意把书碰倒,把夹子丢到地上,婴儿们通常不会伸出援手。
⑦在人类社会中,处处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⑧科学家得出人类行为的结论后,又把目光转向其他动物。结果发现,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虽然自然界的很多动物也会互相协作,但往往带有实质的目的。有些动物会成群结队觅食,共同抵抗捕猎者。
⑨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甚至拥有更多人性化的一面。曾有报道,一个三岁的男孩掉进了关大猩猩的笼子里,大猩猩亲自把男孩递了出来。科学家试图找到大猩猩这种利他主义的动机。他们曾仔细研究了与人类最相近的大猩猩的行为和心理。在三四岁大猩猩身上做同样的捡东西实验。结果发现,大猩猩也会捡东西,但缺少主动性。大猩猩的助人动作只限于捡起来,不像婴儿那么急切。而且如果援助动作比较复杂,大猩猩就会无动于衷。它们助人的理由和婴儿绝对不同。
(2006年3月《北京科技报》,有改动)
19.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4分)
实验目的 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
意外收获 ①
实验人员 研究员 婴儿
实验内容 笨手笨脚地搞砸最简单的任务 ②
③ 通常不会伸出援手
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 ④
20.婴儿拥有助人为乐的品质需要什么条件?发生助人为乐的行为需要什么条件?(3分)
答:
21.大猩猩和婴儿一样都有利他行为,为什么科学家却得出“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的结论?(3分)
答:
六、作文(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 成长
题目二: 拨动我的心弦
要求:
1. 补全题目,并抄到相应的位置;
2. 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姓名;
3. 不少于500字。
下一页分享>>>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