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生一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盲目,而是成了一种有目标、有方向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一)
《诗两首》
1.略2.略3.略 4.B
5.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一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人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一会儿就过去了,劝诫人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
8.示例:你定的那个日子正是上级来检查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一下。
9.示例:有什么种子就有什么果子。要想收获果子,必先裁种种子。撒下爱心的种子,必收爱心的果实。勤撒善种并辛勤耕耘的人,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八戒;孔明;李逵
11.人生遭受挫折
12.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意近即可)
13.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14.不能。因为诗中充满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5.无论我们生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斗的决心,要相信一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走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意近即可)
16.péngpài、shuò
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石游戏;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21.第一节:面对选择困惑迷茫
第二节:作出选择
第三节:路径绵长难以回返
第四节:人生之路不可回头
22.提示:慎重选择。
23.略。象征手法。《走一步再走一步》 。
24.略。未选择之路充满诱惑,也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
25.提示:独立思考,慎作选择,坚持不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二)
《伤仲永》
一、 yì yè chèn lì 泯 乞
二、 属于 曾经 书写 立即 题上 自己的
同乡 四处 拜访 相称 听说的情况
三、同“攀”,牵引。 对……感到诧异,名作动。 把……当作宾客,意动用法。
以……为利,意动用法。 以……为奇 意动用法
四、从 自己; 听说 听到 见闻; 到,介词 在 比 被 。
五、1.C 2.B 3.C
六、1.(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⑪ 吾 吾 仲永 ⑫ 其父 仲永
七、 1.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认识书写工具。
2.最后成为了普通人,就是因为后天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啊。
3.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4.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八、略。 九、 1.略。 2.略。
3.(1)不仅仅是。作者主要借方仲永的惨痛教训,阐明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从而告诫人们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后天的学习。
(2)原因是其父贪图小利,眼光短浅,“不使学”。
(3)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先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既令人对他的不幸结局感到警醒、惋惜,又表现了对“不使学”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5)略
十、1.(1)很,十分 (2)都,一起 (3)看望 (4)破旧 (5)入迷、专注 (6)穿
2.不完全相同。都是年少有才,有较高的文学天赋,这是相同的;但相比之下,仲永的天资比江革更高一些,未识书具即能诗。
3.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家境不同;第二,江革与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而仲永却被父亲拉着“环谒于邑人”,不学习;第三,江革后学有所成,而仲永却“泯然众人”。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分辛劳一分才。”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1.略 2.A 3.D 4略
5.①无论是哪个年级,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最多,然后依次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越来越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则越来越少②略③略
二、(一)6.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
7.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8.既写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风物,又突出了“单是”的局部景观,让人体会百草园到处皆有乐趣
9.静态;由低到高;动态;由高到低;整体;局部 10.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
(二)11.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12.(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13.(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2)句中“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14.D
1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三)16.①隶,隶属,属于。②扳,同“攀”,牵,引。③称,相称,相当。④固,本来。
17.乡邻们对仲永感到很惊奇,渐渐地,把仲永的父亲当作贵客接待。
18.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9.(1)略,(2)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三)
一、基础积累
1.pò péngpài zī píng wǎn bǔ 澜 巅 概 篮
2.(1)奔流到海不复回 (2) 黄河落天走东海 (3)黄河远上白云间
(4)黄河入海流 更上一层楼 (5) 长河落日圆
3.(1)光未然,张光年,冼星海,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
(2)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热爱和赞美
4.(1)B(2)B(3)A
二、文段阅读
(一)
1.比成摇篮是因为黄河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成屏障,侧重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
2.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无数条“铁的臂膀”。
3.反复出现此语句,把诗歌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表达了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的意思。由实到虚,步步深入。
4.统领全诗,表现诗人站在高山远望黄河的见闻、感受。
5.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接成九曲连环;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西东。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6.三次反复出现,将歌词部分清楚地分为养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层次。
(二)
1.Qióng zhuài shān sù
2.B A
3.日夜思念,以致无法入眠 丢失,失落
4.看到我神飞天外,不知身在何处
5.一个人默默地看一个介绍西藏的节目,洁净如水晶的苍穹、随风流转的白云、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虔诚扑拜的藏民……一时间,只觉得神飞天外,不知身在何方。
6.排比、比喻,(举例略)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
下一篇:2017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