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多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基础卷,有利于提升总体成绩,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 粗糙(cāo) 嘈(cáo)杂 参(cēn)差(cī) 差(chā)错
B. 卓(zhuó)越 啄(zhuó)木鸟 着(zhuó)陆 渣滓(zǎi)
C. 蓦(mò)然 牟(móu)取 模(mú)样 模(mú)具
D.矍(jué)铄 攫(jué)取 龟(jūn)裂 竣(jùn)工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补全成语。(4分)
手不( )卷 ( )高望重 循序( )进 莫( )其妙 安然无 ( )
3.下列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或国别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故事新编》——鲁讯——现代
B.《红楼梦》——曹雪芹——明代
C.《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丹麦
D.《长恨歌》——王安忆——现代
4.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教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有了凉风!有了凉风!凉风下来了!"大家嚷着,几乎要跳起来。
④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他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A.①反复 ②排比 ③拟人 ④排比
B.①排比 ②比喻 ③反复 ④夸张
C.①排比 ②对偶 ③反复 ④拟人
D.①夸张 ②对偶 ③排比 ④拟人
5.填空。(6分)
①请写出一句描写风的诗句: 。
②请写出一句描写雨的诗句: 。
③请写出一句描写月的诗句: 。
④请写出一句描写花的诗句: 。
⑤请写出一句描写月的诗句: 。
⑥请写出一句描写酒的诗句: 。
6. 仿造下面句式,以“兴趣”开头,写一段话。 (5分)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要求:(1)必须以“兴趣”为话题
( 2)严格按照例句的形式,不超过60字。
7.简析下列句子。(4分)
①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又一阵风。风过去了,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 ),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A、风仿佛把他们都卷走了 B、风仿佛都卷走了他们
C、仿佛都被风卷走了 D、风仿佛都卷走了
②与前面句子最连贯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妙。细细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回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 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③填入横线上,衔接恰当的一句是:( )
在服装厂里,男女工人使用同样的机器,缝制同样的衣服,付出同样的劳动,可一天劳动结束的时候, 。
A、女工从老板那儿领到100元,男工是150元。
B、老板发给女工的工资是100元,男工是150元。
C、老板发给男工的工资是150元,女工是100元。
D、男工从老板那儿领到150元,而女工只领到100元。
④填入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合适的一句是:( )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好,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好。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好。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比三厂强。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文章《难忘的一课》,然后回答问题(22分)。
难忘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
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多的风席卷而入,墙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地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 ;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 地望着他。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几十双眼睛在问。
⑤“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⑥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⑦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出力地说:“解散”。
⑧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⑨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8、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落 神态自若 惊恐
C、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飘 判若两人 惊诧
9、下边没有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 )(3分)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10、文章第①——⑦自然段写的内容是 :
作者详写了 ,目的是为了通过 的渲染,突出中心。(6分)
11、文章揭示了欧阳老师在操场给学生上这“一课”的用意的一句话是(5分)
12、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5分)
(二)(10分)
我喜欢泰戈尔的诗……
我喜欢泰戈尔的诗。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嫩的手指翻得稀烂。那些充满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
《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然而,““””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被人投入熊熊烈火中……
我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
有一天,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我的目光,久久地徘徊在一排排的书脊中。突然,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在我眼帘出现。呵,竟是《飞鸟集》!
我赶紧向书架伸出了手。
几乎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我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我面前。
“你也要它吗?”她问。
我的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本书?于是,我轻轻问:“你知道这是谁的书?”
小姑娘秀美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我喜欢他。”
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我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我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使年轻,我还是懂得一些的。小姑娘见我呆呆地不吭声,似乎明白了《飞鸟集》对于我的重要,她把《飞鸟集》抽了下来:“那,那就给你吧!”没等我作出反应,已将它塞到我手里,转身离去了。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
13. 按照顺序,对本文所叙故事主要情节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失书 找书 争书 得书
B.失书 盼书 争书 给书
C.烧书 找书 取书 给书
D.烧书 盼书 取书 得书
14.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4分)
15.请仔细阅读最后一段,其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4分)
⑴谓其人曰(谓: )
⑵今日病矣(病: )
⑶予助苗长矣(予: )
⑷其子趋而往视之(趋: )
17、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8、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四、写作(30分)
19. 界限通常是指不同事物的分界。生活中有很多界限存在,有时它是一种有形的规则,有时它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可有时你不经意越过了界限,它又可能是一种负担。仔细品味吧,请结合生活的实际,以"界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的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答案:
1. B
2. 释 德 渐 名 恙
3. B
4. C
5. 略
6.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热,兴趣是爱。因为兴趣,我们抛弃了兴趣以外的享乐,也因为兴趣,我们探索奥秘去,收获成果。
7.C B D A
8.C
9.A
10.写了在严冬中上课,欧阳老师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风雪中站五分钟;作者详写了风雪的吹拂打击,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严酷环境的渲染突出中心。
11.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2.以老师的极大的发展进步来再次说明“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这样一个道理,增强了说服力;也再次提升了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13.A
14.作者通过对自己寻书的经历生动的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在追求经典著作,赞颂在毁灭文化的年代仍追求优秀文化的人们。
15.最后一段兼用了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方法,用语含蓄,富于诗情画意;
表现了小姑娘高洁、美好的心灵,引人遐思;流露出作者对她的喜爱和感激。
16、⑴告诉,对……说⑵疲倦⑶我⑷快步走 17。A
18、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
19.略
看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