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在即将到来的单元检测,同学们要如何准备检测试题来练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元勋(xūn) 踌躇(chóu) 轮廓(kuò) 目不窥园(kuī)
B.选聘(pìn) 头颅(lú) 气氛(fēn) 锲而不舍(qì)
C.赫然(hè) 磐石(pán) 涉猎(shè) 迥乎不同(jiǒng)
D.深邃(suì) 滑稽(jī) 鉴赏(jiàn) 气冲斗牛(d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难堪 一拍即合 马革裹尸 B.伴侣 可歌可泣 锋芒毕露
C.喧嚣 鲜为人知 群蚁排衙 D.魅力 妇儒皆知 义愤填膺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已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大事。(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B.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双赢:双方都获益)
C.“妈妈,现在,我该怎么做呢?”他迫不及待地问。(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D.在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给力:给予力量)
4.下列各句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音乐巨人贝多芬》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造诣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5.根据提示填空。(3分)
(1)同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是闻笛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则以捎口信的典型细节来传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5分)
某中学七年级三班开展了“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按要求完成题目。
(1)针对中学生“追星”这一问题,班级准备作一次社会调查。如果让你做这项工作,你准备设计哪些问题开展调查?(至少三项)(1分)
(2)下面是班长小明对班上同学“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对象属于影视歌星实力派占25%,偶像派约占54%,有卓越贡献的中外名人只占10%。请你用简洁的话写出对上述材料的探究结果。(1分)
(3)著名画家、奥运福娃设计者韩美林先生在一次会议上突然炮轰于丹:“我以前挺喜欢于丹的,突然她蹦出一句,她喜欢周杰伦,这下绝对灭了我喜欢她的想法。你喜欢庄子,但怎么能同时喜欢一个大喊大叫的人?”(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论语》《庄子》研究者)你认为于丹作为一个经典研究者可不可以喜欢一个通俗流行歌手?谈谈你的看法。(2分)
(4)通过活动,同学们明白了应“健康追星”,请你设计一句宣传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1分)
(4)明星不是神灵,追星勿失自我。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0题。(13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7.“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两句话体现了闻一多的什么特点?(4分)
8.“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2分)
9.“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4分)
10.历史上像闻一多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你能列举一个人物,并简述他的事迹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5题。(14分)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助读资料】
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词汇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丘吉尔还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1953年,丘吉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
11.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2分)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3分)
15.阅读助读资料,将这张读书卡片上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时间 2012年4月8日
类别 人物介绍
丘吉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助读资料]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6~19题。(1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17.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忽啼求之 D.余闻之也久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19.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4分)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三、写作(40分)
20.《孙权劝学》一文,让我们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读书是一种爱好,一种品位,更是一种责任。读书长智,读书达理,读书明德。课标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读书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要学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