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的设计作为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具体的一环又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范文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制约和联系。
2、能力目标:初步体验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物的生存依赖着环境,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中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
课时:本节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或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一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生:同学1: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同学2: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同学3: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
师:很好,那同学们能分析出你们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响吗? 生:水、温度和光
师:不错,同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但注意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开写,这样便于学生在后面归纳。(多数班级的学生举的都是非生物因素的例子,教师也可参与举生物因素的例子)例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响,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举例分析。
生:同学1:它们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对!也就是捕食关系。同学2:农田里的小麦都在争夺阳光和地下水,是竞争关系。同学3:蜜蜂采蜜,是合作关系。 师:教师利用板书和同学们共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二、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观察P7图片资料,指导学生分析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图1、秋天,树木的叶片变黄并脱落
图2、初冬,大雁往南方迁徙
图3、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
图4、高原草甸没有参天大树
总结:
光 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活,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在陆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柳、槐、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
阳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阳光能够影响动物的体色。例如,大多数鱼身体背面的颜色较深,腹面浅淡,这就与阳光的照射有关系。光照还能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蚜虫培养在连续无光照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没有翅;把蚜虫培养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有翅。
温度 地球上温度变化的幅度极大,但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却很窄。过热或过冷,都会使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使生物死亡。以动物为例,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50 ℃的温度范围内,如果环境温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很多动物就难以生存了。温度还与植物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对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也有影响。
水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在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高达90%以上。动物体的含水量也大致相似,例如,鱼的含水量为70%,人体的含水量,初生婴儿为72%,成人为65%。
讨论1:图1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图2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温度),图3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图4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光、温度等。
讨论2:自然界的生物主要受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会,以它为食物来源的动物和人类就会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空气,植物、动物与人类就不能呼吸。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果缺少水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都会死亡。每一种生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活,超过这个温度范围都不能生存。
DIY-1: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日光照时间短于一定时间才有利于开花,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我们只需在培育过程中适当缩短日光照时间,如进行遮光处理,就能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DIY-2: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耳朵小,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有利于及时散失体内的热量。这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
三、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P8资料,观察图片,讨论一种生物和另一种生物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生物的影响,在这些生物中,既有同种的,也有不同种的。因此,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生物在种内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的现象是常见的。例如,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同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场所或其他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例如,有些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时期,往往为了争夺雌性个体而与同种的雄性个体进行斗争。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寄生、竞争、捕食,等等。
生物界中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人体和其他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人体和其他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等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等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竞争。竞争的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例如,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 d,其中的一种生长正常,另一种却全部死亡。捕食关系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例如,杜鹃捕食昆虫,狼捕食野兔,等等。
初中生物教学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分析
一、在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上
首先,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是要科学合理的构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保证已经制定好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可以是同桌间的合作、前两排间的合作等等,同时,由于每个成员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爱好、能力等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来选择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分类的标准,保证学生间的公平公正的竞争。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具体表现情况,要及时发现情况,并根据具体的成绩和表现重新进行人员安排和组合,不断的优化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人员,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的效率的发挥。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避免学生组员利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名义进行聊天,虽然气氛热闹参与度高,但不是合作学习的目的。最后,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明确的对小组的各个成员的任务,责任落实到位,每一个小组都配备有组长、记录员、交流员等,保证秩序,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大家共同体验不用的角色。
二、在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上
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而言,确实具有很多优势,但这要求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上要科学合理,否则其教学效果会打折扣的,并不是所有的生物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比如,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对于一些学习量比较大的章节可以选择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主动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又如,在合理膳食这一章节中,可以让学生提供自己每天的膳食表,再对比初中生合理膳食表,分析自身的膳食是否健康合理,集体讨论并选出每组、全部膳食最健康的同学。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保证学生在具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高效学习。另外,在对整体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己总结生物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加深对课程整体知识结构的认识、梳理知识要点和重点。
三、在实验教学中开展
生物是一门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的特殊学科,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避免不了生物教学实验。在具体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实验是需要合作学习的,单单凭学生一个人的能力进行生物实验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在植物种子萌发条件的这一章节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内部成员间互相探讨交流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并在实验中改变种子萌发的水份、温度、光合作用、土质等,探索种子萌发的情况。由于要改变的因素很多,一个学生很难自己独立完成,所以合作学习应当充分发挥作用,成员集体合作努力,把各自的实验中种子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进行总结汇报,最终实现学习的目的。
四、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
在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说学生才是合作学习的主体,但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具体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细心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等,及时调整学生的分组情况。在合作学习结束的时候,要适时的作出中肯的评价,以表扬为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批判,做好总结工作。
五、结语
合作学习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了,如何有效的开展,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常志强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区第八中学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上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教版
下一篇: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