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0,12课综合复习题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复习七年级历史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0 12课综合复习题,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10 12课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注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入题后的答题栏内,否则不得分)

  1.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赢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D.秦国主要依靠赢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赢政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所赞颂的秦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了文字 D.统一货币、度量衡

  3.小明的姓与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那么小明姓什么

  A.夏 B.秦 C. 隋 D.元

  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右图所示历史人物建立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朝 代名称和时间是

  A.秦朝 公元前770年 B.秦朝 公元前221年 C.西汉 公元前202年 D.隋朝 公元589年

  5.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 电影《英雄》中的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除,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下列选项中,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8. 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

  A. 甲骨文 B. 小篆 C. 楷书 D. 行书

  9. 现在有人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其出典是历史上的“圆形方孔钱”。下令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10. 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11.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不包括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12. 秦始皇的下列哪一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

  A. 推行郡县制 B. 统一度量衡 C. 统一文字 D. 焚书坑儒

  13. 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 防止秦朝人民发动起义 B. 阻止南北人民共同反秦

  C. 设置关卡征收重税 D.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

  1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度 C. 修建长城 D. 统一文字

  15.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 修筑万里长城 B. 地方设县 C. 使用圆形方孔钱 D.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6. 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7.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管理监察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户部尚书 18.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知识分子不满 B. 秦朝的统一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 C. 秦灭六国引起人民不满 D. 秦朝的暴政

  19.秦始皇当年幻想秦朝的统治能万世无穷,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算一算它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A. 10年 B. 15年 C. 25年 D. 30年

  2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张角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 D.黄巢起义

  21.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的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22.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①沉重的赋税 ②繁重的徭役 ③严酷的刑法 ④宦官专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3.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起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A. 首先提出平分土地的口号 B.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后人起来反抗推翻残暴的统治 C.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秦王朝 D. 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24.下列史料中,不能体现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A. 力役三十倍于古 B. 收太半之赋 C. 废先王之道 D. 刑者相伴于道

  25.“破釜沉舟”这一典故出自于下列哪一战役

  A. 城濮之战 B. 官渡之战 C. 巨鹿之战 D. 赤壁之战

  26.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推行儒家学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7.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始称皇帝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昭君出塞 D.创立科举制度

  28. 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大兴文字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削弱诸侯国的势D.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29.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3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景之治”的内容

  A. 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B. 劝百官关心农桑 C. 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 约法三章

  31.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 吸取秦亡教训 B. 减轻人民负担 C. 发展生产 D. 巩固封建统治

  32. 由于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一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接受这个建议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33. 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 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 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34. 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出身低微的卫青后来官至大将军,霍去病被封侯,主父偃被破格重用。这最能说明汉武帝

  A.独断专行 B.重用人才 C.勤政爱民 D.同情下层人民

  35.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二.非选择题

  1.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4分)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2分)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4分)

  2.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8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阅读材料回答: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2分)

  (2)汉初这样荒凉的景象是怎样造成的?(2分)

  (3)材料中的“上”是谁?他和汉初的其他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景象?出现了什么结果?(4分)

  4.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10分)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

  (1)主要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供应,色彩和样式单调,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应,食物匮乏、单调,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较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 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变化,人居面积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改善。

  行:改革开放前公交车、自行车是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出租车、私家车开始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旅游坐飞机也不稀罕。

  用:改革开放前主要的高档消费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录机(旧四大件)。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新四大件)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2)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变化: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3、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0 12课综合复习题相关文章

1.初一上册历史第12课测试题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4.初一上册历史第10课测试题及答案

5.2016年初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0,12课综合复习题

复习七年级历史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0 12课综合复习题,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10 12课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注意: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好的学习习惯是复习七年级历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好的学习习惯,能让我们在复习七年级历史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复习七年级历史效率,它还是成功的开始;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

  •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考试的日子日益临近,感觉复习得不错的你,一定要再接再厉,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希

243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