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地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整理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当学习七年级地理课文时,对那些使我们迷惑的知识点必须搞清楚。小编整理了关于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一)

  大洲和大洋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识记P29图2.6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二)

  语言和宗教

  (一) 主要语言的分布(见教材P75图4.13)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____、伊斯兰教、佛教

  ____: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宗教建筑:____——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 佛教——寺庙,佛塔。)

  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三)

  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麦哲伦环球航行;

  (6)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 (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30°和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 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2.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7年级地理知识点学习大家做好了吗?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初一地理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2.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4.初一地理上册知识要点

5.七年级必背地理知识点

200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