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只有有一个很好的地理教案,其地理课程的效果才能会明显。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
气温和降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有关地图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看图A、B,引导学生了解“除夕之夜,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
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果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板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提问: 同学们请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紧接着追问第二个问题“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总结:大家对气温都非常感兴趣,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气温的变化
一、在黑板上写出一句习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并设置一个问题:“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讲授: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总结都有哪些值,这些值都是如何得来的。
常用描述气温的值有:
a.日最高气温;b.日最低气温;c.日平均气温;d.月平均气温;e.年平均气温。这些值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
读图:学生读图P69图,完成读图活动。
① 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
② 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度数。
③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做什么?
小结: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日出前后。
二、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
读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1.黑龙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约为-28℃以下)
2.海南省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16℃以上)
3.计算一下,我国南北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相差约50℃)
4.自南向北,我国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愈往北,气温愈低)
5.在图上找出0℃等温线,看看它大体与哪条河流和哪条山脉的分布一致。(向学生说明,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要求学生记住)
归纳: 从一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过渡: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读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思考:1.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
气温在20℃以上。)
2.黑龙江省北部和海南省南部的七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黑龙江省北部约为16℃,海南省南部约为28℃,我国南北七月平均气温相差仅12℃左右,气温差 别不大。)
3.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因为这里海拔特别高,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归纳: 从七月平均气温图上我们看到: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气温
均在20℃以上,全国普遍高温。
板书: 2.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过渡: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板书: 三、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
读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提问: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热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热量带。请同学们想一想:划分地球五带的依据是什么?我国主要位于哪个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来划分的,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过渡: 那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一个地方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呢?
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读图观察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5个温度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还形成了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垂直温度带)
那么,我国的各温度带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省级行政区等有关地图相对应,尤其应着重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等温线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归纳小结:寒温带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中温带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温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位于滇、粤、台南部和海南省。
课堂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3)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七年级地理混合式教学实践
摘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教学领域,推动了新的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E学习的平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E学习的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基本学习能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然而课堂E学习不能纯粹化,因此E学习的平台与传统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E学系平台为基础,开展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E学习的平台;初中地理;混合式教学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也对现代教育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谓的E学习指的是E-Learning(ElectronicLearning),也就是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纯粹应用E学习的平台来进行教学又会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交流,因此将传统课堂教学和E学习的平台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视为一种更为科学、更为实用的教学模式。
1.混合式教学模式
E学习的平台的出现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E学习,又被翻译为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不同的翻译方法也表明了对E学习的不同观点,而这3种观点都强调将网络资源和数字化内容结合起来,通过数字技术来对教育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快速学习和网络传播的目的,逐渐向无纸化教学、虚拟化教学的方向发展。然而纯粹应用E学习的平台进行教学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E学习的平台中在线交流的模式忽视了最快捷、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减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正面的语言交流,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被逐渐拉大。而且E学习的平台在一些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中也并不适用,因此一些教育学者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1]。也就是将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混合起来、将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混合起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混合起来。
2.基于E学习的平台的初中地理混合式教学策略
2.1将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混合起来
所以教无常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情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个人表现、教学语言、肢体语言和板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而基于E学习的平台的在线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体现良好的人机互动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例如初中地理《降水的变化和分布》这一章的教学中,要对降水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充分应用E学习的平台的分组讨论功能,设计一个“我想对你说”的教学环节,教师先通过分组研讨功能在E平台上向学生发布一些极端降水的数据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心理波动,然后再让学生选择一种极端降水天气,向受极端天气影响的人们送去自己的关心和祝福。这个教学环节既使学生对极端降水的天气有了一定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予以关注,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将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混合起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就要用到现代媒体,也要应用到传统媒体,二者的混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信息技术和黑板板书的结合,能够创造一个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教学环境。一直以来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非常强调积极应用各种现代媒体,例如多媒体、EDA技术、多媒体CAI课件等,这些现代媒体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各种天气现象,展示世界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音乐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但是教师要考虑到如果只使用现代媒体,学生也可能因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而感到疲劳,或者被过多的无效信息所干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传统的,黑板板书也不可偏废。在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些知识重点进行总结,并将其制作成为简明扼要的板书[2]。
2.3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混合起来
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比较重视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在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但是带来了学生学习过于散漫、随意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结合这两种教学观点,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达到和谐的境界。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适当地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习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而学生可以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依据进行讨论交流和自主探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3]。
3.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E学习的平台为基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将所有的学生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也可以通过E平台的展示功能来畅所欲言,进一步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李妍 单位:常州市新闸中学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