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数学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祝你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顺利!小编整理了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8的立方根是(  )

  A.3 B.±3 C.2 D.±2

  2.计算(﹣a2b)3的结果是(  )

  A.﹣a6b3 B.a6b C.3a6b3 D.﹣3a6b3

  3.计算(x﹣6)(x+1)的结果为(  )

  A.x2+5x﹣6 B.x2﹣5x﹣6 C.x2﹣5x+6 D.x2+5x+6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为(  )

  A.12 B.16 C.20 D.16或20

  5.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③去,这样做根据的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为(  )

  A.S.A.S. B.A.S.A. C.A.A.S. D.S.S.S.

  6.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将余下部分拼成一个梯形,根据两个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的关系,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b的恒等式为(  )

  A.2=a2+2ab+b2

  C.a2﹣b2=(a+b)(a﹣b) D.a2+ab=a(a+b)

  7.如果x+y=3,xy=1,则x2+y2=(  )

  A.9 B.11 C.7 D.8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8.16的平方根是      .

  9.分解因式:a2+a=      .

  10.计算: + =      .

  11.直接写出一个负无理数      .

  12.如图,在数轴上点A和点B之间的整数是      .

  13.如x+m与2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

  14.已知:x2﹣2y=5,则代数式2x2﹣4y+3的值为      .

  15.若x2+mx+4是完全平方式,则m=      .

  16.如图,在△ABC中,AB=AC,CD平分∠ACB,∠A=36°,则∠BDC的度数为      .

  17.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nAnC的平分线AnBn+1折叠,点B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我们就称△ABC是好三角形.

  小丽发现好三角形折叠的次数不同∠B与∠C的数量关系就不同.并作出展示:

  第一种好三角形:如图2,沿AD折叠一次,点B与点C重合;

  第二种好三角形:如图3,沿着AB1、A1B2经过两次折叠.

  (1)小丽展示的第一种好三角形中∠B与∠C的数量关系是      ;

  (2)如果有一个好三角形ABC要经过5次折叠,最后一次恰好重合.则∠B与∠C的数量关系是      .

  三、解答题(共89分)

  18.计算:

  (1)a(3a+4b);

  (2)(x﹣3)(2x﹣1);

  (3)(﹣64x4y3)÷(﹣2xy)3.

  19.分解因式:

  (1)x3﹣x;

  (2)x(x﹣y)+y(y﹣x).

  20.先化简,再求值:x(x﹣2)﹣(x+1)(x﹣1),其中x=10.

  21.如图,已知∠1=∠2,∠C=∠D,求证:AC=BD.

  2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6x2y+12xy﹣24xy3 )平方厘米,它的宽为6xy厘米,求它的长为多少厘米?

  23.如图,在△ABC中,AB=AC,∠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

  (1)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等腰三角形;

  (2)判断EF、BE、FC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4.(1)分解下列因式,将结果直接写在横线上:

  x2﹣2x+1=      ,25x2+30x+9=      ,9x2+12x+4=      .

  (2)观察上述三个多项式的系数,

  有(﹣2)2=4×1×1,302=4×25×9,122=4×9×4,于是小明猜测:若多项式ax2+bx+c(a>0)是完全平方式,那么实系数a、b、c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关系.

  ①请你用数学式子表示系数a、b、c之间的关系      .

  ②解决问题:在实数范围内,若关于x的多项式mx2+8x+n是完全平方式,且m,n都是正整数,m≥n,求系数m与n的值.

  (3)在实数范围内,若关于x的多项式x2+mx+2n和x2+nx+2m都是完全平方式,利用(2)中的规律求mn的值.

  2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提示: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90°)

  (1)如图1,若点G是线段CD边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D重合),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求证:△ABF≌△DAE.

  (2)如图2,若点G是线段CD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判断线段EF与AF、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若点G是直线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探究线段EF与AF、BF的数量关系.(请画图、不用证明、直接写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8的立方根是(  )

  A.3 B.±3 C.2 D.±2

  【考点】立方根.

  【分析】直接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8的立方根为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若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立方根,记作 .

  2.计算(﹣a2b)3的结果是(  )

  A.﹣a6b3 B.a6b C.3a6b3 D.﹣3a6b3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积的乘方性质:(ab)n=anbn,幂的乘方性质:(am)n=amn,直接计算.

  【解答】解:(﹣a2b)3=﹣a6b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幂运算的性质,注意结果的符号确定,比较简单,需要熟练掌握.

  3.计算(x﹣6)(x+1)的结果为(  )

  A.x2+5x﹣6 B.x2﹣5x﹣6 C.x2﹣5x+6 D.x2+5x+6

  【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x2+x﹣6x﹣6=x2﹣5x﹣6.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为(  )

  A.12 B.16 C.20 D.16或2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当4为腰时,4+4=8,故此种情况不存在;

  ②当8为腰时,8﹣4<8<8+4,符合题意.

  故此三角形的周长=8+8+4=2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边关系,解答此题时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

  5.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③去,这样做根据的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为(  )

  A.S.A.S. B.A.S.A. C.A.A.S. D.S.S.S.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解答】解: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开放性的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已知选择方法.

  6.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将余下部分拼成一个梯形,根据两个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的关系,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b的恒等式为(  )

  A.2=a2+2ab+b2

  C.a2﹣b2=(a+b)(a﹣b) D.a2+ab=a(a+b)

  【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专题】计算题.

  【分析】可分别在正方形和梯形中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两式联立即可得到关于a、b的恒等式.

  【解答】解:正方形中,S阴影=a2﹣b2;

  梯形中,S阴影= (2a+2b)(a﹣b)=(a+b)(a﹣b);

  故所得恒等式为:a2﹣b2=(a+b)(a﹣b).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表示,运用不同方法表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7.如果x+y=3,xy=1,则x2+y2=(  )

  A.9 B.11 C.7 D.8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x+y=3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将xy的值代入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将x+y=3两边平方得:(x+y)2=9,

  即x2+2xy+y2=9,

  将xy=1代入得:x2+2+y2=9,即x2+y2=7.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8.16的平方根是 ±4 .

  【考点】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4)2=16,

  ∴16的平方根是±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9.分解因式:a2+a= a(a+1) .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

  【解答】解:a2+a=a(a+1).

  故答案为:a(a+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得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

  10.计算: + = 3 .

  【考点】实数的运算.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4﹣1=3,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1.直接写出一个负无理数 ﹣π .

  【考点】无理数.

  【专题】开放型.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写出一个负无理数﹣π,

  故答案为:﹣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12.如图,在数轴上点A和点B之间的整数是 2 .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与数轴.

  【分析】可用“夹逼法”估计 , 的近似值,得出点A和点B之间的整数.

  【解答】解:1< <2;2< <3,

  ∴在数轴上点A和点B之间的整数是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最接近无理数的两个有理数的值.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

  13.如x+m与2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  .

  【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已知式子,可找出所有含x的项,合并系数,令含x项的系数等于0,即可求m的值.

  【解答】解:∵x+m与2x+3的乘积中含x项的系数是(3+2m),

  ∴3+2m=0,

  ∴m=﹣ .

  故答案是﹣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注意不含某一项就是说含此项的系数等于0.

  14.已知:x2﹣2y=5,则代数式2x2﹣4y+3的值为 13 .

  【考点】代数式求值.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观察题中的两个代数式x2﹣2y=5和2x2﹣4y+3,可以发现,2x2﹣4y=2(x2﹣2y),因此可整体求出2x2﹣4y的值,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出所求的结果.

  【解答】解:∵x2﹣2y=5,

  代入2x2﹣4y+3,得

  2(x2﹣2y)+3=2×5+3=13.

  故填13.

  【点评】代数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没有明确告知,而是隐含在题设中,首先应从题设中获取代数式x2﹣2y的值,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

  15.若x2+mx+4是完全平方式,则m= ±4 .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2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2积的2倍,故m=±4.

  【解答】解: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2积的2倍,

  故m=±4,

  故填±4.

  【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16.如图,在△ABC中,AB=AC,CD平分∠ACB,∠A=36°,则∠BDC的度数为 72°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AB=AC,CD平分∠ACB,∠A=36°,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可求得∠B等于∠ACB,并能求出其角度,在△DBC求得所求角度.

  【解答】解:∵AB=AC,CD平分∠ACB,∠A=36°,

  ∴∠B=(180°﹣36°)÷2=72°,∠DCB=36°.

  ∴∠BDC=72°.

  故答案为:72°.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在△CDB中从而求得∠BDC的角度.

  17.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nAnC的平分线AnBn+1折叠,点B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我们就称△ABC是好三角形.

  小丽发现好三角形折叠的次数不同∠B与∠C的数量关系就不同.并作出展示:

  第一种好三角形:如图2,沿AD折叠一次,点B与点C重合;

  第二种好三角形:如图3,沿着AB1、A1B2经过两次折叠.

  (1)小丽展示的第一种好三角形中∠B与∠C的数量关系是 ∠B=∠C ;

  (2)如果有一个好三角形ABC要经过5次折叠,最后一次恰好重合.则∠B与∠C的数量关系是 ∠B=5∠C .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分析】(1)在小丽展示的第一种好三角形中,如答图1,根据折叠的性质推知∠B=∠C;

  (2)根据折叠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A1A2B2=∠C+∠A2B2C=2∠C;根据四边形的外角定理知∠BAC+2∠B﹣2C=180°①,根据三角形ABC的内角和定理知∠BAC+∠B+∠C=180°②,由①②可以求得∠B=3∠C;利用数学归纳法,根据小丽展示的三种情形得出结论:∠B=n∠C.

  【解答】解:(1)∠B=∠C;

  如答图1,沿AD折叠一次,点B与点C重合,则AB=AC,故∠B=∠C.

  故答案为:∠B=∠C;

  (2)如答图2所示,在△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2A2C的平分线A2B3折叠,点B2与点C重合,则∠BAC是△ABC的好角.

  证明如下:∵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AA1B1,∠C=∠A2B2C,∠A1 B1C=∠A1A2B2,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A1A2B2=∠C+∠A2B2C=2∠C;

  ∵根据四边形的外角定理知,∠BAC+∠B+∠AA1B1﹣∠A1 B1C=∠BAC+2∠B﹣2∠C=180°,

  根据三角形ABC的内角和定理知,∠BAC+∠B+∠C=180°,

  ∴∠B=3∠C;

  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一知,当∠B=∠C时,∠BAC是△ABC的好角;

  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二知,当∠B=2∠C时,∠BAC是△ABC的好角;

  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三知,当∠B=3∠C时,∠BAC是△ABC的好角;

  故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B=n∠C;

  所以,一个好三角形ABC要经过5次折叠,最后一次恰好重合.则∠B与∠C的数量关系是:∠B=5∠C.

  故答案为:∠B=5∠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答此题时,充分利用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以及折叠的性质.难度较大.

  三、解答题(共89分)

  18.计算:

  (1)a(3a+4b);

  (2)(x﹣3)(2x﹣1);

  (3)(﹣64x4y3)÷(﹣2xy)3.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整式.

  【分析】(1)原式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3)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3a2+4ab;

  (2)原式=2x2﹣x﹣6x+3=2x2﹣7x+3;

  (3)原式=﹣64x4y3)÷(﹣8x3y3)=8x.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分解因式:

  (1)x3﹣x;

  (2)x(x﹣y)+y(y﹣x).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计算题;因式分解.

  【分析】(1)原式提取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2)原式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1)原式=x(x2﹣1)=x(x+1)(x﹣1);

  (2)原式=x2﹣2xy+y2=(x﹣y)2.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0.先化简,再求值:x(x﹣2)﹣(x+1)(x﹣1),其中x=10.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按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和平方差公式化简,然后把给定的值代入求值.

  【解答】解:原式=x2﹣2x﹣x2+1=﹣2x+1,

  当x=10时,原式=﹣2×10+1=﹣19.

  【点评】考查的是整式的混合运算,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以及合并同类项的知识点.

  21.如图,已知∠1=∠2,∠C=∠D,求证:AC=B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利用AAS判定△ABC≌△BA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求得AC=BD.

  【解答】证明:∵ ,

  ∴△ABC≌△BAD(AAS).

  ∴AC=B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本题比较简单,做题时要找准对应关系.

  2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6x2y+12xy﹣24xy3 )平方厘米,它的宽为6xy厘米,求它的长为多少厘米?

  【考点】整式的除法.

  【分析】利用矩形面积公式,结合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求出答案.

  【解答】解:∵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6x2y+12xy﹣24xy3 )平方厘米,它的宽为6xy厘米,

  ∴它的长为:(6x2y+12xy﹣24xy3 )÷6xy=(x+2﹣4y2)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3.如图,在△ABC中,AB=AC,∠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

  (1)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等腰三角形;

  (2)判断EF、BE、FC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EF=∠ABC,∠AFE=∠ACB,等量代换得到∠AEF=∠AF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DB=∠DBC,∠FDC=∠DC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BD=∠DBC,∠FCD=∠DCB,等量代换得到∠EBD=∠EDB,∠FDC=∠FCD,得到∠DBC=∠DCB,即可得到结论;

  (2)由(1)证得DE=BE,DF=CF,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AB=AC,

  ∴∠ABC=∠ACB,

  ∵EF∥BC,

  ∴∠AEF=∠ABC,∠AFE=∠ACB,

  ∴∠AEF=∠AFE,

  ∵EF∥BC,

  ∴∠EDB=∠DBC,∠FDC=∠DCB,

  ∵∠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

  ∴∠EBD=∠DBC,∠FCD=∠DCB,

  ∴∠EBD=∠EDB,∠FDC=∠FCD,

  ∵∠ABC=∠ACB,

  ∴∠DBC=∠DCB,

  ∴BE=DE,DF=CF,

  ∴△ABC,△AEF,△BOC,△BEO,△CF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EF=BE+CF,

  理由:由(1)证得:DE=BE,DF=CF,

  ∴EF=DE+DF=BE+CF.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熟练掌握性质与判定是解本题的关键.

  24.(1)分解下列因式,将结果直接写在横线上:

  x2﹣2x+1= (x﹣1)2 ,25x2+30x+9= (5x+3)2 ,9x2+12x+4= (3x+2)2 .

  (2)观察上述三个多项式的系数,

  有(﹣2)2=4×1×1,302=4×25×9,122=4×9×4,于是小明猜测:若多项式ax2+bx+c(a>0)是完全平方式,那么实系数a、b、c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关系.

  ①请你用数学式子表示系数a、b、c之间的关系 b2=4ac .

  ②解决问题:在实数范围内,若关于x的多项式mx2+8x+n是完全平方式,且m,n都是正整数,m≥n,求系数m与n的值.

  (3)在实数范围内,若关于x的多项式x2+mx+2n和x2+nx+2m都是完全平方式,利用(2)中的规律求mn的值.

  【考点】完全平方式.

  【专题】规律型.

  【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2)①根据已知等式得出b2=4ac,即可得出答案;

  ②求出64=4mn,求出方程的特殊解即可;

  (3)根据规律得出m2=8n且n2=8m,组成一个方程,求出mn即可.

  【解答】解:(1)x2﹣2x+1=(x﹣1)2,25x2+30x+9=(5x+3)2,9x2+12x+4=(3x+2)2,

  故答案为:(x﹣1)2,(5x+3)2,(3x+2)2;

  (2)①b2=4ac,

  故答案为:b2=4ac;

  ②∵关于x的多项式mx2+8x+n是完全平方式,且m,n都是正整数,m≥n,

  ∴82=4mn,

  ∴只有三种情况:m=16,n=1或m=4,n=4或m=8,n=2;

  (3)∵关于x的多项式x2+mx+2n和x2+nx+2m都是完全平方式,

  ∴m2=4×2n=8n且n2=4×2m=8m,

  ∴m2n2=64mn,

  ∴m2n2﹣64mn=0,

  ∴mn(mn﹣64)=0,

  ∴mn=0或mn=64.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出b2=4ac是解此题的关键.

  2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提示: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90°)

  (1)如图1,若点G是线段CD边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D重合),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求证:△ABF≌△DAE.

  (2)如图2,若点G是线段CD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判断线段EF与AF、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若点G是直线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探究线段EF与AF、BF的数量关系.(请画图、不用证明、直接写答案)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B=AD,∠DAB=90°,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ED=∠AFB=90°,求出∠ADE=∠BAF,根据AAS证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

  (2)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B=AD,∠DAB=90°,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ED=∠AFB=90°,求出∠ADE=∠BAF,根据AAS证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根据全等得出AE=BF,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B=AD,∠DAB=90°,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ED=∠AFB=90°,求出∠ADE=∠BAF,根据AAS证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结合G点可能在BC延长线上以及在线段BC上和在CB延长线上分别得出答案.

  【解答】(1)证明: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DAB=90°,

  ∴∠DAE+∠BAE=90°,

  ∵DE⊥AG,BF⊥AG,

  ∴∠AED=∠AFB=90°,

  ∴∠EAD+∠ADE=90°,

  ∴∠ADE=∠BAF,

  ∵在△ABF和△DAE中

  ,

  ∴△ABF≌△DAE(AAS);

  (2)解:EF=AF+BF,

  理由是:如图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DAB=90°,

  ∴∠DAE+∠BAF=180°﹣90°=90°,

  ∵DE⊥AG,BF⊥AG,

  ∴∠AED=∠AFB=90°,

  ∴∠EAD+∠ADE=90°,

  ∴∠ADE=∠BAF,

  ∵在△ABF和△DAE中

  ,

  ∴△ABF≌△DAE(AAS);

  ∴AE=BF,

  ∴EF=AE+AF=AF+BF;

  (3)解:如图3所示:

  ∵BF⊥AG,DE⊥AG,

  ∴∠BFA=∠DEA=90°.

  ∵∠BAF+∠ABF=90°,∠BAF+∠EAD=90°,

  ∴∠EAD=∠FBA.

  在△ABF和△DAE中,

  ∵ ,

  ∴△ABF≌△DAE(AAS).

  ∴FB=AE.

  ∵AE=EF+AF,

  ∴EF=BF﹣AF.

  如图4,∵DE⊥AG,BF⊥AG,

  ∴∠BFA=∠DEA=90°.

  ∵∠BAF+∠ABF=90°,∠BAF+∠EAD=90°,

  ∴∠EAD=∠FBA.

  在△ABF和△DAE中,

  ∵ ,

  ∴△ABF≌△DAE(AAS).

  ∴AE=BF.

  ∵AE+EF=AF,

  ∴EF=AF﹣BF;

  如图5,∵DE⊥AG,BF⊥AG,

  ∴∠BFA=∠DEA=90°.

  ∵∠BAF+∠ABF=90°,∠BAF+∠EAD=90°,

  ∴∠EAD=∠FBA.

  在△ABF和△DAE中,

  ,

  ∴△ABF≌△DAE(AAS).

  ∴AE=BF.

  ∵AE+AF=EF,

  ∴EF=AF+BF.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相关文章: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2.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3.最新人教版五上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4.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5.初二数学人教版试题

196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