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大学生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在大学里,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果想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与人宽、对己严,以礼待人,多干少说,切忌以自我为中心。下面是大学生严以律己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生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一:
古时候,有一个智者把同样的汤勺和美味的肉汤分别送给两个村子后去探访。看到其中一个村的房子中间熊熊燃烧着火堆,上面吊着煮肉汤的大锅,锅里的汤沸腾着,散发着令人垂涎的香味。汤锅的周围却挤着一个个面黄肌瘦的人,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个好几尺长的大汤勺,汤勺是铁的,汤勺的柄也是铁的,只有手握的一段是木制的。每个人都贪婪又拼命地舀着锅里的汤,可是谁也喝不到嘴里。有的人不得要领,不是汤伤了自己的手和脸,就是伤了身边人的手和脸,他们互相指责并相互谩骂。在另一个村里,智者看到房子的中间也吊着一个热汤锅,也有许多人围着汤锅。每个人手中也拿着同样长柄的汤勺,但是这里没有叫嚷和吵骂的声音,只有满意的喝汤声。他们每个人都红光满面,他们静静地坐在锅边喝汤,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把盛上来的肉汤喂给对面的人喝,于是每个人都喝到了肉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在集体里,离不开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和宿舍的几个同学能从五湖四海集中到一个屋檐下生活,一起度过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大学生活,是难得的缘分,彼此需要好好珍惜。
人是社会中的个体,交往是个体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要。寝室是锻炼同学处理人际关系和培养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同学之间接触最紧密,了解最深入,矛盾最集中的重要场所。构建优良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我们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并分享彼此的喜悦。优良的人际交往还能及时让我们倾吐心中的烦恼,保持心情舒畅。正像培根所讲:“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当然,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优良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我们增长才干,开启心智,获得成功。因为一个人知识的获得不外乎通过间接学习和直接学习这两条途径,而善于通过直接学习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交往的人。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优良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另外,优良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路径。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用身边的同学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用身边的同学作为镜子来折射自己的形象,这也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重要方法,而这个评价过程需要在交往中完成。
一般来说,大学宿舍同学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洗澡,乱扔东西,干扰他人作息,常借用别人的物品损坏不修或不归还,未经同意翻动室友私人物品;占小便宜;喜欢讲别人的闲话;性格不合或观念差异等。据调查研究发现,生活习惯和成长背景的不同是造成宿舍矛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无法融入室友的圈子,一些同学只能选择独来独往,跟同宿舍室友的关系越来越冷淡。有的大学生反映,他们反感的原因其实根源于一些生活细节,比如:吸烟污染寝室空气;在寝室里上网听音乐影响他人休息;脏衣服、袜子长时间不洗等等,总的说来,就是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别人相处。
其实与人相处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应该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理解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有了理解,人与人之间才能少去许多的磨擦和对立;有了理解,人们才有望相互接纳融洽相处。基于对理解的这种认识,人们曾经喊出口号: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理解,才会有心灵的沟通,才会有深厚的友谊,才会有家庭的温馨,才会有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以他人为镜,经常“自省”,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际关系交往中颇受好评,很得“人缘”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乐观、聪明、有个性、独立性强、坦诚、有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等,而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受人欢迎的人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性、以自我为中心、虚伪自卑等等。有了以上的参照标准,我们就可以对照自己,扬长避短。
学会尊重、团结、包容他人的个性特点,一旦同学受人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扫除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是坦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丧失自我。阿谀奉承、随声附和并不能换来优良的人际关系。消极的情绪,如不快、痛苦、愤怒、失望等,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化解不良情绪,这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在交往中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当然,如果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并改正。
主动交往,助人为乐,自己也能分享快乐。在平时生活中,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与同学交流,主动帮助别人,多做些公共事务。在一个大集体里生活,个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多一些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能让大家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一个和谐的团队,要求每个人都多献出一份爱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然总要有人主动帮助别人,多吃点亏,别人就多得点好处,久而久之也能影响到大多数人。大多数人都愿意吃点亏,把好处让给别人,这个集体就沉浸在爱心里。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吃亏,都只想得好处,这个集体就变成了利益争斗场。因此,我说“吃亏是福”。在集体中做人,首先就要愿意吃亏,发吃亏为乐。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果想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与人宽、对己严,以礼待人,多干少说,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正确对待与同学间的矛盾。如果与同学在利益上出现矛盾,甘愿“糊涂”;在观点上或学术上与同学出现矛盾,要“求同存异”,得理让人。
与同学相处,应坦诚相待,但在给同学提意见时,则需要讲究方法。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体会。维护和谐的生活环境,也会给自己创造一个优良的心境。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一定要冷静处理,如暂时避开对方一段时间,或者找亲朋好友倾诉。以后找合适的机会跟对方和解。这些都是化解矛盾不可缺少的技巧,并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另外,农村同学来到城市,除了适应大学生活外,还有一个如何适应城市生活的问题,因此,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树立信心,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因为自己的某些不足而盲目自卑。要注意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慢慢去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应该容许自己犯错误、闹笑话。越是苛求完美,不容许自己犯错误,可能越容易出差错。要注意放松心态,避免急于求成。同时,也不要用逃避和故作清高来掩饰自己的弱点和内心的自卑。要注意多交朋友,主动求助,使自己尽快融入新的群体,适应新的生活。
雷锋同志说过“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永不会干涸”,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如果在教室中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为同学服务将能更好地体现我们的价值。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化时代,也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优良的团队合作精神。对环境适应快的大学新生,借助团队力量,很快就能成为教室中的核心人物,希望你尝试担任一定的教室工作。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广,锻炼的机会也越多,能力的提高也越快。
与人和睦相处还有一些技巧供你参考。如以真诚的方法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学会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众,和别人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心境,鼓励别人谈他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学会赞美别人。为了深入了解同学的思想状况和感情需要,还必须加强交流。同宿舍同学的交往具有“近邻性”的先决条件,如果能够敞开心扉,以诚相待,同学关系就会在不断的交流中调整、加深、巩固和升华。同宿舍同学沟通方式很多,或采用个别谈心的方法,谈家庭,谈学习,谈见闻;或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进行郊游、联欢、打扫卫生等。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同宿舍同学产生思想波动、患病或遇到其他困难时,要真诚关心,热度相助。与人为善是人际关系的致胜法宝,“善大莫过于诚”,真诚是人们心目中最可贵的也是最有分量的人际交往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还要学会理智地说“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常事务和安排,当别人有求于己,而自己确实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可以诚恳地表示如果对方不着急的话,可以在完成手头的事情以后协助对方,以求得他人的信任和理解。
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二:
严以律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官箴》曰:“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
严以律己出自宋朝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以律己,出而见之事攻;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其意为严格约束自己,放手一搏时就要有所作为;心怀子民,作为都是关于治国之道的。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以律己,是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为政之基。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所面临的考验与诱惑复杂多样,唯有常怀律己之心,方能保持清正廉洁。
严以律己当敬畏群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群众支持,站得牢,立得住。要做到敬畏群众其实不需要太多纷繁复杂的东西,只需要领导干部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而不是将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父母官”。
然而,近年来,极少数领导干部却将群众抛到了一边,他们只敬畏官职比自己高的人,敬畏风水,敬畏鬼神,却唯独不敬畏群众。他们不去倾听群众的声音,对群众的监督置若罔闻,面对群众的告状更是疾言厉色,毫无惧色。他们视群众为乌合之众,认为其目光短浅,自私市侩,人微言轻,掀不起什么大浪。他们认为,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群众就应该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有权在手,群众其奈我何?这类少数人执政方式、执政行为,深深伤害了干群关系,导致民怨沸腾,积重难返,将党和政府置于了“火山口”、“炸药桶”之上。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多,仔细去剖析这些群体性事件,无不发现根源问题在于领导干部丢失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个“传家宝”,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民生欠账较多,信访案件增多,群众利益受损,以致积怨过深、矛盾一触即发。
敬畏群众当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敬畏群众不是对群众避而不见,敬而远之,反而更需要到群众中去,离群众更近些。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希望,不需要什么,排斥什么,痛恨什么,在作决策时才不会想当然,“拍脑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关怀群众的冷暖,少一些“个人政绩”。锦上添花不及雪中送炭,把群众利益看得重一些,把个人利益看得轻一些,敬畏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方能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方能永固执政之基。
沈浩作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小岗村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力。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动力,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是在对人民负责的信念支撑下,为群众干事,为群众造福,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他是一个真正向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他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为小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
严以律己当慎独慎微
慎独,即独处时要谨慎,指的是个人独处时仍能够严格遵守道德和行为准则,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独处无人时,脱离了群众和组织的监督视线,各种诱惑扑面而来,这其中最大的诱惑当数权、钱、色。许多干部经不起诱惑,眼见无人,便腐败堕落,导致违法乱纪蔓延滋长。
慎微,即注意小处、小事,是慎独的应有之义。慎微,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重视细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小节并不小,大节、小节,大事、小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领导干部要严于自律,加强修养,小处不可随便,坚持从小事做起,要管得住“小”,勤为善“小”,并在持之以恒的积累中日臻完善。
慎独慎微,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监督和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和八小时以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慎独慎微,当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北宋名臣王安石不爱官、不贪钱、不爱色,是个地地道道的“三不爱”官员。他不恋官位,进士及第后,其他人都汲汲奔走要谋求一个馆阁之职或京官留在汴梁,这样提升的机会多。而王安石主动请求到偏远地方任职,来到鄞县(今宁波市)出任县令,其后几次辞京官,并在事业最鼎盛之时,坚决辞去相位,回家隐居。他不贪钱财,辞相搬出相府时,所有的官府之物寸草不带。其夫人特别喜欢那里的一张床,想按照价格付钱买下来,王安石也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这样将来会说不清楚。王安石不爱女色,终生一妻,更无任何桃色事件,绝无绯闻。仅此三项,便可令王安石名垂青史。
新时期,有的领导干部却耐不住寂寞生活,经不起钱色诱惑,亲手导演了自己的双面生活,走上了不归之路。以来,那些在党的反腐倡廉风暴中被拍死的苍蝇,被打倒的老虎,无一不涉及权钱、权色交易,从一点一滴开始蜕化变质,最终积重难返。
慎独慎微,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这样,在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前,方能多一丝沉稳,少一些浮躁;多一些高雅情趣,少一些市井庸俗;多一些高风亮节,少一些功名利禄。这样,才能经得住名、利、色等各种诱惑。
严以律己当勤于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省”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指引新时期党的干部勤于自省,勇于修正自身不足的重要指引。自省是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严以律己,就必须培养自省能力,注重自省,善于自省。正如胡锦涛所言:“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作为领导干部,掌权时,要切忌放纵不羁,得意忘形;失落时,要避免沉溺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要慎独慎行,警钟长鸣。
作为领导干部,要勤于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群众的关系。领导干部要正确、如实地认识自我,发觉自我的优点,捕捉自己的不足,从而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作为领导干部,要勤于自我调节。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一些波浪挫折,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情绪。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民众所赋予的权力,需勤于自我调节,不能将工作、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对待群众,不能冷眼冷言,更不能疾言厉色,要以最好的面貌去面对群众,对群众和蔼一些、亲善一些、工作认真一些,让群众感受到温暖。
作为领导干部,要勤于自我教育。自己的缺点,懒惰、忌妒、迷妄、矛盾,有一些别人不知,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只有自己可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学习。领导干部要强化自我教育的意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对待,从而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勤于自省,是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自我保障。沈浩等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能把个人的一切都奉献给党的事业,甘做人民的公仆,是与他们长年勤于自省,坚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宗旨意识,加强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分不开的。而近年来,在党的反腐倡廉风暴中倒下的干部之所以逐步走上违法违纪的犯罪道路,往往都是缺乏自省吾身的勇气,致使在作风上出现了缺口,在行动上放松了自我要求和党性原则,最后发展到理想信念动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严以律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官箴》曰:“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领导干部唯有从严要求自身,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以优秀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传递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环境。
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三:
水思源,忆古思今,我们更应倍加珍惜现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严以律己,践以廉政,确保“生命之树常青”。
一是重修学,增强免疫力。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关键时刻不被名利所惑;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经常保持清醒头脑,关键时刻不被金钱所诱;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真正做到与时惧进,关键时刻不被教条所锢;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键时刻不被困难所阻。总之,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孜孜以求,学而不息,努力做到入脑入心,真学真用。
二是重修身,增强约束力。“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客”、“名节源于修身”。我们要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率先坚持“八荣八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不断净化自己的“生活圈”。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坚决抵制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诱惑,不断净化自己的“娱乐圈”。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坚决抵制为谋私利、奉迎讨好的人的拉拢,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三是重修心,增强自制力。古人云:“心,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修心就是要始终保持健康的、向上的从政心态。应该看到,一些落马的腐败官员多是心理扭曲造成的,他们大致有 “有权不用,过期无效”的急利心理,“贵妻富子,殷实家庭”的自富心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后顾心理,“贪图享受,娱乐人生”的享乐心理等不同的不良心理状态。深入分析起来,这些腐败分子大都是从有所作为到渐进蜕变,最后堕落犯罪,贯穿着失衡补偿、双重人格、侥幸支撑的心理过程。因此,只有具备良好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做到理性的看待现实,才能正确地运用好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四是重修德,增强感召力。修德,对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权力既可以造福人民,也会祸害人民;既可以给自己带来荣耀,也会给自己带来毁灭。因此,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绝不能手中有了权就忘乎所以。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各种科学知识之“道”,才有认识、驾御、改造主观世界之“德”。理论是道德之魂。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正派,为官才有坚实的基础。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官德所在。为民做官就必须强化宗旨意识。以德用权,方能取信于民。
当前,正值全县上下全力建设群岛新区的开局之年,作为舟山核心区块之一的岱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广大客商纷至沓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汇聚,一些大产业正在加紧规划和布局,一些大项目正在稳步谋划和推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参与谋划和建设新区的领导干部来说,在积极做好对接和服务工作的同时,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警惕性,经得起诱惑和考验,从细微做起,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相关文章: